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通过不流血的政变夺得天下,开创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一种模式。为什么这样说呢?之前得到天下的,或者起兵于藩镇,或者起兵于草莽,或者靠了征讨和诛杀,或者靠了篡夺和禅让。周秦代以前成为天子的,当初都治理着某一方,与前代的天子一同治理天下有数百年,这些人我们就不再说了。至于汉朝和唐朝的兴起,都是趁天下大乱,历经百战剪除群雄而得到的,可以说得到天下是非常艰难,付出是巨大的。再就是曹操和刘裕这些人,他们先是有大功于天下,深得民心。不如他们的还有萧道成和萧衍等人,他们当初也在朝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多少年处心积虑地努力着,等羽翼丰满后一举而得到天下。只有宋不是这样,宋太祖当初只不过是一个殿前都尉检点,相当于禁卫军司令吧,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赫赫战功,他本人也不曾想过要做皇帝。谁知陈桥兵变一起,他还在醉梦中,黄袍已经披在了身上,已从孤儿寡母手里夺得了天下,太阳还没有落山,事情已经办好了。后来他大宴这些有功之臣时说:“你们这些人贪图富贵,拥我为天子,如果我有号令,你们会听命吗?”那种心虚害怕的心情溢于言表。从这些可以看出,前面那些得到天下的,都是靠自己的实力而得来的,只有宋,是靠别人的力量而得到天下。人家能从别人那里夺来给我,当然也就能从我这里夺去给别人,宋太祖一生所惴惴不安的,只有这一件事。而宋代一天天地弱下去,这可以说是根源。
依靠将士而被拥立为天子,是从宋开始的。将士们废掉皇帝而立自己的主帅为天子则不是起于宋,而是起于唐。唐代有些藩镇节度使私自立自己的子弟或亲信接替自己而割据一方,可以说是陈桥兵变的先导,只不过陈桥事变更出格而已。废除和拥立天子,都出于将士们之手,没有比这更让人害怕的了。如果都像这样,将士们时常要废除天子而拥立自己的人为皇帝,那大宋也就一天也别想有安生的日子了。宋太祖对此很是害怕,所以在他篡夺了周的皇位之后,就什么事也不做了,一心一意地想办法节制军队,削弱将领的兵权。藩镇制度祸害了天下二百年,削去藩镇,并把这种制度废除,谁说不应该呢?而它当时存在,必定有它的原因。如果能节制好它,就可以使它来为国家防守边城。古今中外的帝王们,没有谁把兵强马壮当做国家祸患的。宋朝则不然,他积极施行弱民的政策,增强君主一人的力量。他们不曾想过,整个国家的人都弱了,国君一人用什么办法能自强呢?宋太祖曾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只关心床榻周围了,却不去想想房门之外,有许多人在虎视眈眈地望着他呢。宋太祖的视野所及,只是自己的卧榻罢了。整个大宋一朝成这么个窝囊样,原因就在于此。
汉代和唐代的开国之主,都有统一宇内澄清天下的远大志向,而宋代的开国者哪里有呢?五代时的各个藩镇,铲除剿灭他们的功劳,一大半在周世宗身上,宋太祖闲坐在那里就收获了成果。剩下的江南四川以及广东等地,那里的君臣们舞弄文墨,宴游嬉戏,甚至还有荒淫暴虐。人心已经不在,宋军一到,无不望风归降。他们的灭亡,是自取灭亡,并不是宋能灭亡他们。宋的北面有辽,西面有夏,这是宋朝百年的祸患,而宋太祖对此并没有留意过。是他的智能达不到吗?大概不是这样。他正在积极地想办法使整个国家弱下去,哪里还有心思去想这些呢?
自从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拿去送给契丹,成为国史上从未有过的耻辱,到周世宗时,快要把这个耻辱洗雪了。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军队先后打下了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号称三关大捷,契丹人吓破了胆。假如老天爷能让周世宗多活一两年,那么整个燕地的光复就是意料中的事了。即使陈桥事变,其最初发端也是由于北伐,当时参与谋划的将士,也是说先立赵匡胤为天下,然后继续北伐。假如宋太祖能趁契丹内部慌乱惊恐之机,用周世宗留下的身经百战的军队及时北进,那么,刘裕、桓温那样的功绩也是不难达到的。这件事没有办成也就罢了,此后大将曹翰向赵匡胤献策,要率兵攻取幽州,也因赵普一句话而没有采纳。并不是幽州不应取和不能取,而是怕重蹈唐代卢龙、魏博这些藩镇的复辙啊。王船山在《宋论》中就是这样说的,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从此之后,辽变得夜郎自大起来,不把宋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