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33007500000124

第124章 腿足养生的五大诀窍

对于腿脚养生,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俗语,叫做“人老腿先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腿足的行动状态是生长、发育和衰老的一个标志,腿脚保健关系到整体,对人的健康长寿至为重要。按中医的理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相交接在脚上。腿足的健康,与脾肾肝密切相关。人如能步履稳重,行走从容不迫,是健康的表现。历代养生家特别强调下肢和脚的调摄,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腿脚保健措施,具体如下:

1.散步养生法

我们的下肢适宜多做锻炼。人如果能步态稳健,行走如飞,就是健康的;步履蹒跚,行动迟缓,这是衰老的表现。传统的养生方法主张早起、饭后或睡前散步。如《素问》中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褚氏遗书》指出:“养股趾者常步履。”可见古代早就推崇散步养生,它能活血通络,畅达气机,活动关节,助脾消化,宁心养神,强壮筋骨,强健腿足,防病养生,从而达到益寿延年。

(1)逍遥散步

逍遥散步法是一种自然的体力活动,无拘无束,思想安静,自然而然地缓慢地逍遥自在地散步,用鼻自然呼吸;一呼一吸不必介意,可在早晨,饭后或晚睡前均可。具体运动量因人而异,以不过力,不疲劳为宜。

(2)气功散步

这种散步方法要求我们在散步时做到练神、练气、练形三者的有机结合。练神,即思想无杂念,耳不旁听,目不旁视,全神贯注,在散步时把注意力集中到丹田,全身肌肉放松,尤其上半身更要放松;练气,采用腹式呼吸,要自然匀畅,气能下沉丹田,每次刚刚起步的前几分钟,可以先口吐浊气,鼻吸清气,然后闭口,舌顶上腭,用鼻呼吸;练形,即散步时,目平视前方,身体挺直,上肢自然摆动,两肩下垂,不可高耸。脚步要轻,速度均匀而有节奏,肢体动作协调,自然活泼。运动量大小,因人而异,能微微出汗为佳。

2.洗脚养生法

我们平时多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我们的心脏、肾脏及睡眠都有益处。“睡前一盆汤”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古今中外许多长寿老人和学者都认为常洗脚非常有利于健康长寿。《琐碎录·杂说》中说:“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洗脚可以使足部血脉通畅,改善局部营养,通畅周身气血,有助消除疲劳,还可缓解头痛,预防鼻炎、感冒、脚部冻疮、脚癣,对高血压病、动脉硬化亦有裨益。如民间歌谣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睡前洗脚,睡眠香甜;远行洗脚,解除疲劳。”如果洗脚和按摩合在一起做,效果更好。具体方法:在临睡前,用38~40度热水,洗泡约半小时,以手摩擦双脚。洗后一定要认真擦干,特别是趾缝之间要擦干净。我们不要用冷水洗脚,以免寒从脚起。

3.腿脚导引按摩

作为古代的养生方法,导引与按摩有其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早在2000多年前已广泛应用。腿足导引按摩的具体方法,简单易行,效益显著。

(1)干洗腿法

我们两手先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足跺,然后再往回摩擦到大腿根。一上一下为1次,做20次,依同法再摩擦另一腿。干洗腿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预防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2)甩腿法

我们可以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右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随即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上身正直,左右腿各甩20次。可以预防半身不遂、下肢无力或麻疼、小腿抽筋等。

(3)扭膝法

我们先两足平行靠拢着,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掌置于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运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可防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4)揉腿肚法

我们用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次。能疏通血脉,加强肌力。防治小腿抽筋及肌肉萎缩。

(5)扳足法

做这个步骤时候,我们应采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前屈,以两手扳足趾,20~30次。能锻炼腰腿,增强脚力,防止足部软弱无力。

(6)搓脚心法

古代养生家都很重视“足心宜常擦”,所谓搓脚心,主要是搓脚心肾经的涌泉穴。先将两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搓两脚心,各100次。具有滋肾水、降虚火、镇静安神、舒肝明目等作用。可防治眩晕、耳鸣、失眠、足部虚弱酸疼、麻木浮肿及下肢挛疼等病症。人的脚掌密布许多血管,脚掌有“第二心脏”之称。脚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按摩这个穴位,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经常按摩脚心,能活跃肾经内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有利于健康长寿。按摩脚心时,还要多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脚趾是肝、肺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脚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可防便秘、肋骨痛。常按摩脚心、脚趾,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精神性阳痿、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4.要长寿多赤脚

前苏联的米库林院士曾提出一些抗衰老的新方法,其中之一是“土地接触法”。他指出,地球带有大量的负电荷,而地球周围有一个电离层,它由正离子组成。在地球和电离层之间存在电场,一切生物都适应了这个环境。生活的现代化使人类脱离了负电荷,在我们的身体里积累了过多的正电荷,这使人变得容易生病。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将一根金属线一端固定在暖气片上,另一端拴在脚上。米库林说他一直坚持这样做,他不仅活到了90岁,而且在高龄时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现在,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经过进一步研究,充实了米库林的理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人可谓是一座真正的发电站,细胞就是无数台发电机,不断产生着电能,即生物电能。如果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电能就无法释放,它便以静电的方式积存下来。为了防止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应当通过接触地面来消除多余的电能。数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几乎天天赤脚走路,接触土地。但后来人们穿上了鞋,从而破坏了人体电能的平衡,静电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穿胶鞋和化学合成鞋底的鞋子更是有害。正是因为我们脱离了大地,才会经常感到腿脚酸痛。

5.脚宜保暖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曾说:“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寒头指头部宜寒,暖足指足部宜保暖,《黄帝内经》认为人体诸经络及其精神气血皆上走于头面,人的五官也都集中在头面部位,所以头面的阳气最为充足,最能耐寒。《难经》也认为,从人体经脉来看,如十二经脉的六条阴经均至颈部或胸部为止,唯有六条阳经全都上升至头部,故头为诸阳之会,头面部位聚集的阳气最为充足,因而不怕寒冷。脚下为阴脉所聚,阴气常盛,膝为筋之府,寒则易于挛急,所以足膝部要特别注意保暖,以护其阳气。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保温力差,且与呼吸道,尤其是鼻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因此,脚对寒冷非常敏感。当气温降到7度以下时,就开始发凉,进而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试验证明,将双足放在4度冷水中,3分钟后就会出现流涕和喷嚏。所谓“寒从脚下起”即此意。研究又表明,人的双脚皮表温度为28~33度时,感觉最舒服。若降到22度以下时,则易患感冒等疾病。在寒冷的天气要保持足膝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和温度。鞋袜宜保暖、宽大柔软舒服,鞋子要防水,透气性能好,并要及时更换。脚部保暖对于预防感冒、鼻炎、哮喘、心绞痛等有一定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