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 拥有必胜信心
考试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可避免的大事。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次全面检查,而且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在考前复习阶段,每个考生不仅需要知识上的积累和能力上的训练,更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
拥有必胜信心是考生最佳的考试状态。自信的学生,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学习时能全力以赴,竭尽所能;相反,自卑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对自己做片面的分析和评价,因而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就难以做到专心致志、全心投入。
自信心是可以逐步树立起来的,具体方法如下:
◆加快走路的速度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改变走路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相反,如果考生有意识地加快走路速度,久而久之,就会增强自信心。
◆选择前面的位置
在教学或教室的各种聚会中,后排的座位总是先被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这种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游戏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家长对考生进行语言鼓励
适当时候对孩子的一些进步给予奖励,青少年的虚荣心比成人要强的多,所以给考生一些语言上的鼓励,孩子是很容易满意的,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也可以给些物质上的奖励。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鼓励不宜太多,否则会适得其反。另外,当孩子在平时的模拟考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的时候,家长不要表现出过分的担忧和紧张,要告诉孩子付出总有回报,只要自信起来就会考出好成绩。
正确看待考试
很多考生一到考试之前,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严重者还会出现失眼、头晕、头痛、胸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差、胃肠不适、恶梦夜惊、睡后易醒等症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缓解考前心理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正确看待考试。
首先,考生要明白考试可以检测一个时期内学习状况,反映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获得这些反馈之后,在下一阶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行弥补。对学生而言,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使自己在下一阶段得到改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考生应改变“过分追求完美”的心态。要知道,无论你怎样准备,都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要正确看待自己存在的缺陷,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付类似的“完美倾向”,只要尽自己所能,就问心无愧。
再次,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些考生往往出现选择性忽略现象,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还会设想出各种自己会遭遇的失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事实上,心想事成有正负两方面可能性,每天鼓励自己很可能就会成功,同样,整天想着失败也可能会成真。考生应努力发挥心想事成的积极性,每天从起床开始,不断对自己说积极的话,尽量避免用“万一”、“如果”等假设词任意推断可能出现的失利情况。
最后,考试尤其高考成功是每一个考生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由于我国高考考生人数众多,仍有相当多的考生不能升学,或不能升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所以,每个考生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考,处理好个人前途与高考的关系。不要把高考成败看得过重。高考可能成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但并非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精神饱满
精神饱满是一个人大脑工作有效性的标志,也是学生全力以赴投入复习和考试的最佳状态。只有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才能很好地提高复习的效率,发挥自己的水平。那么考生应如何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呢?
◆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休息
持续而高强度的临考生活,节奏变快、压力增大,生活难免令人不堪承受,疲劳、头疼、失眠等不适症接踵而至,这些信号提醒你机体已将超负荷运转,该进行调整与休息了。不妨改变一下学习方法,一味的长时间疲劳战术反而降低学习的兴起和效率。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仅能调节神经,还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加深肺部的呼吸,会对体力、脑力、心里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不可放弃体育锻炼
许多考生为了迎考,紧张复习,大有一刻值千金之感。可是,如果连必要的体育锻炼都停止了,对考生考取良好的成绩却是不利的。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譬如当你看书复习时,大脑皮层中视力、理解、记忆、听力区域的脑神经就处于兴奋的工作状态,如果复习时间过久,这一区域的脑神经就会转入消极的抑制状态,使人头晕脑胀,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10至20分钟的体育锻炼,使脑神经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恢复,再进行复习,学习效率便会明显提高。
◆保证膳食营养
每天的膳食必须保证糖、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一样也不能少。同时,还应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膳食倾向:一是注意食物营养和热量过剩;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节食,导致食物中某些营养和热量不足。
只有不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才能精力充沛,保证考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考试之中。
集中注意力
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做到集中精力学习。科学研究证明,造成学生注意力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注意力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先天因素,但后天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方法得当,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保持学习时间相对固定
一旦你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固定的时间,你坐下来就很容易使自己进入学习状态。
◆保持学习场所单纯固定
所谓单纯,即将无关的图书杂志放在视线之外,各类必须的书籍文具放在固定的地方,以免因寻找而中断学习;而在固定的场所学习,容易定下心来。你一旦坐在自己的书桌旁,就很容易和学习的意识联系在一起。另外,学习环境也非常重要,应尽可能满足如下条件:空气清新、光线充足、安静舒适,没有使你分心的干扰源。
◆学习时适当休息
如感到疲倦而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时,应略放松休息一下再断续学习,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但这种学习中间的休息,宜在学习内容告一段落后进行。
◆对所有科目持积极态度
这是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心理上就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学习也是如此,所以,即使你对某学科不感兴趣,也必须面对现实,持积极态度,因为实际上这是学生不可能回避的事实。
心情舒畅
带着一个好的心态走进考场是考试致胜的重要因素。要做到这一点是从自己开始复习时就应该开始注意的问题。怎样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呢?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是从自己进入复习阶段或者更早时间就应该注意的问题。虽然学生的重点内容是学习,但也离不开周围人际关系的交往。包括家人、同学和朋友。学习再重要也要注意周围的交往圈,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这样有助于信息的交流,达到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把考试看得“淡一些”
考试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才学习的,我们为的是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思想,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考试只不过是提供一个公共的形式来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完全掌握。
其实每个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都能体会到,让自己心情舒畅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会过得很快很充实也不会感觉外界的压力,自己的好心情有些时候还能改变周围的气氛。这种好的心情完全是自己在掌握的,长期处于紧张复习和考生应该多学习一下这一点,让自己保持好的心情到考试完成,很可能水平超常发挥,收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好健康的心理准备
前面提到的“拥有必胜信心”,其实就是健康心理的一种体现,心理素质是要长期培养起来的。考生面对考试应该做好以下心理准备:
◆“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这是多么潇洒的一句古话,概括了面对万事的一种高境界。学生遇到考试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一样平常,从上小学到考上大学,走入社会,都要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常用事此句暗示自己,可以培养自己冷静待事的平衡心态。只要考试时的心态放正了,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考出好成绩。
◆“一颗红心,两种打算”
作为考生自己来说,不管家长对自己抱什么样的态度,考试必竟还是自己的事。特别是高考这样抉择性的考试,要清楚自己喜欢走哪条路。其实不管走哪条路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就不会错。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这是家长的希望。其实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很风光的话,家长们同样也是非常高兴的。考的好我有好的打算,考的坏也有差的打算。这样把考试的结果好坏分析一下就可以让自己更放松地面对考试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成功和失败之间努力奋斗着。学生考试的成败只是人生当中的一次成败。如果这次考不好,还可以复读,或者选择其他人生方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许多成功人士都没进过大学校园,可是仍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考前复习事关考生的命运,甚至影响考生一生的命运。如何在这段非常宝贵的时间内根据考试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应对考试,是每一位考生必须面对和积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复习不能盲目,盲目的复习往往事倍功半,而科学方法指导下的复习,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考前复习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总结众多考试成功的考生的学习经验,我们下面简要介绍几种考前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先难后易
应尽可能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去攻克主科目。如文科优先复习语文、外语、政治,理科复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主要学科的知识量多、难度大,占总分数的比例也较大。
◆先紧后松
在复习时间上要按照先紧后松的速度来复习,这是为了在临近考试前保证大脑逐步得到休息,为考试做好准备。
◆按计划复习,不要搞倒计时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及家长习惯于对考试时间的提醒。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不可取。这样只会加剧考生的心理紧张程度。考生及家长应以平常心来对待复习,认真按已制定好的复习计划去复习。按计划复习完了,考试的时间自然就到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理相融
人际关系看似与考试无关,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复习时间再紧张也要注意和周围同学、老师保持密切的心理交往和联系,这样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缓解心理压力,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自我调节心理压力
事实上,心理压力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也必然会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根源在于一种责任感的产生和对自己更高一步的要求。你要求自己做得最好,你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绝非能一蹴而就。
于是在起点与目标之间这种压力便督促我们不断前进。然而,过重的心理压力又确实会阻碍你的进步,使你滋生出易怒、自卑、忧郁等不良情绪。由此可见,没有压力不好,心理压力过重同样也不好。如何正确对待心理压力是最重要的。
◆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
临近考试每一位学生都承受着很大的身心压力,在这个时候必须减压,给孩子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以达到良好的考试心态。在生活上给以关怀。考试前夕,孩子的身体在大脑的指挥下,神经内分泌系统处于功能上的亢奋状态,医学上称之为“应激状态”,加上用脑过度,孩子很容易出现吃饭不香、睡觉不沉、丢三落四、缺少信心等现象,如调整不好,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的症状。因此,在考前一段时间,家长应尽量关心孩子饮食起居的每一个细节。
◆保证充足的营养
考前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变化,多吃各种蔬菜、水产品、水果等。考试期间,孩子可能心情紧张影响食欲,此时除去生冷、油腻食物外,可做些孩子想吃的清淡食物,以保证精力充沛。
忌 产生紧张恐惧
在考试前或考试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经常处在一种紧张恐惧、烦躁不安之中。有时,连平时熟悉的知识也一时无法“回忆”起来,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考试失败。这就是由于考试而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所造成的。面对这种紧张的心理,这时千万不要慌,要学会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办法来调节自我,从而达到平静心态。下面介绍两种简单的自我调节技巧:
◆呼吸调节法
氧是人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缓解大脑疲劳的元素。补充身体内的氧,最直接的方法是吸氧气。通过呼吸直接吸氧来增强身体的活动能力,能有较改善考生紧张恐慌的心理状态。
◆肌肉松弛法
考生在通过此法缓解紧张情绪时,要松开紧身衣物,穿上宽松的衣服,轻轻地坐在椅子上,双臂和双手平放于椅子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与上身轻轻后靠。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至上的原则,从脚趾肌肉放松→小腿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然后逐渐放松,并注意体验放松时的感觉。每次放松训练半小时。如果能够经常练习,不仅可以消除考前的紧张、恐惧,而且可以促进身心健康。长期采用肌肉松弛法,不但可以调节人体紧张情绪,而且可以逐步提高心理素质的提高。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训练,时间都不宜太长,一般20分钟左右,关键是要有恒心,不经常练是不会达到效果的。
社交异常
前面我们提到考生应注意周围的人际交往,现在我们详细讲一下。社交就是人的社会交际,包括自己的父母也是自己的交际对象,好的社交关系不但能给自己愉快的心情,同时还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所谓社交异常,就是自己的交际关系出现了不开心和让自己头疼的事。考生出现社交异常的常见表现如下:
◆封闭自己
社交也属于自己的一种生活环境,为了尽量不影响复习和考试时的心情,尽量维持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与外界接触对自己的心境就是一种压力的滋生。
◆同学关系复杂
同学们临近毕业,而这时有些同学的恋爱关系反而多起来。据调查这种恋爱关系的产生绝大数都出现在快要毕业的学生中,这时对于一个面临考试的毕业生来说,不但容易分心而且同学关系也会变得复杂起来。
正确的做法是,从复习开始除了复习好自己的功课外,还要合理处理好自己的社交圈,避免不必要麻烦在临近考试时发生。考试是每个学生都要争取的机会和过程,也是提高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可不能为了其他事情错过机会。
家长送考
家长送考已经成为现在考试中常见的现象。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考试认知水平和动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的。送考者的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考试心态。那么送考者有哪些常见的影响考生的心理障碍呢?
◆期望过高
即不将期望建立在孩子的实际水平上,期望与孩子的实际能力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总是希望孩子考上某某重点大学等等。直接对孩子形成心理压力。
◆以求老师照顾,败坏风气
有的考生家长为了使监考老师在监考时对自己的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中送礼,以求照顾。这些做法一样也不可取。
家长不要将考试分数看成是对孩子学业的唯一评价,更不能因为送考造成的压力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压力,这样于考生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送考不利于孩子独立性人格的培养,影响孩子的社会化进程。送不送考让孩子说了算,不送考也可以做好“后勤工作”嘛。
过度焦虑
考试焦虑是当前学生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据调查,大约有10%~15%的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学生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症状,有的学生还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
焦虑属于消极的情绪
焦虑是一种能减弱人的体力、精力,干扰人的正常活动的情绪体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考试前复习期间,适度的焦虑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但是,太高或太低的焦虑都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焦虑降低学习效率
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可以用一条抛物线的形式来表示,即随着焦虑程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也随着加快,超过一定的焦虑程度时,学习效率就会随着焦虑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就情绪不同而言,平时不容易激动,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学习效率比焦虑高者要好。在一般情况下,焦虑情绪低的人可以在有压力时提高学习的效率,而焦虑程度高的人的学习效率在有压力时反而会降低。
但是实际上,这里的适度、过度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界限,人们往往都是以自己一些主观的感受为标准的。所以,要做到对自己的焦虑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首先承认自己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焦虑,同时也应清楚,焦虑是自己对考试这一紧张情景的一种反应,因此衡量它适不适度的标准取决于自己的认识。我们可以发挥它积极方面的作用,抑制它消极方面的作用。
如出现过度焦虑的情况,考生可以采取听音乐、散步、适度运动等方法加以缓解,让自己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心里存在忧郁
忧郁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是怕遭受挫折,面对巨大压力等之后产生的沮丧和失望。忧郁心理的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过度悲观
看问题从消极悲观处着眼,结果对生活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甚至有厌世感,严重的会有自杀倾向。
◆过分认真
对待事物过分认真,缺乏灵活性,易自寻烦恼。一些细微的小事就能引起忧愁和苦闷,常常愁眉不展、长吁短叹。
要克服这种忧郁心理,考生家长应培养孩子乐观的人生态度。告诉考生只要通过努力,把这门功课复习好,是不会有问题的。考生面对不可避免的苦恼、痛楚,一定要在这苦痛中重新振作起来。平时应多参加集体劳动,帮家里做点家务等,这对锻炼意志都大有好处。此外,还应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感情。忧郁的人多是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不会或不能正确地向外界表达这种情绪。须知,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所有情感的必要和权利,压抑自己只会造成郁闷,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只要表达得不过分,都会增进身心健康。
家长过度关注成绩
一般情况下,课业负担越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越大;考试越受关注,学生的考试心理压力就越大。考试即将来临,有些家长过分关注成绩的紧张情绪会通过言行传染给孩子,从而影响他们的备考心态。那么,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不要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
做为父母,在考试即将来临之际最好不要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而应相信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不是强行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而是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发展孩子的特长;不给孩子规定每门课考多少分,要求孩子学习只要尽力就可以。
◆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孩子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家长不要过分为孩子规划学习,要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提出什么要求。这样才能使孩子能有一个正常的心理素质,在每次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父母管得太死,孩子总害怕家长说什么,这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对考试发挥很不利。
对于家长的心情大家都是理解的,在行为上和表达上的做法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还是提醒家长朋友们对孩子不要只关注分数,尽量让孩子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和考试。家长的心理孩子在某些程度上是理解家长的心的,相信孩子会因为你的理解和付出,会感动孩子促进孩子的学习态度。
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缺少自信心,是一种错误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卑并不是天生的,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是不会产生任何自卑的。
自卑的根源在于自己的着眼点。要学会观察,更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对自己要求的过高而不切实际。当然,更提倡创造性地运用自己觉得有效的方式来平衡心态。以下是三种克服自卑的方法:
◆帮助比自己更自卑的人
尝试帮助比自己更自卑的人解决问题,你可以通过他人的心态了解自己的心态,这会让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鼓励、赞扬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法宝
鼓励、赞扬对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是很有益的,但须注意得当、得法。过度或过于轻易地滥用鼓励和赞扬,会使孩子感到你不真诚,或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最好是对孩子的成绩或进步给予及时的、准确的反应,比如对他说:“我看到你已经学会解答复杂的方程式了。”“你的那篇作文确实写得不错。”这比笼统地说“好极了”效果会好得多。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这能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智能和潜力。比如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让他自己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问题,并采纳他的正确建议。这种采纳会给他带来高兴和鼓励,从而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减少自卑,增强自信心。除了采纳孩子的建议外,还可引导孩子做对家庭、对别人有益的事,比如让孩子种种花草,买买东西。
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是战胜自卑心心理的利器。完成某项任务、学会某项技能、取得某种成绩,都属此例。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激励孩子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不要只是诱之以物质。最好把他们作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以自尊心、荣誉心来激发他们,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久和深入。
情绪不稳
面临考试,学生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如果不加以调节和控制,就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常见的情绪自我调节方法有自我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认知疗法和自信心训练等。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自我放松训练
自我放松训练是用于克服紧张、焦虑的方法,目的是使身心放松,使人从烦恼、紧张和担心等不良情绪状态中解脱出来。考生可以躺在床上眼睛直视前方,尽可能地睁大眼睛,疲劳了就会闭上眼睛入睡。经常采取这种方法,就可让自己的情绪趋于稳定。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心理疗法中的一种,它能够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与行为,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和消除疲劳的目的。
考生在学习的间隙或学习之后,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但是,所听的音乐必须是“纯粹音乐”,也就是没有歌词的优雅的音乐。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等。音乐中如有文字的话,文字信息将进入大脑,结果会导致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听音乐时,不能边听音乐边思考其他问题,必须是陶醉在音乐之中、完全的休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疲劳得到彻底的消除。
◆认知疗法
这种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是由认知评价引起的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或自己的行为、思想做出评价时,会给自己以不良的暗示,导致各种消极的情绪。例如,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就认为自己能力差,各方面条件都不行,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都会做出这样的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认知疗法就是基于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这一点,来对情绪障碍进行治疗的。
◆自信心训练
自信心训练是通过增强个人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信心,来摆脱不良情绪困扰的方法。这仅靠心理医生的指导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自信心训练要贯穿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即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积极自信、从容不迫。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是树立自信心的第一步;其次,在做每件事时,要全身心投入,尽力去做,不要有不必要的担心;第三,面对暂时的挫折,不要后退,要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几次成功的经验会使你自信心增强,进而摆脱由于缺乏自信而产生的情绪困扰。
家长期望过高
可以说希望孩子上大学是目前家长的普遍心态。有一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成长,其实有时这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殊的内在矛盾性和规律性,外部的发展模式如不适应这个内在的规律,只能导致不良的结果。不少家长无视这一规律,做了一些超前教育和要求。父母强迫孩子就范,按自己的所谓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是不科学的,势必造成不良后果。
家长的期望应当建立在对子女正确估价的基础之上,也要认清自己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当父母的期望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时,往往给孩子带子来失败感,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父母对于子女的发展只能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也就是说,父母只能为子女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既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其所难,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充分发挥内因和主体的作用。这才能达到期望的理想境界。
考试“怯场”
“怯场”是那些心理素质稍差的考生具有的一种心理压力的表现。“怯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绝对有办法预防和克服的,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时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有的考生在考试开始时都很顺利,但在答题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于是神情开始高度紧张,思维紊乱,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连容易的题也做不出来了,严重者当场休克。这些现象,我们都称之为考试的“怯场”现象,重的称之为“晕场”。容易怯场的人,不妨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和克服“怯场”。
◆学会给自己增加信心
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告诉自己,面对考试和你一样的人不只你一个人。事实上大家都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样想可以使自己心情开朗些,同时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保证充足的睡眠
按照复习计划作息,避免恶性循,绝对不要“开夜车”。
◆与亲人和朋友沟通
经常抽出时间跟朋友和父母沟通,分担自己的心情和顾虑,自己从中也可以感到亲人和朋友的温暖。
◆做深呼吸,缓和紧张
这种办法在考场上也同样有效果。同时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调节紧张的方法。
考试不光是对学习的检测也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在面对重要的考试时就不会有太大的顾虑和问题。
考完核对答案
绝大多数考生习惯在走出考场后,就开始询问同学们答题是否正确。实际上这种做法会对后来的考试产生不良影响。考生在模拟考试中不妨试一下,考完不对题对自己的下一场考试绝对是有益处的。为了做到这一点,考生可采取以下两种办法。
◆婉言谢绝
最好婉言谢绝同学之间的答题讨论,让双方保持稳定情绪都有好处。对于一些不自信的考生,当出考场后知道自己的答题有误时,思绪很容易回到出考场前的答题“回忆”当中。这样不但影响下场的考试,而且这个时候明白过来也已经晚了。根本没必要再为上场考试情况做无用功,接下来要做的是为迎接下一场考试做准备,给自己充分的时间调整考试心态再战。
◆不可有轻敌情绪
无论对于哪一场考试都不可有轻敌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发挥,且容易遇到较难的答题时对自己大失所望、心灰意冷。这种心理的产生是在自己知道自己做对答题时很容易产生的一种骄傲,应该更多的以“正面”心态来对任何状况。考生在考试上其实就像运动员在赛场上一样,要不断在比赛中提高和锻炼自己,总结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