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在利中,利在义中。义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阴”和“阳”一样。
——经商格言
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
——晋商商经
运营资本乃商家之生命,犹如血脉,须臾不可缺少。但做生意,难免有短缺之时,互助借贷,自然是常有的事。如何对待借债,对商家和个人的品格无疑是一大严峻的考验。有“天下第一乔”美称的乔家,对债务的态度是:“该外的一文不短,外该的听其自便。”这种仗义之举给乔家复字号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乔家在包头几十家店铺也因此财源滚滚。
有一次,乔家复字号名下的通顺店进来大批胡麻油,这是本地紧俏物品,一位自作聪明的伙计知道有厚利可图。往桶油中偷偷地掺入劣质油,以为会讨得掌柜的欢心,没想到掌柜知道后大动肝火,立刻命其将这桶油倒出重装。此事一传出,在当地传为美谈,来复字号购货的人川流不息。
咸丰年间,乔家复字号面铺为招揽顾客,在售货时把斗放大,十分加一,变相地降价销售,普通市民得知其中奥秘后,纷纷涌到乔家复字号购买所需物品,通过薄利多销,充分占领了当地市场,使得复字号逐渐地财大气壮起来。
祁县乔家在经营作风上的宽容大度,眼光高远,还表现在它对于“相与”(即有生意来往的商号)身上。乔家复字号在选择“相与”时非常谨慎,势必弄清此家商号的根基与信誉后,才决定是不是与其来往,然而一旦成为乔家商号的“相与”,乔家即宽容以待,真诚合作。“商场如战场”,生意中的盈亏增欠乃是常事,遇到“相与”亏欠倒闭之时,复字号绝不落井下石,竭力相助之余不再苛求债务。
1922年,包头市面上有名的财东杨老五经营的双盛公、双盛茂停业封门。这两个商号还欠乔家复字号5万两白银,杨老五无力偿还,亲自到乔家请罪。当时的乔家主持人乔映霞,丝毫不予怪罪,反而竭力安抚。杨老五过意不去当堂给乔映霞磕了一个头,此后乔家再也不提此项债务了。另外还有一件令乔家声誉大振的事被包头人到处传颂:大顺公毛店亏损倒闭时,欠复盛公现洋1000元,无力偿还。复盛公的经理去其店中取了一把斧头,一个箩筐就算了结。这种事情还不少,乔家经营的原则是“该外的一文不短,外该的听其自便”。这种了不起的商业精神在包头一带妇孺皆知,远近百姓,都以能和乔家复字号交往为荣。复字号发行的钱票,当地人们看得比银钱还重。这种崇高的信誉自会导致财源大开,据说其他商号在开张之时都要获得复字号的承认方可营业,否则即使开张也门庭冷落,无法去撑门面。
就这样,乔家凭自己的一件件“义举”牢牢地控制着包头的市场。而乔家只是晋商的一个杰出代表。晋商信誉天下,被世人所津津称道。
经商的商经
中国商人在赚钱求利的商业动机中一直坚持义利并重,要求这个“利”必须来得正当,手段必须合理,要符合“义”的规范,靠正当的手段创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人类持续发生的悲剧,更是以“利”为目的的商人应该警惕的。商人除金钱以外,应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对“义”的追求,这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到经营理念中就是内敛与外张,就是义利相生。注重从自身的内在角度来发掘潜力,强调向内用功——具有“义”的品格才有“利”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