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看我七十二变
33076800000054

第54章 第54变:切忌自我陶醉,多多虚心求教

人之恶在好为人师。

——孔子

1.不要好为人师

人最大的毛病在于喜欢当老师。人性中,往往有自高自大的倾向,大家总能找到自己的长处而自我欣赏,并喜欢将自己的优点比照别人的缺点,以获得优越感带来的快乐。

如果有人好为人师,经常以智者的身份对人说教,则别人便很容易产生对这种说教的抗力。然而,经常有一些热心肠的人,眼里容不进一粒沙子,无法忍受别人的一点点小错误。因此,他总喜欢帮别人“更正”错误,“贡献”自己的意见。比如别人的交友方式、衣服发型、教育子女的方法、工作的方法等他看了都觉得有问题,需要自己进行更正。当然,如果抱着拍马屁的态皮,对别人只说好话,不提缺点,也不是好的。有些人是纯粹因为一片好心,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真诚坦率地帮助别人,这种是好的。可是,有的人则是自视甚高,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都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对的。其实,那些对别人阿谀奉迎的人是有他们的道理的,他们只说好话,不提别人的缺点,以此给自己带来好处。因为他们知道,不管基于什么心态或不管你的意见是对错、是好坏,一旦你提出来,你就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

“自我”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且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从潜意识中抵抗来自外界的侵犯——即使可能是善意的。否则,怎会有“忠言逆耳”这句话呢?所以,要是不了解这点,而毫无技巧地去揭露他人的错误。别人会明显地觉得他的自我受到你的侵犯,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甚至还会采取不友善的态度。尤其是在工作上,你的过分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工作能力,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和他抢功劳。

新来的经理第一次主持会议,他很诚恳地要求大家以后多提“建议”,并且说:“如果大家发现了我的缺点,敬请批评指教。”现场鸦雀无声,没有人站出来提建议。第二次会议,经理再次重复那些话。到职刚一个月的小董终于鼓足勇气站起来提了一些工作上的建议,经理当场表示“嘉许”。小董的举动有了示范的作用,有好几个同事相继发言。见新经理善于纳谏,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遇会议,小董必不放过提建议的机会,除了工作上的建议之外,他也开始针对经理个人的言行提出些诚恳的建议。

在后来进行人事调整时,大家都认为小董一定会“升官”的,谁知他却被调去干一个闲差,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在开会时提“建议”了。“敬请批评指教”事实上,是一句客气话。所以不能轻易去给人“批评指教”,即使在别人的“一再要求”下。因为,人都很爱面子,一般都不愿意在当众被批评。这对再开明的人也是如此,不要奢望遇上一个真正喜欢听人批评的人。

“好为人师”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障碍。尤其是当你面对的是并不太熟悉的朋友时,或者彼此有利害关系的朋友,好为人师总会产生许多猜忌。只有当对方是你很密切的朋友,可以相互信任,并且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时,对方也能坦诚接受你的观点,并虚心听取,这样才可以以朋友的名义,从为朋友的角度“牺牲”一下自己,“为人师”一次。

2.虚心求教走向成功

万世师表的孔子,学问不可谓不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别人?”孔子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这也正是体现出孔子的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遂。

东汉末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心侍侯他们吧!”华佗一边耐心地侍侯病人,一边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方法。华佗还一有机会就像每个懂得医术的人,请教他们的行医心得。不知不觉间,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有一天,师傅说:“你已经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书房,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每每遇到医学上的难题,华佗就去找师傅请教,找其他医生探讨,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小疑问。

暑去寒来,又是3年。

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佗赶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他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正是虚心求教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华佗成为一代名医,光耀后世。

醉汉瞒珊地走在街头,自得其乐。在这个世界上,醉汉般的自我陶醉者远多于虚心求教之人,好为人师的人若不明白这个道理,动不动就将有限的聪明在别人面前卖弄一番。那么在社会中,他很可能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因此,与其“好为人师”惹人讨厌,不如去“拜人为师”使自己获得成长。

智慧小语:

好为人师被对方所理解并感激的概率是极小的,不必抱奢望。因此,“好为人师”只能使自己更加令人讨厌,自讨苦吃。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是不应该这么做的,因为对自己不利,尤其对自己人际关系方面,是很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