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婴幼儿营养方案
32956100000005

第5章 3~4个月宝宝的喂养

这个时期宝宝主要需要的营养

3~4个月的宝宝由于生长迅速,活动量增加,消耗热量增多,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开始增多。在这个月里,要注意补充宝宝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个月要开始给宝宝补充铁元素了。

怎样喂养3~4个月的宝宝

这个月的宝宝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还是比较差,仍然是对乳类的吸收力比较强。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需求可以从乳类中获得。这个月的宝宝如果对辅食不敢兴趣,父母无需着急。不要强迫宝宝吃他不喜欢的辅食,以免为日后添加辅食增加难度。

母乳喂养

3~4个月的宝宝仍主张用母乳喂养,不宜增加其他代乳辅食。一般情况下食量小的宝宝只吃母乳就足够了。宝宝的体重如果每周增加100克左右,说明母乳喂养可以继续,不需添加任何代乳品。但食量大的宝宝是要补充配方奶的,否则会因吃不饱而哭闹。

这个阶段宝宝吃奶的次数是规律的,有的宝宝夜里不吃奶,一天喂5次;还有的宝宝每隔4小时喂1次,夜里还要再吃1次。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的宝宝仍主张继续用配方奶喂,每次喝奶量应达到200毫升,一天喂5次。但如果每天喂6次,则每次的量不得超过200毫升,180毫升较为适宜。每天的总奶量应保持在1000毫升以内,不要超过这个量。虽然表面上宝宝不会有异常情况发生,但是如果超过1000毫升,容易使宝宝发生肥胖,有的还会导致厌食奶粉的现象。

辅食的准备

什么是辅食

宝宝在生长过程中,当母乳或配方奶等乳制品所含的营养素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时,需要父母在宝宝4~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给他添加乳制品以外的其他食物,这些逐渐添加的食物就称为辅食。

添加辅食的原因

母乳的构成成分中有90%是水分,其余是蛋白质、乳糖、脂肪和维生素等等。在宝宝出生后的4~5个月内,这些营养成分是足够的,但之后若还只食用母乳和奶粉的话,就会出现体内铁、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等缺乏的状况。

所以宝宝的身体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素来促进生长,维持健康。比如,对宝宝来说,缺乏铁会导致气色不佳、身体瘦弱、成长缓慢等。

不同阶段喂辅食的原则

添加的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不够成熟而导致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会因此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物。

由一种到多种:随着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的增强,应该逐渐增加换乳食物的种类。

开始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尝试3~4天或1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可再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增加好几种。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

从稀到稠:在开始添加辅食时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所以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物,然后再逐渐添加半固体食物,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

从少量到多量: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食物时,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以后逐渐增加。

从细小到粗大:换乳初期食物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以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发现宝宝不适时要立刻停止添加新食物:宝宝吃了新添加的换乳食物后,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如出现腹泻,或便里有较多黏液,要立即暂停添加该食物,等宝宝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少量添加。

不可很快让辅食代乳类:6个月以内,主要食物应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其他辅食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食物,不可过量添加。

吃流质或泥状食物的时间不宜过长:不能长时间给宝宝吃流质或泥状的食品,这样会使宝宝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

添加的辅食要新鲜且口味好:给宝宝制作食物时,不要注重营养而忽视了口味,这样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为宝宝日后挑食埋下隐患,还可能使宝宝对换乳食物产生厌恶,影响营养的摄取。

培养宝宝进食的愉快心理:给宝宝喂辅食时,首先要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进食环境,最好选在宝宝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时候喂食。宝宝表示不愿吃时,千万不可强迫宝宝进食。

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初次添加辅食,宝宝会因为不适应新食物的味道而将食物吐出来,但这并不表示宝宝不爱吃。要有耐心地连续喂宝宝几天,让他逐渐喜欢这种口味。要创造良好的饮食气氛,不要破坏宝宝的食欲。如果宝宝不爱吃某种食品,可以先暂停喂食,隔段时间再喂,这期间可以找成分相似的替代品。

营养补充方式和缺乏表现

宝宝缺锌的症状

宝宝如果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骨骼发育缓慢、成熟迟、密度低,嗅觉及味觉迟钝,性机能发育不全,还会影响其坐、站、爬、走等动作能力的发展,也会降低宝宝的免疫力。缺锌会使宝宝有时候喜欢吃不能吃的东西,如泥土。缺锌还会让宝宝出现厌食偏食等症状,这是因为缺锌时唾液中磷酸减少,影响了宝宝的味觉。

但家长不可以随便给宝宝补锌,补锌过多会影响宝宝的成长。补锌过多还会使宝宝中毒,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而且还会损害肝脏,影响铁、铜等吸收。

宝宝缺铁的原因

宝宝体内的铁来自母体,量是非常有限的,仅供3~4个月宝宝之需,所以在宝宝4个月大时,从母体获取的铁已经消耗完毕,急需从食物中补充铁。

早产、双胎、胎儿失血以及母亲患有严重缺铁性贫血,都可能使宝宝的储铁量少于正常宝宝。如果不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很容易使宝宝缺铁。宝宝每天排泄损失的铁会比成人多,尤其是出生两个月后,排出的铁多于摄入的铁,所以很容易造成缺铁。

宝宝缺铁的症状

在冬天,铁可以帮助宝宝抵御寒冷,所以缺铁的宝宝会比健康的宝宝更怕冷,更容易感冒和生病。并且缺铁的宝宝会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干燥、角化,毛发无光泽、易折、易脱,指甲条纹隆起,严重者指甲扁平,还容易得口腔炎。

妈妈们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缺铁,可以观察宝宝脸色是否苍白,脸色苍白多数是由于贫血引起的,还可以看看宝宝的口唇、眼睑、甲床(指甲或是趾甲覆盖的那块皮肤)是否苍白。缺铁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力,可发生缺铁性贫血。

宝宝缺铁怎么办

宝宝每日需铁量为10毫克,在天然食物中,有大量含铁的果蔬肉类,可以通过它们获得足够的铁,而且食补是最安全的。

铁的主要来源是动物的肝、心,还有鱼、瘦肉、蛋黄等,在植物性食品中有大豆、绿叶蔬菜、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等。蛋黄比较容易消化,是宝宝比较理想的补铁食物。另外,动、植物食品混合吃,铁的吸收率可增加1倍,因为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