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33109000000004

第4章 “我不想和别人一样”——为何青春期女孩都爱追求个性

女孩的困惑

我最讨厌的就是每天穿着校服上学,我们学校的校服就像几十年前的工人衣服,真难看。而且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根本体现不出我的个性。我希望每天都能展现一个不同的我,不和别人重样,我希望我的发型是最个性的,衣服是最时尚的,我只是想和别人不同,可大家为什么说我太张扬呢?

有一位母亲这样讲述了女儿青春期前后的变化:

我女儿自从进入青春期之后,我发现她的装扮越来越夸张,尤其是她的头发隔一段时间就变个颜色,两只耳朵至少有8个耳洞。她说改变自己的发型和穿衣打扮,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时尚达人”,她认为如果自己总是保持同一个发型的颜色,大家就会嘲笑她是“土包子”。而且女儿还说自己以前学习不好,老师和同学对她都没有什么影响。自从她改变路线变成“潮人”之后,大家就经常把目光放在她身上,并且都记住了她。她认为是自己的“个性”让她成为人群中的焦点,那种感觉很令她开心。

黄头发、烟熏妆、爆炸头、夸张的头饰……这些时常把自己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女孩子,大多都正处在青春期。但从上述事例可见,青春期女孩追求个性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两方面的心理需求:一方面是归属感的要求,因为青春期的女孩渴望融入同龄人的团体,但又怕被团体成员讨厌和抛弃,所以她们只有通过个性的外表和着装与团体保持一致,以此来满足她们归属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女孩渴望成为“焦点人物”的心理需求,青春期女孩都渴望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于是学习好的通过“好成绩”体验美好的感受,学习不好的哪怕作为“反面教材”也想满足一下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那么在了解了青春期女孩追求个性的原由之后,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她们呢?

方法一:认同女孩的个性,而不是妄加指责

一位母亲的教育经验是这样的:

一天,我出差回到家发现女儿不但染了黄头发,打了耳洞,而且穿着一条破破烂烂的裤子,当时就震惊了。这时,女儿有些得意地对我说:“妈,怎么样,是不是很漂亮很潮?”我虽然心里很不喜欢女儿这样的装扮,但还是欣赏地说道:“黄色的头发挺个性的,耳钉的造型也很别致。”女儿有些吃惊地说:“妈妈,我以为你回来会痛骂我一顿,我都做好挨骂的准备了。”妈妈笑着说:“傻丫头,我为什么骂你?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追求过个性。可是,你们学校让染头发、打耳洞和穿这样的裤子吗?”女儿想了想,有点郁闷地说:“我还是变回以前吧!”

由此可见,当你先认同青春期女孩的个性,反而更容易引导她们自然放弃那些奇装异服的“个性”。因为,青春期的女孩毕竟是叛逆的,你越是指责和阻止她的一些自认为很引人瞩目的行为,她就越会对着来。所以,父母首先认同青春期女孩的个性,是引导她们正确行为的第一步。

方法二:忽视女孩“个性”的同时加以引导

有这样一个小笑话:

一天,妈妈问青春期的女儿想要什么样的裙子,女儿想了想,回答说:“就买那些你最看不顺眼的吧。”

虽然只是一个小笑话,但它也反映出青春期女孩和父母之间不同的审美观。在大多数青春期女孩看来,染头发、化妆、打耳洞、留个性的发型……这些都是“酷”“潮”“时尚”的一种表现,但大多数父母们却无法理解。不过,父母对待青春期追求个性的女孩,应该采取既忽视又引导的方法。

乐丹上高一那年,她突然对自己的头发产生了很大兴趣,看到有女生把头发染成紫色,她也就去尝试了。但是爸爸非常讨厌女儿把自己打扮成这样,总是建议她重新染回黑色,但乐丹嘲笑自己的父亲是个“土老帽”,说那是国外现在最流行的发型。后来,爸爸干脆不管她,而是想到一个好办法。爸爸知道女儿很崇拜自己的一个跳芭蕾的朋友,所以他打算让她们见上一面,但在去之前,爸爸要求乐丹一定要戴上帽子。

没想到,就在乐丹和爸爸出发的前一天,她修剪了头发并染回了黑色,乐丹是这样对爸爸说的:“老爸,我想你朋友也和你一样不喜欢我的头发,所以我就把它染回来了。但说不定哪天我还染回去。”

瞧吧,青春期的女孩就是这样,当你忽视她的个性,她就不会硬着和你来;而当你适当引导她,她又会很自然地接受你的引导。所以,不要总是责怪女儿的“标新立异”,选择忽视她的个性行为,其实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忽视的同时你要引导她正确看待所谓的“个性”,例如让她意识到大家并不喜欢她张扬的发型、夸张的服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