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王阳明
32913200000038

第38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语录

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

——《传习录·黄省曾录》

“解读”

王阳明认为,心本原无善无恶,其出发点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但其结果要么是善的、要么是恶的。

孟子曰:“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都是因果报应的观念。古今中外,一切事情都逃不开这个因果律。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结果不是从它的原因生成,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了什么种子,自然结出什么果子。善得善果,恶得恶果。有时给予别人的,不见得有直接的回报,但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身上。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去关爱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爱护。

一个穷苦学生,为了付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的肚子很饿,而口袋里只剩下一个小钱。然而当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打开门时,他却失去了勇气。他没敢讨饭,却只要求一杯水喝。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

他不慌不忙地将它喝下,而且问道:“应付多少钱?”

而她的答复却是:“你不用付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

于是他说:“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了!”

当郝武德·凯礼离开时,不但觉得自己的身体强壮了不少,而且对天主与对人的信心也增强了起来。他原来已经陷入绝境,准备放弃一切的。

数年后,那个年轻女孩病情危急。当地医生都已束手无策。家人终于将她送进大都市,以便请专家来检查她罕见的病情。他们请到了郝武德·凯礼医生来诊断。当他听说,病人是某某城的人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奇特的光辉。他立刻穿上医生服装,走向医院大厅,进了她的病房。

医生一眼就认出了她。他立刻回到诊断室,并且下定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她的性命。

从那天起,他特别观察她的病情。经过一次漫长的奋斗之后,终于让她起死回生,战胜了病魔。最后,批价室将出院的账单送到医生手中,请他签字。医生看了账单一眼,然后在账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就将账单转送到她的病房里。

她不敢打开账单,因为她确定,需要她一辈子才能还清这笔医药费。但最后她还是打开看了,而且账单边缘上的一些东西,特别引起她的注目。她看到了这么一句话:“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签署人:郝武德·凯礼。

古语常讲“吃亏是福”,这是真的,一点不假。吃亏的反面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祸,我们果然明了占便宜是祸害,就决定不会有占人家便宜的念头。修行要从自己本身做起,第一要学“能吃亏,肯上当”,虽然吃亏上当,绝不糊涂,那是真实智慧与德行。人一点亏也不肯吃,一点不如意都不能忍,他还会有什么成就。放弃自私自利,不怕吃亏,不怕上当,别人不尊敬他,他能尊敬别人,别人不肯帮助他,他能帮助别人,甚至于帮助伤害过他的人,这样的人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三则恶有恶报的故事吧。

有只驴子驮着盐过河。它的脚一滑,跌倒在河里,盐在水中溶化了一些。它站起来时顿感轻松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后来有一天,它驮着海绵过河,心想:再跌倒下去,站起来时定会更轻松。于是,它故意摔了下去,没想到海绵吸水加重了,驴子再也站不起来了,淹死在河里。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个人饲养着山羊和驴子,他总是给驴子喂充足的饲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想出一个坏主意,便对驴子说:“你一会儿要推磨,一会儿又要驮沉重的货物,十分辛苦,不如装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到休息了。”驴子听从了山羊的建议,摔得遍体鳞伤。主人请来医生,为它治疗。医生说:“要将山羊的心肺熬汤作药给它喝,才可以治好。”于是,主人马上杀掉山羊去为驴子治病。策划作恶的人,将自食其果。

捕鸟人拿着粘鸟胶与粘竿外出捕鸟。他看到一只鸟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就想去捕捉它。于是,他接长粘竿,仰着头全神贯注地盯着高处的那只鸟。正当他这样聚精会神时,不知不觉踩到一条躺在地上的眼镜蛇。蛇马上回过头来狠咬了他一口。他中了蛇毒,临死前自言自语地说:“我真倒霉,光想去捉别人,不料自己反倒丢了性命。”那些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先遇到灾难。

所以,我们一念之善救人救己,当然也可能一念之差毁人毁己,人生就是如此。一个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我们自己所种下的因,遇到适合的条件就会产生一个结果。因果自有定,为而无为,所得与所想,虽常不一致,但皆由人自己制造。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