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33109000000067

第67章 “生活真没劲!”——如何让女孩对生活充满激情

女孩的困惑

生活真是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每天不就是那点事情吗!吃喝拉撒睡,学生学习,职员上班,千篇一律的生活有什么劲呢?现在我变得不想学习、不想玩、不想说话……我都不知道我想干什么了,为什么我就没有青春的激情呢?

新蕾今年上高一,正是生活中充满阳光和激情的年纪,可是她每天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就是“没意思”。比如妈妈让她去学习,她说“上学没意思”,爸爸让她帮忙做些简单的家务,她也说“没意思”,甚至家人让她出去玩、让她吃饭,她也要最后加一句“没意思”。一个才十几岁大的女孩子,怎么就对生活没有一点儿热情了呢?

其实,有很多青春期的女孩由于找不到生活、学习的重心和目标,变得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对很多人或事都采取冷漠以对的方式,似乎世间的一切都是索然寡味和沉闷无趣的。

为什么这些花一样美丽的女孩会对生活失去应有的激情呢?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父母对女孩过高的期望让她失去生活、学习激情。中学是女孩将来进入社会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所以父母们都很重视,但对女孩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会让她们产生挫败感,甚至失去继续努力的兴趣,变得自卑、失落、消极。

2.没有引起自己兴趣和上进心的目标和理想。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女孩,如果失去引起自己兴趣和上进心的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那么她就会感到茫然失措和倦怠,似乎对一切都失去兴趣。

3.不良诱惑的错误引导。青春期的女孩很容易被外界各种各样的事物诱惑,如网络、烟酒、坏朋友等等,这些如果把握不好其中的“度”,很容易让女孩感到空虚、无聊、忧虑,直至对一切失去兴趣。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基本情况,父母还要根据自己女儿的实际情况找出她们失去生活激情的原因。不过无论女孩失去激情的原因是什么,父母们都可以从以下的教育方法中获得一些启示:

方法一:引导青春期女孩保持适度的激情

安荷妈妈一直不知道上高二的女儿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只是感觉女儿很疲倦,眼神迷离,提不起精神。让女儿学习、运动,她都懒得动。妈妈问安荷发生了什么事情,安荷就说没有什么事情。有一次,安荷妈妈偶然听到女儿和自己的朋友讲电话,安荷说:“我也想对生活充满激情,可是一想到那些我解决不了或者让我手足无措的事情,我就觉得自己的精气神一下子没有了……”听到这里,安荷妈妈明白了,女儿并不是对生活缺乏热情,而是她害怕失败、不自信。为了帮助女儿,第二天妈妈在家里的醒目位置写了这样四句话:我今天能解决什么问题?我怎么样过好今天?我现在就开始行动?我怎样才能充满活力?妈妈告诉安荷每天做好这四句话就行了。一段时间后,妈妈发现女儿真的有所改变,整个人也开朗、自信了许多。

这真是一位智慧的母亲,因为她的四句话恰恰帮助青春期迷惑的女儿解决了重要问题,给没有目标和方向的女儿找到了改变的途径。如果你的女儿也正遭遇“没有生活激情”这一状况,不妨学一学这位母亲的经验,让女孩慢慢保持适度的激情,促使她变得积极起来。

方法二:引导青春期女孩对待“激情”的正确态度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激情”也是如此,它也分为对生活有益的“积极激情”和对生活有害的“消极激情”。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激情会激发女孩继续努力,让她随时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神去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那些反面的、消极的激情,如暴力倾向、破坏行为、伤害他人等,则会让女孩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甚至后悔终生。

海雪过了暑假就上高三了,可是她根本不知道珍惜时间,那些本该用在学习上的“热情”,全让她用在上网、言情小说、娱乐八卦上去了,再过一年她就要考大学了,父母非常担心她现在的状态。所以,海雪的爸爸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来引导女儿把“精力”发泄到正途上去。

首先,他鼓励女儿多参加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如打羽毛球、参加游泳俱乐部,并且给女儿介绍一些比较优秀的人认识,希望女儿能受其感染,慢慢远离那些不良朋友。

其次,他降低了对女儿学习目标的要求,并且和女儿约定,在她高三这一年,父母不逼迫她参加高考,但她要保证每次考试都有进步,哪怕进步一分都行,而父母也尽量为她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家庭环境。

最后,海雪爸爸和女儿进行了各种有益的“较量”,例如比赛谁的耐力更强、谁的情绪保持得最好等等,爸爸希望借由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教育女儿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没想到,一年以后,海雪不但考上了名牌大学,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而且成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的女孩,而她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爸,谢谢你!”

由此可见,父母正确的引导完全可让将那些对生活感到无趣或者把生活激情用在错误地方的女孩导向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