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表现出众的能力
32962500000021

第21章 常用主持技巧(6)

4.茶话会主持人的主持技巧

茶话会主持人的主持技巧表现如下。

(1)主持人要了解茶话会的操作程序。

茶话会的操作程序分为以下几点。

①主持人宣布茶话会正式开始。在宣布会议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应当提请与会者各就各位。并且保持安静,而在会议正式宣布开始之后,主持人还可对主要的与会者略加介绍。

②主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讲话。他的讲话应以阐明此次茶话会的主题为中心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代表主办单位,对全体与会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并且恳请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给予本单位以更多的理解,更大的支持。

③与会者发言。根据惯例,与会者的发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茶话会的重心之所在。为了确保与会者在发言之中直言不讳,畅所欲言,通常主办单位事先均不对发言者进行指定与排序,也不限制发言的具体时间,而是提倡与会者自由地进行即兴式的发言。有时,与会者在同一次茶话会上,还可以数次发言,以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主张。

④主持人略做总结。总结之后,即可宣布茶话会至此结束并散会。

(2)适时地把握会场气氛。

在茶话会上。主持人所起的作用往往不止于掌握、主持会议,更重要的是要求他能够在现场上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引导与会者的发言,并且有力地控制会议的全局。在众人争相发言时,应由主持人决定孰先孰后。当无人发言时,应由主持人引出新的话题,就教于与会者,或者由其恳请某位人士发言。同时,主持人还应善于及时调动会场气氛。当与会者之间发生争执时,应由主持人出面劝阻。在每位与会者发言之前,可由主持人对其略作介绍。在其发言的前后,应由主持人带头鼓掌致意。万一有人发言严重跑题或言辞不当,则还应由主持人出头转换话题。

(3)要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

与会者在茶话会上发言时,表现必须得体。在要求发言时,可举手示意,但同时也要注意谦让,不要与人争抢。不论自己有何高见,打断他人的发言而插嘴,是失当的行为。在发言的过程中,不论所谈何事,都要使自己语速适中,口齿清晰,神态自然,用语文明。肯定成绩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力戒阿谀奉承;提出批评时,态度要友善,切勿夸大事实,讽刺挖苦。与其他发言者意见不合时,要注意“兼听则明”,并且一定要保持风度。切勿当场对其表示出不满,或是在私下里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这一点,主持人要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

(4)着装得体。

茶话会主持不宜化妆,更不宜穿得时髦突出。男主持最好穿西服;女主持可轻化淡淡的妆,着装可以是旗袍、连衣裙、套裙、晚礼服等,注意选择衣服的色彩不能太艳,让人感到俗气。

班级活动主持

班级活动的主持人,一般就是班级的学生。

一台好的班级活动节目会必须要有好的主持人。那么,在班级节目表演过程中,主持人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班级活动主持人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①是学生中的活跃分子或学生干部。班级挑选的多是学生中的文体活跃分子,他们生性活泼,聪明可爱,有一定的文体特长,能歌善舞或口齿伶俐,或是在学生中较有威信的学生干部。

②有一定的主持能力。班级活动的主持人,多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普通话也说得很标准,他们多在班级或学校中主持过一些文体活动,具有一定的主持经验,善于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

③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班级活动的主持人往往是胆子较大的学生。

1.班级活动的特点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以班级为单位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或文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个性特长,锻炼意志品质的重要形式。班级活动是班级集体形成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班级活动的特点有以下3点。

(1)教育性。

开展班级活动,可以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可以是开发智力的,也可以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可以是增强审美情趣的、强身健体的,等等。

班级活动要寓庄于谐,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活动的教育作用,如“我们小队能人多”的班会。其活动目标是如下。

①通过各小队各自展示自己队的“能人”,使大家体验集体的荣誉。

②夸奖对集体献计献策的能人,促进大家为集体贡献才华。这样的班会,展示的是小队集体,受夸奖的面广,利于调动全班每一人的积极性。教育性最重要的体现是在活动内容上,例如,以“我为奥运出份力”为主题,在社区宣传环保知识,会增强学生和居民的绿色奥运意识;组织“电脑与人脑”的讲座,展开讨论疏导,会使一些人改变沉迷玩网络游戏,忽视学习的做法;开展选“爱心大使”活动,夸奖给他人送温暖的言行,会培养学生的爱心;开展娱乐性的“笑话大赛”、欢迎新同学晚会、教师节晚会等活动,都能从不同侧面使学生受到教育。

(2)趣味性。

班级活动要兼顾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使活动既有教育性,又要有趣味性。

没有趣味性,就难为学生们所喜爱,因此内容要丰富多彩,如一个班级在制订活动计划时,主线是“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具体安排上既有思想教育方面的“一日常规我知道”、“集体在我心中”活动;又有学习方面的“智力竞赛”活动;既有发展体能的“乒乓球比赛”活动;又有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汇展”;还有“科技小制作”班会。活动内容多样化,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施展的机会,心理上有成功的体验。

(3)形式要多样化。

小学生喜欢求知、求新、求实、求乐。因此,班级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变化新奇。例如,班级活动内容是“心中有他人”,形式上可以开故事会,讲英雄模范的事迹;可以是用文艺演出的形式,把本班同学的好事编成小节目演出来;可以是去给退休老人送温暖。在一个活动中也可运用多种富于变化的形式,如中秋佳节,可以安排化妆晚会,有歌舞表演、民间传说介绍、即席演讲、谜语竞猜、点蜡烛、吃月饼等多种形式。让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都感受团结,体验快乐。

再者,活动的组织方式也应多样化。除了集体活动,还可以是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甚至是三五个人自由结合活动,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要,让活动更有实效性。

总之,班级活动要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就必须注意活动内容、形式、组织方式的多样性。这是班级活动的特点。

2.班级活动的要求

(1)整体性。

指班级活动的内容、形式、活动的全过程都要成为一个系统,要有一个完整主题。

①活动内容,要完整、全面。

②酝酿、设计、准备阶段都要发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活动实施时才会有激情。

从整体活动看,各个活动或节目之间应有一个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安排,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地进行。

(2)时代性。

要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这就要求班级活动引进时代的活水,选择有时代感的主题。

首先,班级活动要善于从时事中抓住有教育意义的题材。

其次,要善于从生产、科技发展中抓题材。

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例如有的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中关村”主题班会,学生们发言中有调查、有访问、有畅想、有决心,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再如,学生家已普遍有电脑,班主任如能组织一些电脑水平高的学生向大家讲解、演示自己的网页,就会鼓励更多的人在网页制作中学习新知识。

最后,要善于从身边的新鲜事中抓题材。

例如,北京成立了少儿环保志愿军,有的班主任抓住这件新鲜事,组织学生投入环保,召开“救救地球妈妈”主题班会,学生们上缴了旧电池,还分别被评上环保志愿军的“上尉连长”、“中尉副连长”等职,从此,搞环保活动成了班级一大特色。

(3)易操作性。

班级活动要求容易操作。如果开展起来,难度很大,就难为一般中小学生所进行。

①要注意班级活动的规模。从规模上看,往往是以班为单位,也有以小组或年级为单位的。无论是班还是小组、年级,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目标适宜,即一次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不要定得太多,一两个即可。

主题集中,即一次确定一个主题,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过程简洁,即班会的程序要清楚、明了,场面不宜过大,容量以一课时为宜。

②要注意活动的频率。一学期里,班级主题活动的次数不能过多,也不能没有。活动过多,学生花很大精力在活动上必然会冲击学习,会造成一些人静不下心来学习;活动过少,学生会感到干燥、乏味,滋生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至于活动多少为宜,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③班级活动由学生唱主角,不能由老师包办。班级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由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主持。事前要制订详细的方案,谁主持,谁发言,谁表演,谁负责录音、投影,谁总结都要事先安排,这样,操作起来才能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班级活动是班主任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只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遵循以上几条原则,就一定会如春风化雨一样,滋润学生心田。

3.班级活动主持的技巧

(1)协调好关系。

参加班级活动的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主持人应把争取每一个人,让大家都玩好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因此主持人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

①对活跃者要发挥其骨干作用。这类人或是“舞星”,或是“歌王”,或是“侃爷”,也可能是“大师”,他们是主持人手里的王牌。能否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对班级活动是否成功有很大影响。除了计划内的表演外,关键时刻,主持人千万别忘记他们。比如,学校老师或领导来看望学生,主持人除了接待外,不免要“点将”了,表演些相当水平的节目,不仅能表达对老师或领导的尊敬,也显示了自己的实力。

②对“随大流”者,要找到“闪光点”。每次班会,这类人都会占很大比例。他们可能自以为特长不算太长,优点不算太优。但在事实上,他们可能有的人小品表演很有特色,有的人哑剧表演有独到之处,有的人讲故事很引人入胜,有的人模仿能力相当强。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一无是处”。掌握了这些情况,主持人就要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的“闪光点”闪光。

③对沉默者。求其一鸣。这类人为数不多,但每次可能都有。他们一般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不足,认为节目不好,拿不出手,或者怕表演不好,当众难堪。坐在那总想,别人都上场了,自己不上场,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别人会怎么看,同时心里也会痒痒得想上场,却只是怕。正是这种心理,使他们像长久沉默的火山。主持人应恰当的引发,消除其心理症结,使其有一瞬间的爆发,不要让他们成为“死火山”。

一次联欢会上,有个很腼腆的女孩小A,始终文静地坐在那儿,除了鼓掌和微笑,没有别的举动。利用节目间隙,主持人对同学们说:“下面请大家猜猜,在我们今天的联欢会上,我们最忠实的观众是哪一位?”很多同学喊:“小A。”主持人便走到小A面前说:“首先对你成为最忠实的观众表示祝贺,对于大家的盛情,你想答谢些什么?”小A微笑着站起来,说:“我给大家唱支歌吧。”

④对来访者。在班级活动中,尤其是联欢活动中,总会有老师及领导来参加。主持人要代表同学接待好,来时要表示欢迎,安排就座;走的时候要送送,别忘了说:“欢迎您再来。”这里面,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着重点,即对老师和领导,重在做好介绍。由于老师和领导的学识和地位,同学们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尊敬感和亲切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接触机会能互相有个了解。主持人掌握这些信息,就要注意做好介绍和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做好交流的媒介。介绍时,要注意时有沟通,别把人家“晾”在那儿。

(2)衔接好节目。

①整体设计。

班级活动尤其是联欢会都有开场、高潮和结束。主持人心里要有谱,有选择、有目的地穿插好节目。比如,开始时安排些独唱、合唱,争取开门红;高潮时安排迪斯科、霹雳舞等节奏感强、气氛热烈、参加人数多的节目。然后,可以跳一段交谊舞或做一会儿游戏,放松一下;接着小品、相声等压轴节目轮番上场;最后,最好安排个合唱,同学们唱着歌、打着拍子,让活动在歌声中结束。

②局部处理。

表演前可就节目背景及表演者特长、趣事等。做些简明介绍。

表演后适当做些引申和总结。

节目间可插入些谜语。例如:选用本班同学的名字做谜底,这样机会均等,同学们都愿猜,对者有奖,错者挨罚。谜语不要太难,假如太难,同学们都猜不出,会影响活动的情绪,这就与活动本来的愿望背道而驰。

(3)调整好气氛。

即要注意把握火候。主持人利用具有即时性、针对性、丰富性、周密性、鼓动性的语言,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缘景布情,现炒现卖,出口成章。

①方言口语的运用,要俗而不粗。

②书面语的应用,要雅而不怪。

例如,王×刚选为班长,工作阻力很大,于是主持人这样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点亮了星,第二把火点亮了灯,第三把火点着了同学们的热情。当然要想联欢会开得好,还要李×(歌星)这个加油站,还得张×(侃爷)这个电吹风!”

③形体语言的应用,要巧而不媚。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主持人总有一些顾全不到的地方,这时形体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可用眨眼、点头、微笑、打手势等,进行小范围局部的交流。这需要随机应变,见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