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在染相病当是一人段类时疾间病内当,中也的就一是大说类在。20世纪的中期以前,传染病几乎是影响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一类疾病。在古代它不仅仅只是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甚至它可以改变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如古希腊时期,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希腊通过伯罗奔尼撒战争成为一个海上的霸权国家,但是由于一场瘟疫的袭来,希腊雅典海上霸权就受到威胁,当时希腊的执政官伯里克利因染病身亡,他手下的人相互争斗,最后整个雅典就逐渐地衰落下去了。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正处在繁盛的顶峰,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大,然而一场致命的瘟疫却被远征的军队悄然带回了罗马。
身体强健的人们,在几天之内骤然死亡,瘟疫像风一样流动,几乎吞噬了整个罗马帝国,每天都有数千人死去,罗马帝国的一半居民死于非命。
20世纪末,英美考古学家从一处古罗马的坟墓中发掘出了1500年前罗马人的骨骸。经过DNA鉴定发现,罗马人的骨骸中含有疟原虫的基因。这一发现,证实了千百年前加速古罗马帝国衰亡的,原来并不是什么瘴气,疟原虫才是狂风般卷过的瘟疫元凶。
传染病流行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
传染病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在中世纪流行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就是黑死病。
黑死病是一种鼠疫,现在叫肺鼠疫。黑死病当时在欧洲许多国家流行,最后经过历史学家统计,发现当时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欧洲一亿人中有2500万人都因此而丧命。
那是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瘟疫之一,曾经三次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对于亚洲、非洲和欧洲来说,鼠疫堪称是最恐怖的灾难。迄今为止,全世界约有两亿人在鼠疫肆虐中丧失生命,病死率居所有传染病之首,是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
最广为人知、最悲惨的鼠疫,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这场鼠疫夺取了当时欧洲近1万人的生命。从公元1346年开始,在随后的300多年间,鼠疫在欧洲多次爆发,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意大利和英国的死者都达到其人口的半数。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才平息。这场被称为黑死病的噩梦,是鼠疫在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作为之一,它甚至改变了历史进程,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亡。
因此黑死病对于整个欧洲文明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黑死病也使人们进一步关注人的自身,关注人的生命,这样可以来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对后来的文艺复兴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东汉末年瘟疫流行,建安七子里面有五个人都死于瘟疫。另外,赤壁之战有一种说法,不仅是因为周瑜放了一把火把曹军给烧了,实际上曹军败退可能与瘟疫也有关系。
曹军从北方跑到南方,在水上可能遇到瘟疫流行。在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当然有生产力的发展,有社会的变革,包括革命,包括暴动,包括战争等等,但是传染病、瘟疫的流行,往往伤害的是社会当中生产力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人类本身,所以它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东西引起了瘟疫。世界各国有不同的猜测,中国古代认为是伤寒。
因为传染性疾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发热。为什么会发热呢?古人认为都是风寒,阴阳风雨晦明。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就谈到属于外感风寒引起的热性疾病,所以被称为伤寒。在西方也是有这样类似的认识。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叫符拉卡斯托洛,他就设想可能是有一种什么样的小东西、小粒子在里面起作用。直到19世纪显微镜的质量做得很高了,人们在镜下观察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的病原微生物,最后才确定了有许多传染性疾病是由这样一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巴斯德
这是一个人类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进入的奇妙世界。
19世纪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建立了在医学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微生物致病学说,人类第一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免疫学基础。微生物学揭示了感染性疾病的原因是致病微生物,从而指明了治疗疾病的正确途径。
巴斯德是一个法国的化学家,他早期是做化学研究的。当时法国有两大支柱的工业产业,一个是蚕丝业,一个是酿酒业。当时最早是酿酒业出现了酒变质,储存一段时间的酒变质了。是微生物的作用,使酒变质成了醋。这样就影响到整个法国的国民经济。这时法国找到巴斯德来解决这个问题。巴斯德后来发现,酒变质是由于一种微生物在里面起的作用,引起发酵。接着他发明了巴氏消毒法,现在人类还在应用它,这样解决了酒在储存过程中的发酵问题。后来蚕丝业出现问题,病蚕之间相互感染,影响到整个丝绸业的发展,巴斯德也采取了一种把病蚕隔离起来、控制起来的方法,他认为病蚕之间可以相互感染,通过这样一种隔离的措施,也将这样一种蚕的疾病控制了。巴斯德在解决完酿酒业、蚕丝业的问题后,他感到对他最大的挑战就是人类的传染病,所以他转向了医学研究,来解决怎样战胜人类感染性疾病这样的问题。经过他的努力,最后发现人类很多疾病的传染,很多感染性疾病,也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并且他还找到了一些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这样一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细菌学
当巴斯德研究桑蚕病菌时,在德国汉堡一家医院一位名叫罗伯特?科赫的勤杂工,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试图做一名内科医生的几次努力失败后,科赫成了沃斯丁地区的一名外科医生。他在那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其中包括研究炭疽病。在受感染的羊的血液里,科赫发现了一种非常微小的棒状微生物,其长度仅仅只有千分之一毫米。科赫将这种血液注射到健康的老鼠体内,老鼠随即得病死亡,并表现出炭疽病的典型症状。科赫再次检测了老鼠血液里的棒状微生物。
科赫鉴定特定疾病病原菌的方法是十分完善的。
他从染病动物身上采取组织和血样,每次他都能鉴定出病原――棒状细菌。科赫将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然后分离、提纯、培养。最终他开发出特定的方法和专用培养基。
将所培养的细菌注射到健康的动物身上,这些动物表现出炭疽病的典型症状,科赫再一次在染病的动物身上鉴定出棒状微生物。科赫证明了是这些细菌导致了炭疽病。炭疽病菌还能产生有抗性的孢子,因而可以在有机体外存活很多年。孢子可以通过空气或食品进入动物体内,并发育成致病菌,因此科赫也解释了炭疽病是如何传播的。
在柏林,他主要致力于结核病的研究,当时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七分之一。没有人知道结核病的病因是什么,医生们无能为力,他们千方百计想尽各种稀奇古怪的办法来处理病人。
结核病主要在劳工阶层居住的阴暗地下室里猖獗,那里卫生条件极差,但病魔也袭击其他人群。富人们试图在疗养所找到医治良方,但日光浴和休息疗法没有多大帮助。
1882年,罗伯特?科赫发表了令人振奋的发明,他已经找到了结核病的致病菌。科赫证明了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是由细菌引起和传播的。
在热带,新的使命等待着科赫。“霍乱”作为一种印度地方病已经蔓延到埃及。科赫先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然后来到印度和恒河三角洲。1883年,他发现了霍乱的致病菌。在英国殖民地南非,他研究过牛瘟。回到印度后,他又专治令人毛骨悚然的淋巴腺鼠疫。
在德国占领下的东非,即现在的坦桑尼亚,科赫研究昏睡病、德克萨斯牛瘟和疟疾。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DDT杀虫剂被发明之前,科赫所发明的控制疟疾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最有效的方法。最终对疟疾的研究,使科赫来到了新几内亚。但是科赫也经受过挫折。他研究的抗结核病药,即结核菌素证明是无效的,他期待最终能找到一种治疗方法的愿望破灭了。科赫最终都未能从这次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但是结核菌素可以用来诊断结核病,的确有它的价值。
1905年12月12日,在他生日后的一天,因为对结核病研究的特殊贡献,罗伯特?科赫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与疾病做斗争的基础,是由路易?巴斯德和罗伯特?科赫两位伟人建立的,他们是细菌学的先驱。
青霉素
在150年以前巴斯德建立了微生物学,120年前科赫又提出了四原则,病原体的问题解决了,病因找到了,下一步就是要治疗,要有药物。
当人们找到病原微生物以后,科学家自然就想到怎么样来消灭这样一个病原微生物。在病原微生物研究当中,很重要的就是用显微镜来观察病原体。但是病原体在显微镜下取出来的组织细胞颜色都差不多,不便于观察。为了便于观察,当时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染色,即加上一些染料,这些染料可以使组织细胞细菌着色。德国有一个科学家叫埃利希,他想,既然染料可以让细菌着色,是不是能够找到一种染料,既可以让它着色,这种染料本身又可以对细菌有毒性,可以杀灭它呢?这给他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于是他就开始在染料当中去寻找能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物质。他在实验室里摆上了各种各样的染料试剂,编上号,一个一个地试,看哪一种药品对病原微生物有效。最后他在第606号药物里找到一种染料,加入实验动物以后,发现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这就是人类找到的第一个能够消灭病原微生物明确的化学药物,就称为606。当时埃利希希望拿它来消灭细菌,但是它对细菌效果不好,而对另外一种微生物的效果很好,就是梅毒螺旋体。所以606研制成功以后,就解决了人类历史上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梅毒的治疗问题。
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但实际上微生物也有好有坏,比如酒的发酵还是要靠微生物,所以好的微生物就可以酿酒,坏的微生物使酒变酸。有一些微生物或者叫真菌的东西,还可以用它来治病,也就是说一种生物体,一种微生物还可以抑制另外一种微生物。
青霉素的发明实际上就是这种情况。青霉这一类真菌能够抑制一些细菌的繁殖和生长,破坏它的细胞壁,这样来消灭它。人们发现这类微生物以后,就去寻找其他类似的微生物。于是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有一个发现抗生素的高潮。
在利用微生物治病方面,科学史上有一个人物和例子是脍炙人口的,那就是弗莱明,他发现了青霉菌,发明了青霉素。
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的圣玛丽医院工作,当
时他是细菌学家。当他对几个装有细菌群的培养皿做例行检查时,发现了异常。霉菌的孢子进入了一个培养皿,并发育成菌丝。培养皿被污染了。如果是别的科学家也许就扔掉了,但弗莱明没有。他看出在霉的周围,细菌群开始被破坏。他推断霉放出了一种物质,杀死了细菌。这与他几年前发现的溶菌酶非常类似,只是这种物质更加强大,它可以杀死致命的葡萄球菌,但其他细菌不受影响,并继续繁殖。
后来弗莱明将青霉素用于临床治疗,这种刷子状的霉菌后来被确认为青霉菌。杀死细菌的物质后来被称为青霉素。最初青霉素只被用于浅表感染,疗效并不突出,这是因为天然的青霉素只包含少量的活性物质,而实际上弗莱明也从未尝试去分离它。人们对青霉素的兴趣降低了。
十年以后,英国牛津。在澳大利亚籍病理学家霍华德?沃尔特?弗洛里指导下,1933年,从纳粹德国逃出来的额恩斯特?鲍里斯?钱恩研究了弗莱明发现的能破坏细菌的霉――溶菌酶的生物化学特征。当他们的工作完成以后,弗洛里催促钱恩继续研究抗细菌物质,因此这位德国科学家开始寻找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额恩斯特?鲍里斯?钱恩和霍华德?沃尔特?弗洛里被青霉素的潜力吸引住了,他们完全明白人类对这种抗生素的需求,因为在1938年,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钱恩开始培养弗莱明的原始菌株,并从中得到了提取物。弗洛里则专心于动物实验,诺曼西特力也加入了两人的研究小组,他接手了细菌学的工作。
1940年5月25日,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陷入重围的时候,三位科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第一次主要动物实验。实验获得了成功,但在进行人体实验之前,需要生产出大量的纯青霉素。
另一个问题是青霉素的提纯,这曾难住了弗莱明。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爱德华?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采用了一种称之为吸附层剂的新技术取得突破,含有青霉素的营养液通过充满吸收剂的试管,这种吸收剂可以把青霉素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亚伯拉罕由此获得了第一批纯青霉素。弗洛里的实验室迅速变成了一个小型工厂,无数个培养青霉素的培养皿被精心照看,但其产量却低得令人失望。500升培养液生产出的青霉素,只够治疗4~5名病人,弗洛里实验室的容量实在太小了,更何况英国日益受到德国空袭的威胁。
于是后续工作转移到了美国,在那里能够使用已有的设备工艺,目的是用工业化方法生产青霉素。X光、超紫外线、化学诱变剂,都被用来获取高产的用来生产青霉素的新型超级菌株。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用工业规模生产青霉素,成为有战略价值的研究课题。1943年,该课题被排在优先考虑事项的第二位,第一位是曼哈顿计划,即原子弹的研发。
1944年,用青霉素治疗一个病人要花费200美元,但是青霉素的价格下降很快,不久药品价格就低过它的包装费。最初青霉素的产量很小,哪怕是一个病人的治疗用药也经常无法保证,而现在青霉素的使用,实际上是不受限制的,至少对盟军而言是这样的。
当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登陆的时候,正因为有了青霉素,他们才战胜了战争中令人恐惧的感染。
1945年,亚历山大?弗莱明、额恩斯特?鲍里斯?钱恩和霍华德?弗洛里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
今天我们知道,青霉素只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众多抗生素之一。这些抗生素对调节土壤中的有机体起了重要作用,数以亿计的有机体生活在极微小的空间中,这种共存,由那些不仅能自我发展,同时也能阻止其他生物生长的物质控制。
1943年,塞尔曼?瓦克斯曼和阿尔伯特?沙茨发现了另一种重要的抗生素――链霉素,它也是由土壤中的真菌形成的。链霉素是治疗结核最有效的药物。此外,瓦克斯曼首创了抗生素一词。
自20世纪20年代起,西方人的平均寿命从54岁提高到75岁,其中大约10岁的提高得益于抗生素的发展。青霉素的发现激起了人类对其他抗生素的狂热研究。
目前人类已经知道大约六千多种抗生素,而且其数量仍在增加。但大多数因为毒性太大而没有医学意义。日常大约只有100种抗生素用于临床。综合筛选计划应归功于众多的新抗生素。在对抗生素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检查了从世界各地抽样的土壤样品,看它们是否含有能杀死细菌的微生物。科学家们花费了昂贵的代价,试图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
中国人痘接种术和英国医生琴纳
牛痘是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的,他原来种过人痘。人痘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的。
有一个故事,说北宋有一个宰相叫王旦,他的儿子得了天花,他就在全国各地找医生、术士,包括巫婆。结果四川峨眉山来了一个术士,设法把天花的毒浆,通过一定的办法减弱毒性以后,把它接种到王旦儿子的身上,后来这个孩子就有了免疫性,不再得天花了。中国从10世纪以后,特别是到了17世纪、18世纪,就有专门的书来讲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办法。有很多学者包括西方学者认为,人痘接种术对牛痘接种术的发明是有直接影响的,是中国人在人类传染病控制上的一个贡献。
我国古代把天花称为痘,把道士的这种预防方法称为种痘。这种仙方其实并不是什么神丹妙药,而是用天花病人身上的干痂研磨成的粉末,把这种含有天花病毒的粉末吹入小孩的鼻内,他就会染上轻度天花,这样体内有了抵抗力,就不会再得天花了。
疫苗种痘的方法在唐代已经趋向成熟,但主要还是在民间密传,应用并不广泛。到了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开始盛行起来。在清代,康熙皇帝十分重视人痘预防天花的推广,有关幼儿种痘的方法,也被收进了钦定的医学教科书。官方的提倡和推广,使得接种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当时中国人很聪明,设计的鼻苗法就是把疫苗吹到鼻腔里面去。人痘一开始分成几种不同的技术,有的是叫旱苗,有的是叫水苗。水苗就是直接用棉球沾上天花浆以后,塞到鼻子里面。旱苗就是将天花的痂皮捣碎,吹到鼻腔里面。所以说中国明代的时候人们设计用鼻腔作为预防接种的部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设计,因为我们知道人体鼻腔毛细血管非常丰富,放进去以后便于吸收。
采取免疫措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绝大多数文明古国都懂得接种疫苗的知识。在中亚,人们采取皮下注射,防止天花。在非洲,女奴们从小就被注射疫苗,以避免她们早死。在土耳其情形也一样,妇女们接种疫苗以保持青春亮丽。
1715年,英国派遣到康斯坦丁的使者的妻子瓦特?蒙塔古夫人深信接种人痘疫苗的作用,她甚至要求自己的小儿子接种,以防止天花。回到英国后,她说服了威尔士王妃,替她的孩子进行了接种。而这种方法,当时英国人一无所知,因此先接受试验的是六位孤儿,接着是七位死囚。不久这种防治小儿天花的接种在英国迅速传播开来,并很快传播到欧洲大陆。但是这种接种疫苗的方式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其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传播。因而许多接种手术导致接种者死亡,所以急需找到一种可靠的疫苗。
英国外科医生爱德华?琴纳研制出一种新的接种方法。他在自己家乡行医,这使得他有机会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琴纳经常要替人治牛痘,这是长在牛乳上的一种病毒,有时也会使人感染,但对人来说,这种病毒几乎是无害的。琴纳的做法包括接种。他将从人体的牛痘泡里取出的液体,直接注射到人的胳膊皮下。农场主经常要求其家人和农工一次接种完毕。琴纳多次注意到一些人接种牛痘后毫无反应。当时的一种说法是,患有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这是否意味着给人接种牛痘后就可以防治天花了呢?
琴纳几年来一直进行观察研究。1796年5月12日,他决定进行一次重要的实验。当地农场的一位女工得了牛痘。琴纳用她的牛痘浓疱液,为12岁的小男孩詹姆斯进行了接种。詹姆斯表现出牛痘的典型症状,并像所期待的那样很快恢复了。六周后琴纳为他接种了天花。结果詹姆斯的确并未表现出任何患病迹象。琴纳从而证实接种牛痘可以防治天花。
琴纳发现了人类急需的疫苗。
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是在1796年,九年以后,就由英国的船医皮尔森,将这个技术带到了中国。中国因为已经有几百年人痘接种术的经验,当遇到这样一个新的牛痘接种术以后,感到这种技术的确比人痘接种术更加安全,更加有效,于是这个技术在中国立刻推广开来,甚至当时中国人对牛痘接种技术,比英国人更易接受一些。这个消息由传教士带回英国以后,琴纳本人非常高兴。在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术以后,在英国还有很多人反对,认为将牛病,一种动物的疾病种到人的身上,有的说要长出一个牛的犄角,或者长一个牛鼻子出来,很多人反对。
人痘西传和牛痘东传,这也是中外科技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有了人痘接种、牛痘接种术,天花这种传染病在20世纪70年代就基本上绝迹了。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现在那种天花病毒只有在实验室里还非常秘密地把它封存着。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人类自身的力量消灭的疾病。
天花的消灭让我们记住了琴纳在200年前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虽然我没有十足的信心,但请允许我祝贺国家和普通大众,一种方法将能使一个每小时都夺走人命的疾病,一个被视为人类最严重灾祸的疾病,从地球上永远销声匿迹!”
免疫学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的免疫系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强大的防卫体系,以抵御细菌、病毒和各种寄生虫的侵袭。人类研究免疫系统最早的成功尝试主要是由俄罗斯生物学家艾林?梅契尼柯夫和德国化学家鲍威尔?埃利希完成的。
1889年,埃利希来到埃及居住了几个月,试图寻找治疗结核病的方法。回到柏林时,疾病已经得到控制,他决定不再回到原来工作的夏菲特医院,他将自己所住的公寓改成一个实验室继续从事研究。
埃利希用老鼠做实验,研究细菌毒素的作用。他使用植物毒素作为样本处理,将植物毒素搀在老鼠的食物里,以此来控制毒素的剂量。他通过实验证明,如果给老鼠慢慢地增加毒素剂量,老鼠的抗药性可以达到其致死剂量的很多倍。换句话说,老鼠已经培育出自己的防卫能力,对这些毒素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也就是说,它们能部分地中和这些毒素。
埃利希想知道,毒素和抗毒素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存在直接作用,表明毒素和抗毒素之间的作用就像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作用一样;不存在直接作用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作用需要外力的帮助。通过在试管里验证,埃利希了解到,毒素及其抗体之间存在着非常特定的一一对应关系,他们之间的作用不借助于任何外力,只需要在活体细胞内就能起作用。他是从注射疫苗的动物的抗血清里取得这些抗体的,毒素和抗毒素相互结合,就像其他的基础反应物质作用一样。埃利希进一步发表了他的理论。1897年,他发表了他的毒素理论,并且做了极富想像力的图解。
当时医学上碰到的许多难题之一,是寻找治疗白喉的方法。白喉使人的咽喉感染,仅仅在德国,白喉就使成千上万人死亡,其中包括很多儿童。
与此同时,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正在致力于研制抗白喉抗血清,他就是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埃利希和他在一起工作。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植物毒素可以用来检测抗血清的效果,埃利希检测了增强动物血液抗体免疫效果的方法。
与艾米尔?拜恩一起,鲍威尔?埃利希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有效的抗血清,并且可以大规模地生产。这一突破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抗血清对其他免疫疾病没有效果。埃利希意识到,抗血清疗法有局限性,因此他着手检测化学药剂对一些传染病的效果。在这一领域他所做出的一项伟大成就,就是研制出第一种治疗梅毒的药物――萨尔夫散。因为这一成就,他被认为是热疗的创始人。
根据梅契尼柯夫的理论,入侵的病菌被巨噬细胞所识别、袭击和吞噬。梅契尼柯夫推论,免疫的本质在于诱导吞噬细胞去对付特定的病原菌。而他的大多数同事认为,这一想法太离谱,因此根本不接受他的观点,也不想用实验证明它。
科学家们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是埃利希的抗毒素理论,一边是梅契尼柯夫的吞噬细胞理论。
直到20世纪,人们才找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证明了两种机制的存在,而正是梅契尼柯夫本人找到两者之间联系的证据。
赖丝于1903年所提出的理论,对此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知道,抗体或称抗毒素的真正结构,它们是由一千多个氨基酸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肽,其形状像字母Y。所有抗体的基础结构都是这样,但是其两臂顶端上的结合点,有数百万种不同的变化,这使得每一种抗体对应一种抗原,抗原可能是一种外源毒素,细菌或病毒。病原的外表特征使得只有结构相对应的抗体才能起作用。
只有当抗原和抗体像锁和钥匙一样结合在一起时,抗原毒素才被中和。抗体与抗原凝结成肿块,从而被吞噬细胞所消灭,因此抗体和吞噬细胞携手合作。
要防止传染病,一要靠科学技术,二还要靠人类的社会组织能力。比如说隔离这个措施,既是一个医学措施,也是一个社会管理的措施。中国在清末的时候,1910年的秋冬,在东北哈尔滨一带发生过一次鼠疫的流行,这是因为山东移民在这个地区以挖掘土拨鼠为生,后来染上了鼠疫。发现死亡人数比较多,于是很多山东老乡回老家了,有些往北京、天津跑了,所以鼠疫很快从东北波及山东、京津。这时候有一位中国医生叫伍连德,他从欧洲留学回来,当时才31岁,他奉命到那儿治疗鼠疫。他到了那个发病最多的村庄,有2400多人,他就把这个村庄分成四个地区,每一个村庄的人分别佩戴红的、蓝的、白的、黄的四种标记,彼此不往来,而且还派了军警、部队、医生,守候在道路和村口,控制交通,然后挨家挨户地去检查,发现有鼠疫病状的人就送医院,怀疑的当时也叫疑似病人,1910年就有了疑似病院。另外对于病死的人,集中起来火葬。当时冰天雪地,最后花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把一场波及了整个东北和绵延到山东、京津地区死了几万人的鼠疫平息下来了。到了1911年的4月份,他还专门在沈阳组织了一个称作万国鼠疫学术研究会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当时在世界上有名的、一流的细菌学家都来到中国。梁启超最后对他的评价是:伍连德君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能够以科学家的身份和国际学术交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