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在于细节
32989100000190

第190章 26、自我调节封闭心理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很少或根本没什么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此是一种对环境不适的不良心理现象。

那么,如何调节这种自我封闭的心理呢?

(1)乐于接受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面对许多挫折,有些人习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总是自怨自艾。他们十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遇事忐忑不安。我们应学会客观公正地寻找失败的原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2)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还要“交八方友”。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流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3)开放自我的认识。

只有开放自我、表现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享受到人间的快乐和温暖,而不再感到孤独与寂寞。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谁敢于开放,谁敢于表现,谁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改变封闭状态。

(4)精神转移法

即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例如有一位嗅恐怖症的女孩子,身上本无异味,但总是心怀疑虑,认为有味,如口臭、狐臭、汗臭等。只要精神一紧张,自己就能“闻到”臭味,由此害怕见人。但精神放松或转移注意力,这臭味便消失了。这种情况可用精神转移法缓解,例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