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会导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表现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的最大化即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产业的内部绩效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息税前收益占总资产的比率(EBITA)、托宾Q值、资本市场股票收益率(CMSR)等指标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但限于资料的可获得性,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无疑是最常用的度量指标。
中国证券业的收益率呈现剧烈的波动,2000年前净资产收益率远超过同期GDP增长率,2001年净资产收益率迅速下降,2002年-2004年连续四年全行业亏损,2006和2007年又有大幅度回升,说明证券行业的经营状况不稳定,风险较大。
5.2.1 我国证券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由于我国的证券公司大多为非上市公司,所以无法计算托宾Q值和资本市场股票收益率(CMSR),因此我们主要通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国内券商的内部绩效。
从公司财务的角度来说,净资产收益率是用公司利润除以净资产总额,其中净资产是指企业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又可称为股东权益,它是股东投入企业的股本、公积金和留存收益等的总和。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是计算一个股份公司属于股东所有的资产中当期收益所占的百分比率,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也即盈利能力越强,否则相反。
总资产收益率是用公司利润除以资产总额,它全面反映了公司对自己控制的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在2001年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主要是2001年前一度对新设证券公司和券商增资扩股的限制有所放松,而证券市场的繁荣造就了证券公司的高收益率,社会资金纷纷参加证券公司的增资扩股,或设立新的证券公司,导致券商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2002年—2005年是股市的低迷期,券商业绩一落千丈,很多券商在无法顺利融资的情况下纷纷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委托理财资金用于二级市场的投资,随后产生了巨额亏损,导致出现了为期三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共关闭和清理了30家券商,导致券商的总资产和净资产随之下降。2006年和2007年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后股市的上涨带动了证券公司业绩的上扬,证券业也因此取得了上市融资的机会,海通证券、国元证券等一批证券公司通过借壳上市从股市融得了大量资金,因此总资产和净资产也明显上升。
与我国GDP增长率相比,证券业的绩效呈现出大幅波动的情况,2001年前净资产收益率高于GDP的增长率,但2002—2005年一直维持下降的态势,2006—2007年才重新恢复上升的势头。这种变化趋势与证券市场的行情基本一致,这是由券商的业务结构决定的,券商的主营业务是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经纪业务直接和股市行情挂钩,市场低迷时成交量萎缩,经纪业务的收入就会下降,同时证券监管机构从维持市场稳定的角度出发,会对一级市场的发行节奏进行调控,影响券商的收入。例如2005年整个发行市场停发新股造成券商的承销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同时在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的状况下,券商的委托理财和自营业务也都依赖于市场行情,只有在上涨的情况下,这两项业务才可能盈利,在下跌的市场中必然导致这两项业务的亏损。
我国证券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绝对水平不是很高,在上证指数下跌的情况下,证券业的利润一般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指数上升的情况下,行业利润明显提高。但同时可以看出证券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同期上证指数的涨跌,特别是净资产收益率在2001年—2005年远低于同期GDP的增长率,而国际上证券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超过同期大盘的指标,如韩国在1984—1989年的牛市中证券业的收益率达到大盘指标的5.85倍,因此我国证券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不强,绩效不佳。与国外发达国家证券业的盈利能力相比,我国券商的盈利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中国效益指标最好的上市证券公司中信证券为例,与香港、美国、日本主要券商的财务指标比较如下。
5.2.2 我国证券业绩效不佳的原因
我国证券业的收入主要由经纪业务收入和承销业务收入构成,2006年我国证券业经纪业务收入占53%,承销业务占13%,二者合计占有72%以上的份额,因此上述业务是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从集中度指标看,尽管承销业务集中度迅速上升,但由于经纪业务的集中度一直偏低,而经纪业务的收入远超过承销业务收入,因此导致市场结构处于低寡占状态。我国证券业的偏低集中度与国际上证券业的高集中度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日本的证券业1987年虽然有211家公司,但野村、大和、日兴、山一四家主要券商1987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8.6%。中国证券业的低集中度本来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企业,提高效率,但是我国证券业的低寡占市场结构主要源于证券监管机构对经纪业务进入壁垒的规制措施,而且退出规制不够完善,导致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因此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制措施对证券业绩效不佳产生了重大影响。
业务结构的缺陷也对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证券公司依然是“靠天吃饭”,行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证券市场的运行情况,除了市场集中度偏低以外,我国证券业的业务结构的缺陷也对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如1999年美国美林证券、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创新业务就已经占收入的50%以上,而我国直到2006年上述业务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还不到10%,资产管理业务和创新业务可以减少对证券市场运行的依赖,通过良好的管理在熊市依然能取得良好的收益。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业的业务结构存在明显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