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33109000000012

第12章 女孩智慧的启蒙者——父亲在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

女孩的困惑

小时候我和我爸的关系还算亲近,可自从上了初中后,我爸就只会给我钱,也不知道关心我的学习。在我的印象里,他的时间都给了工作,我根本没有他的工作重要。我想我爸根本不爱我,可能他都后悔生了我!

“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这是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过的一句话。没错,父亲对青春期女儿生活的良性介入对于孩子的情感形成、智力发展以及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而且这种影响将是深远的,会波及到女儿成年后的情感稳定性、行为以及精神健康。

张梅从小就很敬重自己的父亲,并把他作为自己衡量男性的标准。父亲一直为她树立的是这样一种男人形象:可爱、幽默、亲切、有责任感、值得信赖、有修养……总之,在张梅心目中父亲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男人。无论他们的家庭经历怎样的变化,父亲都是张梅和母亲最坚强的靠山,是她们委屈伤心时最温暖的臂弯。所以,张梅一直希望自己未来的老公也是这样的一个男人,也成为这样的父亲。

或许很多父亲还不知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女儿的气质、性格、择偶标准……

例如,如果父亲对青春期女儿的穿衣打扮表现出欣赏和肯定,那么女儿一定会显得十分高兴,并且会更容易认同和重视自己的性别角色,进而塑造出更加完美的女性气质;如果青春期女孩的父亲是一位性格乐观、开朗、积极的男人,那么女孩通常也比较活泼,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另外,父亲是否勇敢、顾家、坚强、稳重、自信、博学等,这些都会影响青春期女孩对男性的评价。

所以父亲在女儿面前一定不能扮演“很糟糕”的角色,因为这会让那些涉世未深、判断能力差的青春期女孩们误以为“男人都是这个样子”。因此,父亲一定要掌握好自己在教育青春期女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

方法一:父亲要变成青春期女儿的“朋友”

夏先生一直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更坚信在14岁的女儿面前必须保持作为父亲的权威,随时纠正她的错误。但事实让夏先生发现这样的教育竟让青春期的女儿觉得他是“敌人”,他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直到有一天,他和女儿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交谈,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当时,夏先生的女儿是这样对他说的:“爸爸,一直以来,我觉得你并不爱我,从来也没喜欢过我。在你眼里,我浑身下上都是毛病,永远不会做对一件事情,我的存在只会不断地带给你失望、痛苦。我多希望你能成为我的朋友,而不是一个整天‘教育’我的父亲。”

事实上,大多数父亲在家庭中一直扮演的都是“威严”的角色,而并非女儿心目中最好的“朋友”或值得信赖的“战友”。其实,父亲的“权威”角色和“朋友”角色在教育青春期女儿的过程中并不矛盾,相反,如果作为父亲的你能掌握好其中的“度”,不过分限制女孩,又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两种角色就可以同时存在,达到令双方都受益的目的。

方法二:父亲要成为女儿人生正面的“参照标准”

有一个16岁的女孩在监狱里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恨我的父亲,我宁愿他从来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自从我有记忆起,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粗暴的人。他只知道打我和我妈,我跟我妈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和泪水之中,小小的我身上就已经布满伤痕。我10岁那年,他勾搭上一个不要脸的女人,抛弃了我和我妈,不但欠下一屁股债,还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卷走了,剩下我和我妈艰难地生活。从那之后,我就恨男人,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如果我再见到他,我一定杀了他!

另外一个刚刚荣获大奖的16岁的女孩也写了一段关于父亲的文字:

昨天,我获得了全市绘画大赛的一等奖,我很激动。我更要感谢一直培养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爸爸,我今天能有这个成绩最大的功臣就是他。当我因画画感到手臂酸疼或枯燥无味时,妈妈都会心疼我让我放弃,而爸爸却每次都鼓励我坚持下去。爸爸给了我勇气和坚强的毅力。正是有了他的不断鼓励,我才有了今天这么出色的成绩。老爸,真的谢谢你!

同样的16岁花季少女,却因为有不一样的父亲而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这就是父亲在女儿人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女儿所起的不同作用。因此,父亲想给青春期女儿一个健康、明亮的天空,那么就要真正成为女儿人生正面的“参照标准”,做一个爱家、有责任心、能干、性格刚毅、幽默风趣、果断干练的父亲,而不是一个懒散、不务正业、酗酒成性、不负责任、粗暴、没教养等消极人生态度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