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在于细节
32989100000030

第30章 30、滥食野生动物危害健康

滥食野生动物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蛇是人们常食的野生动物,但专家在蛇身上发现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以榕蛇为例,专家在蛇的皮下、肌肉内和腹腔中发现数以千计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经实验室鉴定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一旦进入人体内,即可使人感染裂头蚴病,引起眼、口腔、皮下、脑及内脏各部的疾病。裂头蚴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即曼氏迭宫绦虫,可导致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严重时危及生命。

蛇胆虽是一味中药,但其药用与食用迥然不同。药用蛇胆的来源、炮制方式、服用方法和用量都有严格精确的规定。而餐桌上的蛇胆,讲究个“鲜”字,都是从蛇腹中现取的。鲜蛇胆里面虽含有促进消化的成分,但也含有许多由肝脏输出的有毒物质乃至鞭节舌虫等寄生虫。盲目吞服鲜蛇胆,极易损害体内器官,诱发肝、肾功能衰竭。

动物疾病专家指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兔形类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B病毒、鼠疫、炭疽、甲肝等。此外,专家指出,当前人们食用的野生动物,大多数生存环境不明、来源不明,卫生检疫部门又难以进行有效监控,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就在对野生动物的猎捕、运输、饲养、宰杀、储存、加工和食用过程中扩散、传播。工业“三废”,生活污水、污物,杀虫剂、灭鼠药等高残留的农药对环境污染加剧,也对野生动物造成毒害,人吃了这种环境下的野生动物就更有中毒的可能。更有甚者,一些偷猎者常常采取毒杀的方法获取野生动物,而且采用的毒药毒性大,不易降解,残留在被毒杀动物体内,食用这样的动物就有被继续毒害的危险。

现在有些人吃奇、吃特已经成为他们追求的“时尚”,甚至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征。再加上“药补不如食补”的片面认识,很多人相信野生动物的食补作用,导致滥食野生动物。营养专家在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分析比较中发现,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

所以,在饮食上,我们一定要杜绝滥食野生动的恶习,多吃一些家禽、家畜,这样身体就会减少了许多患病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