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八法:健康长寿的保健秘诀
32966600000093

第93章 自我暗示的力量

关于自我暗示

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魔力。所谓自我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于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情绪,以至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下面就是一则消极的自我暗示的例子:有个人进入冷藏室后被无意地关在了里面。顿时他极度紧张起来,越想越怕,越怕越冷,最后被“冻”得缩成一团,竟在惊恐中死去。可是,当时冷冻机压根儿就没有打开,冷藏室的温度也并没有冷到冻死人的程度。那么这个人是怎么被“冻”死的呢?这就是心理暗示、精神作用的结果。因为他老想着“我快要冻死了”、“我快要冻死了”,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自我暗示,结果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了他被冻死的悲剧。

与之相反的是,科学家对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做过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在关键时刻都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都能自己给自己增强信心,因此他们战胜了无数的困难,获得成功。

对于病人来说,积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人建立良好的心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益于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的消除。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破坏和干扰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状态,从而造成体内各种器官功能紊乱,抗病能力大大降低。从某种角度来讲,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种有效的静养生法。

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你会变得越来越好

1920年,法国医师库埃首创了自我暗示疗法。库埃有一句名言:“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他让病人不断重复这句话,作为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疗法,使许多病人得到康复。尽管他强调疾病的痊愈主要不是他单个医生的力量,他只是一个教会别人自我治疗的人,但是通过自我暗示,引起人的器质性变化,达到了治病的目的,这却是无法否认的。

虽然静坐和自我暗示的目的都是使人放松,但是其过程却完全不同。静坐是由内而外,从心理影响生理。而自我暗示则是由外而内,从身体的温暖及沉重感开始,进而应用想象,使放松感进入心理的层面。当你实际去练习这两种放松法之后,就会对其中的差异更了解。有些人比较喜欢静坐,因为静坐很容易学,很方便,几乎到处都可以做。有些人则觉得静坐太无聊,而自我暗示训练不沉闷,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不断地转移到身体各个不同的部位。当然,你可以完全按照你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用哪一种方式来进行养生,不管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不错的。

如何进行自我暗示训练

自我暗示训练是一种放松术,由一连串可以使身体感觉温暖及四肢、躯干感到沉重的练习活动所组成。此外,放松的想象可扩大到生理放松甚至心理放松。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自我暗示训练呢?

1.自我暗示训练的先决条件是动机要强,且具有自我引导能力,保持规定的身体姿势,将外界干扰减至最低,注意力集中内心,放弃自我界限。

2.自我放松训练可以在躺着或坐着的姿势中完成。为了使你的身体完全放松,当你感到不舒服时,可以用枕头垫在腰部,以支撑身体。

3.自我暗示训练有6个起始阶段,包括注意力放在手、脚沉重与温暖的感觉,心脏部位沉重与温暖的感觉,规律的呼吸,腹部温暖的感觉及前额凉凉的感觉。

4.想象被称为自我暗示冥想。一般的放松想象,由向上、向下转动眼球开始。其次,想象某一个颜色和各种颜色。最后,想象一个抽象的概念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