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气场大全集
33029100000040

第40章 气场助推领导力(2)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如果只是以上司的想法为想法,而不能够站在比上司更高处去考虑的话,绝对无法制定出良好的计划。

以实际而言,不论是公司还是政府机构,经理和官员对内对外所发布的公文乃至于演讲、谈话、交际的草稿,都是由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所代为拟定的。虽然经理和官员或许会以红笔批改草稿,甚至重新改写,不过内容大致都不离原来草稿的概要。换句话说,经理和官员只不过是这些写稿人的代言者罢了。然而一般人大都不明了这种情形。一旦事有所成,大家只会把赞赏的焦点集中在高层人物的身上,只有真正“内行”独具慧眼的人才会注意到幕后起草的大功臣,并加以提拔。

不过言归正传,你第一步所应做的,就是要好好地下工夫,使自己成为直属上司的代言者、代笔者。因此,平时就必须以上司的心态去考虑事务,并且善加观察上司的日常言行,将其言行举止的优点记下来,经过日积月累,上司的思想、信念、习性及其所关心的事物便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里。这么一来,就可以找出最能表现上司的想法的言词,并加以强化,而写出上司和自己都非常满意的文稿来。换句话说,从此以后你就是上司的“心腹”,不管什么事,上司自然会找你商量并对你说“替我想想这件事吧”。事实上,这时已无从分辨究竟谁是上司、谁才是部属了。如果我们认为“心腹”这个名词太过时了,不妨改称为“智囊”。有朝一日当你成为上司的智囊的话,就可以说是一流的管理人了。

不论是哪一家公司,也都会有一两位在实质上推动组织,具有超群实力的“青年干部”。既然同样是管理人,希望你也能成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明日之星”。

索隆说得好:“我们必须从服从他人中,学习如何管理他人。”

·如何当上司的“代行人”

由于管理人经常代行上司的意向,暂且不提上司的基本心态到底如何,让我们来探讨当上司对你指示“替我办这件事”时的心态和想法。

通常一位杰出能干的上司大都会有“利用工作去栽培部下”的想法。而达成这个目的的做法,就是让部下代行上司的一部分工作。因此,即使你刚刚到职,他也会要你立刻替他做做看。

如果此刻你以“不,我还不太熟悉情况”为由,不敢接下这份工作的话,也就甭提以后的发展了。既然好不容易才获得这种绝佳的机会,何不立刻欣然允诺?那么上司自然会对你另眼看待,认为你是一个有出息、很积极的人。

不过,在你尚未着手去办之前,为了慎重起见,最好请示上司工作的要点。然而假使你贸然地问上司“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才好呢”的话,显然你的水平还不够,对于请示的技巧不得要领。应该要迅速地看出上司的意向,而问“关于那件工作,5天内完成可以吗?”要如此准确地掌握要点,命中问题的核心。

上司一听你这么说,内心必然会认为你是一个“能干的家伙”,而回答“由你决定好了”。因此,平时详加观察上司的习惯,应可大概地判断上司将会于何时、以何种方式交由你去代行职务,而有所心理准备,到时候就不致于惊慌失措,而能够从容地去应付。

然而,上司未必会有计划地以教育部属为目的,并由简而繁地将工作交付你代行。你心里最好有个认识,就是常常会有因上司请假、出差、或其他突发事件,而不得不代替上司行使职务的临时情况发生。故打从成为管理人的那天开始,你就要在辅佐工作方面多下工夫,以便随时都能够全面代行上司的职务。

当然,你也要从上司的立场做精确的判断,并有勇于承担一切责任的自觉。如果遇到非常棘手的事情,而那件事情又是上司未曾事先允许你去做,而被迫非决断不可的时候,按常理来说,可向上司的上司请示,请求他给你适当的指示。

如何“影响”你的部属

人与禽兽的差别之一,就在于前者渴望获得赞赏与鼓舞。

把部属看成猪狗不如,他们就会有猪狗不如的表现;把他们都当成人,就会有像人样的表现。

没有一个人希望被当成无名小卒看待,给他们一点掌声吧!

只要是涉及管人的层面,就不免要谈论许多“鼓舞士气”的诀窍。许多学者已针对这项需求而提出许多理论,然而却因过于抽象而缺乏实用性。本章将带领读者走出金字塔,以务实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千头万绪的复杂问题。

·知道他想要些什么

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当然都是有其目的,也就是要满足某项需求;反过来说,想要满足某个人的欲望,就必须先知道他想要些什么。

倘若人们自呱呱坠地之后就一无所需,也一无所求,那这个世界就停摆了。小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盥洗或是用餐,也就是为了满足某些基本需求。

当然,许多人并不是饱暖之余就别无他求,倘若他们为自己立下了一个雄心壮志,例如想在几年内购屋或买车,那无疑就会在心里衍生出一股强烈的企图心以督促自己早日实现这个目标。但即使等这些美梦都成真之后,你还是不会满足的,理由很简单:人类不是只有物质需求而已,在衣食无虞的背后还深植了一个个心灵层面的需求。

正由于人类在心灵方面是极其复杂的生物体,因此每个人的实际需求也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因人而异。即使针对某个人来探讨,也不难发现他的需求并不是固定的,是随着不同的时间而有所差异。比如当他在某个目的达到之后,就会酝酿出别的需求,也有可能基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得他在履行生平志向的优先次序上有了改变。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究竟还在追求些什么呢?

1.渴望别人给予肯定

这点无疑是鼓舞士气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满足了人性的基本需求。我们做什么事几乎都是为了肯定自己:当你被晋升时,象征着公司对你表现的肯定;倘若你以大手笔来购屋买车,目的也无非是让家人、亲友能肯定你确有“一家之主”的态势。同样的,许多人加入上流社会的俱乐部或是担任某某功德会的义工,也都是为了彰显他们的社会地位或是对社会的贡献。然而,是不是需要这么浩大的工程才能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呢?答案是否定的。

2.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这堪称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不容践踏。身为一个管理人,倘若你能经常聆听下属们的声音,把他们都当人看待,恐怕就是功德无量了。觉得很好笑吗?很多主管真的就是把手下都当成牛马般地吆喝驱使。

·投以“肯定的眼神”

我们一直强调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需求,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每个人所追求的都是大同小异的。渴望别人投以“肯定的眼神”,只是在满足这项要求的做法上因人而异罢了。我们在这里列举一张清单,让你更清楚去透视他们的心理需求:

(1)给予良性而顺畅的双向沟通空间。

(2)给予适当的授权(授权不当会引起反效果)。

(3)让部属也参与决策过程。

(4)给予部属必要的支持与协助。

(5)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6)鼓励他们“献计”,提供自己的鬼点子。

(7)设法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8)和他们互通有无,交换在工作上所需的各项信息。

(9)积极地栽培部属。

(10)用人要得当,尽量把他们摆对位置以期发挥专才。

(11)给予部属人性化的待遇,赏识他们的聪明才智,把他们都当成人来看待。

(12)当他们圆满完成一项任务时,必须给予热烈的掌声。

(13)在很多时候,他们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千万不要忘了这点。

以身作则最具气场

人在做,天在看。领导做事,员工学习。因此,领导要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只有自己做好了,员工们才会“服”。当一个人“服”了,不仅做事会很努力,而且心甘情愿跟随你。可见,领导以身作则是团队拥有执行力的关键之一。

有一次,曹操率领士兵们去打仗。那时候正好是小麦快成熟的季节。曹操骑在马上,望着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心里十分高兴。

正当曹操骑在马上想问题的时候,突然“扑喇喇”的一声,从路旁的草丛里窜出几只野鸡,从曹操的马头上飞过。曹操的马没有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惊了。它嘶叫着狂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子地。等到曹操使劲勒住了惊马,地里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

看到眼前的情景,曹操把执法官叫来,十分认真地对他说:“今天,我的马踩坏了麦田,违犯了军纪,请你按照军法给我治罪吧!”

听了曹操的话,执法官犯了难。按照曹操制定的军纪,踩坏了庄稼,是要治死罪的。可是,曹操是主帅,军纪也是他制定的,怎么能治他的罪呢?

想到这,执法官对曹操说:“丞相,按照古制‘刑不上大夫’,您是不必领罪的。”

“这怎么能行?”曹操说,“如果大夫以上的高官都可以不受法令的约束,那法令还有什么用处?何况这糟蹋了庄稼要治死罪的军令是我下的,如果我自己不执行,怎么能让将士们去执行呢?”

“这……”执法官迟疑了一下,又说,“丞相,您的马是受到惊吓才冲入麦田的,并不是您有意违犯军纪踩坏庄稼的,我看还是免于处罚吧!”

“不!你的理不通。军令就是军令,不能分什么有意无意,如果大家违犯了军纪,都去找一些理由来免于处罚,那军令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军纪人人都得遵守,我怎么能例外呢?”

执法官头上冒出了汗,他想了想又说:“丞相,您是全军的主帅,如果按军令从事,那谁来指挥打仗呢?再说,朝廷不能没有丞相,老百姓也不能没有您呐!”

众将官见执法官这样说,也纷纷上前哀求,请曹操不要处罚自己。

曹操见大家求情,沉思了一会说:“我是主帅,治死罪是不适宜。不过,不治死罪,也要治罪,那就用我的头发来代替我的脑袋吧!”说完,他拔出了宝剑,割下了自己的一把头发。

美国全国疾病研究中心教授·杜嘉说:“你的下属一看你的行动,便明白你对他们的要求。”要让别人跟着你转,你就要能吸引人家而且比别人要转得更快。领导敢为人先、身先士卒,才能激发下属的活力;反之,领导畏首畏尾,踯躅不前,则会严重地影响企业组织的活力和表现。领导就是领着员工走、导着员工行的那个人。管理是以身作则,带领下属工作。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管理就是徒有虚名。

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诚实,承诺别人的事总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妈妈一块儿去。于是妈妈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妈回夹了,他一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一头猪,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在我国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看干部的什么?群众看干部如何说,更重要的是看干部怎么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做领导的念歪了经,做歪了事,部下很可能会以歪就歪。相反,做领导的要使部下听命于己,要取信于百姓,建立良好的领导形象,应先自己规规矩矩,扎扎实实地做出个样子来。

领导在台上说得唾沫横飞,还不如身体力行做一回实事,这样才更有鼓动性、号召力。嘴上说得天花乱坠,讲得振振有词,做起来又是另一套,倒不如不讲不做。因为这样言行不一,无异于在脸上刻下“伪君子”几个字,让人看了骤生反感之心。一个领导者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起带头表率作用,才能服众。更何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自己愿意做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只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