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母婴护理与保健
32943300000063

第63章 产后尿潴留

产后产妇尿量增多,医生常常告诉产妇要尽早自解小便。一般在产后4 h让产妇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而尿潴留使膀胱肿大,妨碍子宫收缩从而会引起产后出血,还易引起膀胱炎。因此,产后产妇要及时排尿。

产妇若出现排尿困难,应该首先解除产妇的思想顾虑,鼓励坐起来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或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口周围诱导排尿;也可在下腹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胱肌肉收缩,或用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及阴陵泉穴,或肌内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1毫克,兴奋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时,给予导尿管导尿,也可留置导尿管1~2天。

一、生活调养

1.首先帮助产妇排除种种顾虑,循序善诱。在产后4~6 h内,无论有无尿意,应主动排尿。不习惯卧位排尿的产妇,鼓励产妇坐起来或下床小便。

2.产程较长(尤其是第二产程)要及时排尿。

3.孕妇在孕期多运动,加强腹肌锻炼,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种原因的患病可能。

4.适量用药完全可以让产妇避免患尿潴留。

5.多坐少睡,不要总躺在床上。

6.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解除排尿抑制,使病人产生尿意,促使排尿。

7.外洗法:用温开水洗外阴部或热水熏外阴以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诱导排尿反射。

8.热敷法: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区,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腹压升高而促进排尿。

9.在盆内放上热水,水温控制在50 ℃左右,然后直接坐在热水里浸泡,每次5~10min,也可以用开水熏下身,让水气充分熏到会阴部,利用水蒸气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注意要保持身体不接触水,以免烫伤。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促进膀胱肌肉的收缩,有利于排尿。

10.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经反射原理,采用开塞露纳肛,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效果快速。

11.按摩法:将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有人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病人取坐位,操作者坐在产妇的后右侧,并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为产妇的靠背,右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病人膀胱区3~5min,压力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

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 mg,促进膀胱收缩排尿。

二、验方治疗

1.肉桂30g,丁香9g,共压细粉。以水调药粉成膏涂脐,常规法固定。

2.益智仁、分心木、五味子等份压粉,装瓶备用。每次取药粉5g,以白酒调为膏状,敷脐,常规法固定。

3.鲜葱白100g,捣碎敷脐。

4.取大葱或大蒜300~500g,捣烂成泥状,用纱布包裹,敷在脐下耻骨上膀胱充盈处(也就是中极、关元、气海穴位),15~30min后取下,嘱患者排尿,在便盆内放300 ml左右开水效果更佳。

5.磁石、商陆各5g,麝香0.1g,共研成极细粉末,加入麝香研匀。用时分为2份,分别推放于脐、关元穴(脐下3寸),覆盖胶布。一般数小时见效,能自行排尿时即取去。若无效,次日再敷。

6.甘遂30g,研成细末。用时取甘遂末9g,冰片0.5g(研细),面粉适量,加温巧水调成糊状,敷于膀胱处7cm×7cm,一般30min后即能自行排便。

7.栀子9g,独头蒜1头,食盐5g,共捣烂,敷脐上,以敷料固定之。2~4 h后即能处小便。

三、敷脐疗法

(一)方剂1

1.组成党参30g,当归15g,川芎、柴胡、升麻各10g。

2.用法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熬,去渣浓缩成稠厚药膏,备用。临用时取药膏适量摊于蜡纸或纱布中间,贴敷在患者脐孔穴及脐下1.5寸气海穴上,外以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连续贴至尿通利即可停药。

3.说明本方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小便不通。症见小腹胀急疼痛,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弱,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二)方剂2

1.组成麝香0.15g,皂角3g,大葱适量。

2.用法上药捣烂,炒热熨脐。

3.说明本方适用于肾阳虚型产后小便不通。症见小腹胀痛,面色晦黯,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三)方剂3

1.组成食盐适量(炒),麝香0.2g,葱白1段。

2.用法将食盐、麝香研细填脐中,葱白切如手指厚,置盐上,用艾灸之,觉热气入腹,难忍则止,尿即通。

3.说明本方适用于产后肾阳虚损(见上述),气血阻滞(小腹刺痛,面色青黯)所致的尿不通。

(四)方剂4

1.组成大葱、芒硝、白矾、食盐、皂角、小茴香、车前子、麝香、田螺肉、冰片、淡豆豉、花椒、生姜、大白。

2.用法上述药物选加一二味适量即可,捣烂敷脐,外用胶布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淤血型产后小便不通。症见尿中涩痛,或刺痛,面色青黯,舌质紫黯,脉涩。也适用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尿不通。

(五)方剂5

1.组成田螺10个,麝香0.1g。

2.用法上述药物捣烂敷脐,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放上热水袋即可。

3.说明本方具有化淤软坚,开窍通阳功能,适用于产后淤血阻滞,阳气不通所致的尿不通。

(六)方剂6

1.组成大蒜2枚,蝼蛄2只。

2.用法上药捣烂油纱布包裹压成饼贴脐,外用胶布固定之。

3.说明本方适用于产后血淤所致的尿不通。

(七)方剂7

1.组成葱白12g。

2.用法将盐填平肚脐凹,然后将鲜葱白捣烂放在盐上,以艾炷放葱上,灸至觉暖气入腹为止,尿即通。

3.说明主治产后尿不通。

(八)方剂8

1.组成磁石、商陆各5g,麝香0.1g。

2.用法前2味药研极细末,加麝香研匀,分为2份,摊放脐中,关元穴,覆盖胶布。

3.说明本方适用于产后尿闭。

(九)方剂9

1.组成生姜30g,淡豆豉9g,盐6g,连须葱1棵。

2.用法上述药物共捣如泥填于脐中。

3.说明本方适用于产后尿少、尿闭。

(十)方剂10

1.组成益智仁、分心木、五味子各等量。

2.用法上药共研细粉,每次5g,白酒调膏敷脐,常规方法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产后排尿异常。

(十一)方剂11

1.组成细辛2g。

2.用法上药研细末,敷脐。

3.说明本方适用于产后癃闭。

四、药膳调养

(一)鲫鱼香菇

1.原料鲫鱼1条(约250g),笋肉25g,水发香菇5只,调料适量。

2.制法将笋肉、香菇分别洗净,切片,鲫鱼去鳞、鳃、肠杂及颌下硬皮,用黄酒、盐、胡椒粉渍20min,取出,置碗内,鱼身中间摆放香菇片,两头摆放笋片,加黄酒、葱段、姜片、味精少许,上屉蒸1.5~2 h,至鱼熟烂拣去葱、姜。

(二)麻雀杞子

1.原料麻雀2只,菟丝子、枸杞子各15g。

2.制法将后2味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口,麻雀去毛及内脏,洗净,与2药加水同煮熟,食肉饮汤。

(三)螵蛸猪脬

1.原料益智仁30g,桑螵蛸15g,猪脬1具。

2.制法前2药洗净,用纱布包好,与洗净的猪脬同放砂锅内炖熟,弃药包,调入盐,食肉饮汤,曰1剂。

(四)莴笋蜇皮

1.原料莴笋250g,海蜇皮150g,芝麻酱30g,调料适量。

1.制法将莴笋去皮,切细丝,盐渍20min,挤干水分,海蜇皮洗净切丝,用凉水淋冲沥水,二者相合,调入芝麻酱、麻油、白糖、精盐、味精拌匀。佐餐食。

(五)黄芪鲤鱼

1.原料鲤鱼1条(约250g),生黄芪60g。葱、姜、料酒、味精。

2.制法将鲤鱼宰杀,去鳞、鳃及内脏。生黄芪用纱布包好。将鲤鱼和黄芪同放锅中,加水约700g,放入调味料(味精后放),置炉火上煮至鱼熟,去黄芪,加入味精,即可食肉喝汤。

(六)紫花参饮

1.原料紫花地丁、紫参、车前草各15g,海金砂30g。

2.制法上药研为粗末,置保温瓶中,以沸水500 ml,泡闷15min。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服5~7天。

(七)姜皮葱白膏

1.原料姜皮15g,大蒜2瓣,葱白10根,食盐适量。

2.制法加水少许,共捣烂为糊状。用时敷肚脐上,盖上塑料纸,用胶布固定,再将热水袋放其上面。用药后有热气窜入腹内之感。如有灼痛,可将热水袋去掉。

(八)参根饮

1.原料垂柳根500g,小红参10g。

2.制法水煎后早晚2次分服,30min后即可自行小便。

(九)六味饮

1.原料炙黄芪12g,炙升麻9g,厚肉桂2g(后下),荆芥穗9g,琥珀末3g(冲服),甘草梢3g。

2.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十)三七参粉

1.原料三七粉、西洋参粉各15g。

2.制法每次各服用1g,每天1次,温开水冲服,15天为1个疗程,一般使用2~3个疗程。病情重的可以加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