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33109000000039

第39章 “爱说”和“会说”不是事——怎样培养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

女孩的困惑

最近语文老师举行了一个“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比赛,我虽然在课下准备得很充分,但是一站上讲台,我的脑袋就一片空白,说的话也开始前言不搭后语,糟糕透了。被同学们取笑我很在意,但我更在意自己这么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该怎么办呢?

语言是思维工具,语言是交际工具。一个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她的所思所想和人际关系,尤其是到青春期的女孩,如果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那么强烈渴望朋友的她会有很大的挫败感,甚至会导致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有一个母亲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我女儿今年上初二,从小她就是一个“话很多”的女孩子,但她总是说不到点子上,这让听她讲话的人仿佛坠在云里雾里。有一次,她在学校里做了一件好事,受到了表扬,回到家,她就想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以便再次得到称赞。所以她开心地对我说:“妈妈,今天在教室的时候,我和同桌在做游戏,我们玩的是小蜜蜂,后来另外两个同学也要一起玩,我一开始不同意,后来我又同意了。我们玩着的时候……”女儿讲了30分钟我也没明白她到底是想告诉我什么,于是我不耐烦地说:“你拉拉杂杂地说什么呢,我一点儿都听不懂,听你说话真费劲儿。我还有事忙,你去写作业去吧。”后来我通过女儿的班主任了解到,女儿原来在学校捡了一个同学的小钱包交给了老师,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看吧,像这样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女孩,有时候真让父母头疼。其实,女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要比同龄的男孩早一些,当男孩子只能简单地讲几句时,女孩们都可以像“大演说家”一样侃侃而谈了。

但女孩虽然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到了青春期后,她们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就开始变得有些弱。就像下面这些父母所说的一样:

“我女儿10岁之前那是出口成章,可一进入青春期她反而文静起来,什么话都不爱说了。”

“我们家丫头才14岁,就整天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话,但是却让人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女儿虽然很能说,但是说出来的话都干巴巴的,一点儿文采都没有,根本提不起让人继续听她讲话的兴趣。”

……

你的女儿是不是也像这些父母口中的女孩一样呢?事实上,大多数青春期的女孩都很能说、很爱说,但是因为她们表达能力弱,让听她们讲话的人,不知道她们在讲什么,反而会给人一种“啰唆”和“不知所云”的感觉。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把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到和她的说话能力一样强。

方法一:有效培养女儿的表达能力

青春期女孩之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弱,很可能是因为她们没有掌握一定的表达方式,不知道怎样把事情讲清楚,或者把内心的想法、意见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注意教给她们正确有效的表达方式,培养其表达能力。

有一位母亲的教育方式是这样的:

一天,我和14岁的女儿一起去逛街,看着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衣服,女儿显得很兴奋,而且总是拉着我说:“妈妈,你看这个衣服真漂漂!”“妈妈,你看那个裤子怎么那样,这个款式会让人觉得有点那个什么!”……女儿说的话有些我能理解,有些我就不能理解。所以,我笑着对她说:“说话怎么能只说半截,而且意思表达不清楚呢?这样可是很容易引起歧义的,用词准确别人才知道你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女儿想了想我说的话,点点头。再后来,她想要对我讲述一件衣服或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试着用最贴切的词语让我理解,并且讲话的目的也很明确。

所以,我们在女孩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注意对她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引导,让她自己学会组织语言,把多种主要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做到口齿清晰、用词准确、富于表现力等,这对规范青春期女孩的语言,令其说出完整的话非常重要。

方法二:锻炼青春期女孩当众说话的胆量和勇气

12岁的晓灵是一个口才很好的女孩,上个月还在学校的演讲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很多和她同龄的女孩在人多的场合下还羞怯、怕生,她却不一样,在什么样的场合下她都不慌不忙,照样能够把话说得圆圆满满。晓灵能做到这一点,和父母对她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从晓灵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注意培养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鼓励女儿当众背诵古诗,在客人面前讲故事。等她稍大一些,妈妈就有意带她去一些公共场合,鼓励女儿去和商店的服务员、路边的老奶奶、游乐园的孩子等主动说话,甚至爸爸还常带女儿参加一些公益电视节目,晓灵见识了这些“大场合”,遇到其他场合自然就不羞怯、怕生了。

有很多青春期女孩在熟悉的人面前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一到公共场合就“蔫了”。所以,父母要想让青春期的女儿拥有出色的口才和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锻炼她们当众说话的胆量。

另外父母也要经常鼓励女儿多读书、多和人交流,尤其是和那些有智慧、有思想、语言表达熟练的人交流。因为经常和这些人交流沟通,女孩自然会受其感染,说的话也更有思想更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