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33007500000109

第109章 保持七情平衡之道

我们在关注情志因素致病的同时,必须注意适度的情志活动是不会引起疾病的。七情的抒发如果是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则是人的正常的情绪、情感需求,不仅不会致病,而且是有益于健康的。七情都有其积极的作用,应该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七情的积极作用。不要简单地把某一种心理状态作为病态对待。

1.喜

在生活中,多让自己处于喜悦的心理状态,多接受一些喜悦的心理感受,对于身心都是很有好处的。《黄帝内经》中说:“人有所欣悦,则百体俱纵”,阐述了喜悦心情可以给人的全身带来的舒展放松的状态。“喜伤心”,是指过度的狂喜。过度的狂喜会损伤身体,而适度的喜悦对于健康是颇为有益的。人们如何让自己拥有身心的健康?乐观的情绪是必不可少的。人应该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愉悦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积极的人生会使人经常有所收获,带来收获的喜悦。同时,人应该懂得满足,知足者常乐。过度的欲望往往是难以得到满足的,会带来心理压力和心理失衡,贪得无厌的人很难感受到畅快淋漓的欢乐。人还应该把欢乐带给别人,带给朋友、亲人,甚至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欢乐是一种需要共享的情绪。如果不愿将欢乐带给别人,自己也就很难感受到欢乐。欢乐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自由的心态。“当喜而喜”就是这种自然的心态。但是,中医心理养生又讲究“中节”,也就是适度。喜悦的情绪也要适度。那么,怎样才能既使自己享受自然的喜悦,又不至于情志过度呢?这就需要进行自我修养,可运用中医心理养生关于修身养性的各种方法。

2.怒

怒通常是人们受到生活中发生的特殊事件的刺激或者持久淤积的郁闷,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过度的激怒有可能会伤害身体;但是,心中有了怒火,如果勉强压抑,不给怒气以抒发的渠道或者敢怒而不敢言,那对于健康显然也是很不利的。发怒是一种宣泄。将心中的愤懑或郁闷通过发怒的方式宣泄出来,如若不是过于激烈的暴怒,对于缓解心理压力是有益的,甚至有助于医治疾病。譬如,华佗就曾经采用让一位郡守发怒的方法,治愈了他的疾病。在举止文明的现代社会,人们如何宣泄呢?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帮助人们发泄心中怒火的俱乐部,组织者准备了一些廉价的物品,让顾客尽情地摔砸。原本心怀愤懑的人,在这里淋漓畅快地发泄一番,心情也许就会轻快了许多。据报道,国外也有类似的宣泄活动,参加者用鸭绒枕头互相抽打,散落的鸭绒纷纷扬扬地漫天飞舞,这既不至于造成人身伤害,又达到了宣泄的目的。除了上述对于怒气的宣泄方法之外,还有更好的舒解怒气的方式。譬如,找亲戚朋友们进行倾诉,在相互的交流中舒解怨气,亲戚朋友的劝慰会有助于心情的平复。也可以冷静地思考导致自己发怒的原因,用理智的思维化解激怒的情绪,并想出理智的应对办法;然后,去郊游、去登山,让心情与自然融为一体。适当地抒发“怒”的情绪,可以宣泄人们心中由于思虑过度而造成的郁结。中医理论认为,思虑过度使脾气结滞,并趋于下沉,可用怒的情志调动向上的肝气,去疏散脾气的结滞,这就是“怒胜思”。

3.忧

许多人认为忧虑是一种负面的、甚至是病态的心理。其实,适度的忧虑和忧患意识是正常的心态。其中,具有前瞻性的忧患意识还是一种很可贵的思想意识。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都是值得称道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忧患意识可体现为对于亲人的健康、安全的担忧,可促使人们想一些预防的措施。又譬如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可以引起对这类问题的关注。这样的“忧虑”,都是有益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生活的心理取向。有人看重生活的负面,因而倾向于忧虑;有人注重生活的正面,因而倾向于无忧无虑。这与人的个性气质有关。诚然,健康心理学提倡人们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倡导乐观的人生态度。但是,倾向于忧虑心理的人,只要其忧虑心理在适度的范围内,就仍然可以从自己的视角(这往往是深沉、含蓄、优雅的视角),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不同心理取向的人们,在互相交流中彼此互通互补,构成了和谐而五彩斑斓的社会。只要是在适度的范围内,不同心理取向的人们都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模式,正常地、乐观地生活。过度的忧虑、郁闷,可以演化为抑郁。许多人会在人生的某个时期,或在某些情况下,感受到抑郁的情绪。人们遇到负面的事件,就会有负面的情绪,包括抑郁的情绪。对于抑郁情绪的化解,即从抑郁情绪到走出抑郁的过程,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心理调节过程。如果对负面的生活事件麻木不仁,得过且过,那并不是正常的心态。关键的问题,是让自己找到走出抑郁的途径。凡事都有度。当抑郁情绪无法得到解脱,进而演化为抑郁症的时候,那就是病态了。

4.思

思考、思索、思虑属于人的认知过程,也是很正常的心理行为。思考、思索、思虑,不仅是正常的心理行为,也是战胜心理问题的有力武器。当人们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心理问题不很严重,则可以通过内心的自省和思辨,对心中的缠结加以细细的梳理;理顺之后,是有可能自己走出心理问题的迷宫的。经常的自省和思考,及时地梳理心情,可以让心理问题及时地化解,不至于让小问题像滚雪球一样变成大问题。“吾日三省吾身”的现实作用,也许就在于此。思考还能使人感受到快乐。譬如专家学者对于未知领域的求索,科研人员破解技术难题,乃至学生们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都需要思考,并能从中体验到快乐。但是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思虑过度。“思”,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思虑的过程能带来诸多有益的收获;但如果思虑过度,导致“思伤脾”,就会损害健康。假如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地活着,也许没有什么思虑,但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不要为免于“思伤脾”就逃避思考。关键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注意适当的休息和调节,避免思虑过度。活动身体、休闲娱乐都可以起调节作用。此外,当生活中遇到逆境或挫折的时候,人们也会为自身的前途而思虑。这时特别要避免自我封闭,不要走进思虑的死胡同。当自己的思考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应该与朋友们共同探讨,或者求助于社会的帮助。“思”作为一种情志活动,也可以调节人们的心态。譬如,“思”可以战胜恐惧心理,这就是中医心理学所说的“思胜恐”。

5.悲

悲作为一种心态,也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悲痛的心理感受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并产生某种心理促进作用。“化悲痛为力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特别是年轻人,经历过一些悲痛的、痛苦的感受,心理上才会更快地成熟起来。当然,过度的悲痛也会造成心理损害,进而损害身体,譬如前面所述的“悲伤肺”。所以,人们一方面不要回避悲痛的感受,要从悲痛中获得力量和启迪,同时也应及时地走出悲痛的心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6.恐

人总应该有所敬畏恐惧,也并不总是坏事。人生活在这世界上,总应该有所敬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应该懂得遵从自然规律,敬畏自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应该懂得遵从社会生活准则和法律法规,敬畏法律。事实上,法律法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起的是一种心理威慑作用。适度的敬畏心理,是理智的心态。而那种什么都不怕的“傻大胆”,其实只是一种浑噩的心态。适度的敬畏心理,譬如对于工作中规章制度或职业道德的遵从,以及对于违反规章制度或职业道德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警觉,使人在心理上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承受一定的心理张力),有利于充分调动身体的潜能,激发机体的活力,进而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反之,缺少敬畏心理,人心就可能会涣散、慵懒、懈怠。对于一些可能存在严重危险的事情的适度恐惧,可以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促使人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但是,恐惧心理过了头,也会成问题。俗话说:“一朝被蛇咬,怕井绳”。过度的、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就属于心理问题了。

7.惊

人们在安宁的环境中生活久了,就可能会期望惊险甚至是惊悚的刺激。因而,人们把到电影院去看惊险片,或者到游乐园做惊险游艺,当作一种惬意的娱乐。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刺激应该是有惊无险,既体验了惊悚的感觉,又不会造成对人身的伤害。也有少数人,不满足于娱乐式的惊险,去进行真正的探险活动,而探险活动的动机之一,仍然是对于惊险的体验。人们在心理上对于惊悚或惊险的承受能力,就是平常所说的胆量。胆量与人的性格、体质以及经历都有关系。适度的惊险体验,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胆量,而且有助于舒解心理压力。但是,当外界的惊悚刺激超出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所以,人们应该避免过度的惊悚刺激,以防止惊吓造成的伤害。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要避免让他们受到惊吓。有人喜欢惊险的游乐,也有人喜欢娴静的休闲,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取向。“惊”与“静”是有内在联系的。譬如围棋,在平静的棋盘上,演绎着惊险的对弈。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意外的险情时,应该保持冷静,这也体现出“惊”与“静”的关联。盛的肝气,这就是“悲胜怒”;思虑过度使脾气结滞,并趋于下沉,可用怒的情志调动向上的肝气去疏散生发,这就是“怒胜思”;“恐则气下”,大恐使气下陷、损伤肾气,可借助于忧思的情志活动,“思则气结”,把向下的气聚拢回来,这就是“思胜恐”;恐则气下,用向下的肾气把过分快速上升的心气拉下来,这就是“恐胜喜”。

总之,我们应该尽力领悟情绪、情感等情志因素与身心健康的密切关系,以便尽可能地善待自己,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实现防病保健,或者战胜已有的疾病。这也正是心理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