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王阳明
32913200000007

第7章 关键在于调查

语录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传习录·徐爱录》

“解读”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

事前要进行各方面了解和思考,正如常言所说“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取得更好效果,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做事前,没有做过周密安排,仓促决定,其结果是:即使是好事,我们也极有可能达不到最好的结果。如果是坏事,很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许多人为什么事后后悔,就是因为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冷静,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把各方面情况摸清楚,后悔自己为什么处理事情毛毛草草,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各种预案。

现实中,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许多情况或者出于无奈,或者迫于生活的压力,或者由于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有可能出于某种原因,尤其是从事媒体行业的,为了争取第一时间报道,抢夺观众的眼球,很难有更多时间去核实事情的真相,极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比如扶起被碰倒在地上老人的好心人被诬陷的南京事件,最后经过深度调查访问,事情并不像原先报道的那样,是当时某媒体为了炒作、吸引眼球、故意错报的结果,但这一错误报道使我国的道德水平下降了30年。因为担心被讹诈,现在路遇被碰倒在地上的老人谁都不愿意去扶。

有一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叫《搜索》,卖得很火。该片最大的看点是在网络暴力的主线下,展现了职场的尔虞我诈、家庭的冷暴力、出乎意料的爱情等大家身边的社会现象。它讲述了都市白领叶蓝秋,在一个如常的早上,因为没有在公车上为一位老大爷让座,被电视台记者陈若兮盯上报道后,整个事件戏剧性爆发了。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该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而是人的心理很复杂。造成不让座的原因很简单:叶蓝秋那天刚刚得知自己已经处于癌症晚期,对于一个长得年轻漂亮而事业正走在上升阶段的女白领来说,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使她的精神极度崩溃,她已绝望到根本没有心情去给那位老人让座。一位年轻而又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为什么不让座,这一问题本身值得研究,但没有人去调查,没人去探究,尤其是作为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她职责是应该调查清楚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才去报道,但是她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没有做好充分调查之前,断然决定在电视台从道德层面对叶蓝秋这种不让座的行为进行大肆的批判,即使后来有人提醒叶蓝秋已经道歉了仍不罢手,最后导致叶蓝秋放弃治疗,提前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搜索》告诉我们:每件事都有发生的原因,如果没有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请千万不要下结论,更不能想当然,有时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更加曲折、更加离奇。对于网络上的东西更不能过于相信,你不是当事人,对事情真相也很难了解清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没有深度报道之前,请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也许事情真会出人意料之外。如果在没有了解之前,过早的断定,极有可能中了他人的圈套,成为反面的帮凶。所以,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我们更应该重视调查,否则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叶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