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要从另一方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谁就必须做到一点:多听少说。谁说得越多,谁获得的东西就越少。
在沟通中,让对方说得越多,我们了解对方真正意图的机会就越多。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当你掌握的对方的情况,远比对方知道的你的情况还要多,你自然就把握住了先机。
那么,怎样才能让别人说得更多呢?秘诀就是——提问!
提问,是社会交往中很常见的一种活动。如何使对话按照自己计划的进程发展,使社交对象说出自己想要得到的回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决于人们提问技巧的高低。它也是口才高低的表现。提问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对方为自己解疑释难,此外,提问还有以下作用:
1.促进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每天遇到熟人都会说:“小陈,上哪儿?”“老林,你来啦?”“小白,吃过了吗?”很显然,问题的内容并不是我们关心的,而是用这种问候语进行感情交流。在同事、好朋友之间也经常用提问来交流情感。例如:你的女同事坐在那儿哭,其实你也明白她哭泣的原因是由于夫妻俩感情不融洽,受到丈夫的欺负。如果你坐近她,从事件的起因问起,一直问到结束,她一定会感激你的体贴和关心。如果你不问她的苦衷,说上一大通大道理,肯定不能使她感到安慰的。
2.以问话作为话语的引子
冯玉祥将军统领西北军时,部队中有个外国军事专家经常提问刺探军事秘密。冯玉祥不高兴了,有一天对他说:“你知道中国‘顾问’二字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
“‘顾’者看也;‘问’者问话也。‘顾问’者,我看着你,有话问你时,才请你答复。”
显然,冯玉祥将军的问话,其目的就要引出对方讲“不知道”,然后就势讲出后面他想说的,对他进行教育。
3.以提问代回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写道:
有一天晚上,保尔和安娜不幸被几个匪徒拦劫。一个匪徒用手枪逼住了保尔,另外两个兽性大发的匪徒把安娜拖到了一所空房子里。事后,一个正爱着安娜的工人茨维泰叶十分不安地问保尔安娜是否被强奸。保尔很难过,反问道:“你爱安娜吗?”茨维泰叶费力地说:“是的。”听了这话,保尔抑制住愤怒,头也不回地迈步走了。
这里,保尔对对方提出的问题不作正面答复。保尔这个反问,实际上回答了对方的牵挂问题,这个问句起到了一种以问代答的作用,反驳对方的话语。
4.回击、反驳对方的话语
回击、反驳有三种情况:一是回击对方刁难、攻击自己的话语动机;二是反驳对方的人品;三是反驳对方话语中提出来的观点。试举一例:
徐孺子,南昌人,十一岁时与太原郭林宗游,稚与之还家。林宗庭中有一树,欲伐去之,云:“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木,困字不祥。”徐曰:“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郭无以难。
郭林宗有迷信思想,认为宅中有树,犹如口中有木,成了不吉利的“困”字,因此想把树砍掉。而十一岁的徐稚一个问句就把这种观点给反驳了。他说如果宅中不能有树的话,那么宅中也不能有人,因为口中有木成了“困”字,口中有人则成了“囚”字。如果说“困”就不祥,那么“囚”字又有什么不同呢?问得对方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