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八法:健康长寿的保健秘诀
32966600000117

第117章 暑为阳邪,防暑才是根本

中暑有什么样的表现

“暑”为夏天的主气,为火热之邪。暑为阳邪,如果夏天不注意养生,就容易感受暑邪而发生中暑。中暑多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轻度的中暑,表现为:精神恍惚、全身无力、头昏脑胀、心慌、大汗淋漓、恶心厌食等,体温超过37.5℃。

重症中暑有4种类型:

1 中暑衰竭:由突然出大汗以及周围血管扩张导致血容量不足引起,多见于老年人和未能及时适应高温的人群。该症状起病急,患者常在站立或劳动、运动时突然晕倒,进而失去知觉。

2 中暑痉挛:多见于青壮年。主要是由于大汗后大量饮水,又未能及时补充钠盐,导致骨骼肌收缩时发生阵发性的疼痛、抽搐。

3 日射病:长时间暴晒头部,进而引起脑部组织充血、水肿。症状较轻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重症较重者会出现昏迷,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4 中暑高热:由于中暑严重,造成患者体内大量热能积滞,皮肤干燥无汗,患者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躁动不安,甚至出现昏迷,体温可达41℃以上。

一旦发现中暑可以用以下方法急救:

1.立即将中暑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患者的衣服。打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同时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或注射葡萄糖及生理盐水。

3.尽快用物理方法降温,使体温下降到38℃以下。

4.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或者经过降温处理后意识清醒,可以给患者服用淡盐水、绿豆汤等解暑食物或饮料。

5.还可以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

关于预防中暑的几点建议

1 夏日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要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并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2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3 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备应急之用。

4 老年人、孕妇、慢性疾病患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5 平时要多饮水。你可以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补充体内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易导致人体缺钾,而产生倦怠感,茶水是极好的含钾消暑饮品。

6 夏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易感疲劳,最佳就寝时间是22~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6时。睡眠时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以免患空调病或热伤风。

夏季中暑的特殊疗法

1.刺血疗法

取穴:曲泽、大椎、委中。

方法:通过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

效果: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中暑症状一会就可消失;对于重症中暑者,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各种症状消失。

2.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5穴,用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大约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宜。

重症中暑,可再增加人中、委中、阳陵泉、少冲5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

3.擦盐疗法

取食盐一把,用手握住,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可感觉舒适,适用于轻度中暑。

脚也会“中暑”

夏季是脚气的多发期。脚气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

由于夏季的到来,天气炎热,脚气患者人数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如何来有效治疗脚气呢?根据脚气的具体情况,生活中常用的治疗脚气的方法有:

1.脚气、脚癣,可连续用生大蒜擦磨;

2.用茄子根和盐煮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3.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4.经常复发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5.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丝状菌引起的脚气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