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经疏注
33080400000050

第50章

四正顯發心本事文類。初發心身德。

時此會中有長者女名寶光明。

有中殊勝行。空中方便慧。皆寶光義矣。

與六十童女俱端正殊妙(至)常見諸佛求一切智。

二正發大心。

時寶光明女去王不遠(至)隨所生處皆隨往生。

同王心故。

三王發攝言。

爾時大王知此童女(至)令諸眾生普得滿足。

四女讚王德。初標心淨。

時寶光明女信心清淨生大歡喜。

二發口言。五十二偈。分之為二。初總顯王德四。初明王未興時損。

即以偈頌而讚王言。

往昔此城邑大王未出時(至)望之如曠野。

二有二偈。明王興世之益。

大王升寶位廣濟諸羣生(至)惸獨悉安隱。

三有十偈。翻損成德。即翻十惡。

往昔諸眾生各各相殘害(至)悉從因緣起。

四有七偈。明依正難思。

大王演妙音聞者皆欣樂(至)迴向佛菩提。

二顯王本生四。初明先王世末。

王父淨光明王母蓮華光(至)草樹皆枯槁。

二八偈明王興先相。

王生七日前先現靈瑞相(至)如渴飲美水。

三有七偈。正顯誕生。

時彼光明王眷屬無量眾(至)汝子應欣慶。

四有八偈。生後之益。

寶藏皆涌出寶樹生妙衣(至)一切悉安樂。

三展身敬。

爾時寶光明童女(至)曲躬恭敬却住一面。

五大王述讚。

時彼大王告童女言(至)亦當成就如是功德。

六施行攝持。

王讚女已以無價寶衣(至)如淨夜天星宿莊嚴。

二結會古今。

善男子爾時一切法音(至)處於種種妙法宮殿。

一偈頌。但是總相。顯己能知。文二。初九明能知。

爾時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至)而說頌言。

我有廣大眼普見於十方(至)眾生度多少。

後有一偈。結勸。

我於無量劫修習此法門我今為汝說佛子汝應學。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道場中(至)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

無功用道。住大願風。普救護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至)云何修行一切佛法。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三經。

八大願精進力夜神。寄不動地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至)救護一切眾生夜神所。

略無念法。亦表無功離念故。

二見敬諮問。然亦含二意。若約顯說。則自此盡偈。皆第二段。至夜神答言下。方屬第三授己法界。若約密授。則此現勝用。已為授己法界。善財發同善友心。便已得益。義雖通二。為欲順文。且依前判。就文分三。初見勝用二。初總見所依。

見彼夜神在大眾中(至)摩尼寶網彌覆其上。

二別顯身相。有二十四身。

現日月星宿影像身(至)現常游虗空利益身。

上十即應機攝化身。

現一切佛所頂禮身(至)現法燈普滅世暗身。

此六是應法成行身。

現了法如幻淨智身(至)現本清淨法性身。

並是離障契理。身多隨內德。顯身差別。見身了心。

二設敬證入四。初設敬陳禮。

時善財童子見如是等(至)良久乃起合掌瞻仰。

二發增勝心。

於善知識生十種心(至)得一切佛法故是為十。

三深證懸同有三。謂標釋結。今初標。

發是心已得彼夜神與諸菩薩佛剎微塵數同行。

由前起同己等十心。故得同善友等行。通論同有四義。一人法無二。與一切法界同。二因果無二。與一切諸佛同。三自他無二。與一切菩薩同。四染淨無二。與一切眾生同。今云得彼夜神與諸菩薩同菩薩行。則正是第三義。兼餘三。由見初故。則不殊餘二。方為究竟之同。良以八地證無生理。自他相作。皆無礙故。偏此明同。故下列中。有無生忍。

二列釋。

所謂同念心常憶念(至)成就如來十力智故。

八十四同。各有標名釋義。文相自顯。

三總結。

時善財童子觀察大願(至)佛剎微塵數同菩薩行。

四以偈慶讚三。初有八偈。頌前發增勝心。

既獲此已心轉清淨(至)一心合掌以偈讚曰。

我發堅固意志求無上覺(至)圓滿白淨法。

次第頌前十句。初之六偈。各頌一句。第七偈中。上之三句。頌第七句。下句頌第八。第八偈中上半頌。第九下半頌第十。

二有一偈。頌前深證懸同。

我以此等故功德悉具足普為諸眾生說一切智道。

三有一偈。荷恩深重。

聖者為我師與我無上法無量無數劫不能報其恩。

三諮問法要。

爾時善財說此偈已(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來已覩解脫之用。是故不問云何修行。但直徵名。文有三問。

三授己法界。前即默授。今方言授。於中有二。初答名問。後答發心久近。所以不答成菩提者。有二意故。一顯悲增。如休捨說。二顯久成。示居因位。故下所救。千佛尚已久成。況能救耶。前中二。初標名。

夜神告言善男子此解脫門名教化眾生令生善根。

謂現身廣化。令生諸善。究竟得佛。故名為根。

二顯其業用。謂契理之用。故用而無涯。動寂無二。於中有三。初明內契理事。

我以成就此解脫故(至)性皆不實無有差別。

二大用無涯。

而恒示現無量色身所謂種種色身。

約其類別。

非一色身。

非一。約一類而多。下可思準。

無邊色身清淨色身(至)現普賢菩薩像色身。

略顯九十八種色身。并初後標結。即成百身。起信等論明八地。當色自在地故。此廣辨色身。

三總結深廣四。初結所作之業。

念念中現如是等色相身(至)捨不善業住於善行。

二結能現因。

善男子當知此由大願力故(至)大慈力故作如是事。

三雙結寂用無礙。

善男子我入此解脫(至)而能示現無量色身。

四結成深廣。

一一身現無量色相海(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二答發心久近二。初歎深許說三。初牒問許說。

善男子如汝所問(至)承佛神力當為汝說。

二歎法甚深二。初法說。

善男子菩薩智輪(至)如是諸劫分別顯示。

上標。下釋。先正釋。

何以故菩薩智論本性清淨。

本性約理。

離一切分別網。

離分別約智。

超一切障礙山。

超障約所。斷後釋妨。

隨所應化而普照故。

既無長短今說長短者。為利生故。欲長則長。顯法根深。欲短則短。顯法超勝。

二喻顯有五。初皎日隨時喻。

善男子譬如日輪無有晝夜但出時名晝沒時名夜。

謂日體恒明。映山出沒喻。智無三世心障見殊。

菩薩智輪亦復如是(至)言其止住前劫後劫。

二日輪現影喻。

善男子譬如日輪(至)而彼淨日不來至此。

謂白日無來。隨處隱顯喻。智輪常寂。機見短長。

菩薩智輪亦復如是(至)現眾生前教化調伏。

三虗舟運物喻。

佛子譬如船師常以大船(至)而度眾生無有休息。

喻於菩薩無住攝生。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未曾分別劫數長短。

四太虗無礙喻。

佛子如太虗空一切世界(至)盡未來劫持一切剎。

喻於菩薩無功益物。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而無憂喜疲厭之心。

五幻化無真喻。

善男子如幻化人(至)憂喜生死十種之事。

喻即用而寂。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無取無捨無安無怖。

然上諸夜神歎深。皆倣斯法喻。

三結承力為說。

佛子菩薩智慧雖復如是(至)滿足大願成就諸力。

二正答所問。先長行。文三。初善光劫中行因得法二。初明最初佛所修證三。初古佛出興。

佛子乃往古世過世界海(至)已成熟者演說正法。

二先王治化。

是時國王名曰勝光(至)調伏彼故造立囹圄。

囹圄者。周之獄名。

枷鎖禁閉無量眾生於中受苦。

三夜神修因三。初在家本事十。初悲救罪人。正答發心之始。

王有太子名為善伏(至)或以煙熏或被榜笞。

榜笞捶擊也。

或遭臏割。

臏謂刖足之流。

倮形亂髮飢渴羸瘦(至)願垂寬宥施以無畏。

二臣議非理。

時王即集五百大臣(至)有哀救者罪亦至死。

三請代囚命。

時彼太子悲心轉切(至)應捨身命而拔濟之。

四臣執令誅。

時諸大臣共詣王所(至)不責治者王之寶祚。

祚即位也。易云。聖人之大寶曰位。

亦不久立王聞此言赫然大怒令誅太子及諸罪人。

五王后哀祈。

王后聞之愁憂號哭(至)唯願大王赦太子命。

六王奪子志。

王即迴顧語太子言莫救罪人若救罪人必當殺汝。

七太子確救。

爾時太子為欲專求(至)身當受戮王言隨意。

八母請修因。

爾時王后白言大王(至)然後治罪王即聽許。

九正設施場。

時都城北有一大園(至)隨有所求靡不周給。

十如來親救六。初就戮時臨。

經半月已於最後日(至)及諸外道悉來集會。

二如來降德。

時法輪音虗空燈王(至)一心瞻仰來入彼會。

三敬神禮請。

爾時太子及諸大眾(至)攝受於我處于此座。

四就座談經。

以佛神力淨居諸天(至)令諸眾生隨類各解。

普照因輪者。謂令知善惡各自有因。罪人惡因所招。太子善因當滿故。

五廣益當機。

時彼會中有八十那由他(至)免離惡趣生於天上。

六太子得法。

善伏太子即於此時(至)令生善根解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