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妊娠分娩产后育儿(白金版)
32890500000095

第95章 六十七 2~3岁幼儿生长发育

宝宝2~3岁的重点能力培养

宝宝两岁以后思维发展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时期。此时的宝宝对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跟两岁以前不同的是他有了“刨根问底”的精神。

家长在这个阶段首先要耐心地给宝宝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激发宝宝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锻炼。反过来,宝宝也会给家长提出很多问题,那家长更要耐心地回答宝宝的问题。如果宝宝问的问题都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回答,那宝宝脑中就能够得到更多积极的信息,思维的发展也会更快。换句话说,2~3岁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家长教育任务的核心有两个:一是要多给宝宝提问题,二是要完整地回答宝宝所提的问题。

2~3岁的宝宝应该培养什么方面的能力?

简单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作能力的培养,如双足跳、独自上下楼梯等,多做动手游戏锻炼手部动作。

2.认知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的培养。

3.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如鼓励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良好的饮食、睡眠、卫生等习惯。

宝宝2~3岁需培养口头语言

2~3岁是宝宝口头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从说2~3个字组成的句子,很快发展到基本可以把话讲全。想要宝宝的口头语言快速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宝宝学习语言良好的习惯:要养成宝宝认真听发音、仔细看口型的好习惯。这样便使他可以发音准确、咬字清楚,从而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要尽量丰富语言环境:2~3岁的宝宝接触外界环境的时间越来越多,父母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机会,多带宝宝到大自然里走走,教他认识树木、花草、汽车等,扩大知识面并有助于增加词汇量。同时,刻意教他使用一些形容词和副词,比如:红色的花、小鸟飞得快等,用来提高宝宝口语表达能力。

3.时常与宝宝对话:这个年龄的宝宝生活经验少,词汇量不足,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出现经常说半句话或重复说一句话的情况。家长就要多和宝宝交流,每次说话都尽量多用词汇,并且语句要完整,给宝宝做好模仿的榜样。还要鼓励宝宝大胆地说,不断用词汇延长语句。切记不可因宝宝说得不够好而嘲笑他。

宝宝注意力、记忆力再次提高

2~3岁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能力的加强和生活范围的扩大,慢慢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更多的兴趣,记忆力与注意力也有了新的进步。

2~3岁的宝宝,可以比之前较长时间专心地玩玩具、看图片、念儿歌、看电视、看电影或观察一个物体等。他们如果喜欢看书,就能专心的自己一页一页地翻着书看半小时,尤其爱看平时见到过的图片和反映他们生活内容的图,如玩具、动画片、游戏、小白兔、橘子、苹果等图片;也能安静地集中注意力看上1个小时的电视或电影。这个时期的宝宝注意的内容也较以前丰富了,已开始注意周围的事物,比如注意妈妈洗衣服、做饭,看爸爸修车等,而且还要自己参与进来。

2~3岁的宝宝,记忆的时间比以前长了,能够把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把在家里发生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听,还能在记忆中出现联想。例如一个两岁的宝宝,当他看到妈妈从超市买回来的罐头包装上有红色和黄色,黄颜色就联想到和班上的一个小朋友的衣服颜色一样,红颜色和他自己衣服的颜色一样。随着记忆能力的增长,宝宝能较容易地学会儿歌、古诗等;当他和父母到某个亲友家后,以后再路过该亲友家时他能说出这是谁家。

宝宝2~3岁发展目标

2~3岁宝宝发展目标:

1.可以让宝宝玩摆弄物品的游戏,以协调和运用各种动作技能。

2.做一些走、跳、跑等基本动作,使身体自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3.能指出事物的相似处、不同处和显著的特征,能注意小细节的差异,能把物品按颜色、形状分类。

4.在思维上能建立大小、颜色、形状等基本概念。

5.能与他人互动,喜欢玩扮演角色的游戏,这使宝宝的社会性进一步发展。

6.最好培养宝宝喜欢听故事及儿歌的习惯,让他有初步的图画概念和一定的模仿能力。

7.能认数字1~10,并能点数、背数1~20,能初步建立空间、时间概念。

8.加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掌握运用一定的礼貌用语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面几点家长应该注意:

1.给宝宝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宝宝逐渐体会因成功而带来的喜悦,家长多用鼓励、肯定、乐观的态度对宝宝,有利于宝宝养成活泼开朗、勇敢自信的性格。

2.常带宝宝参加骑车、玩球、平衡木、攀登、游泳、投掷等体育运动,适时增加活动的难度,可以使宝宝动作协调、控制力加强。

3.尽量多让宝宝接触大自然,让他了解气候变化、季节更替、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

宝宝2~3岁的骨骼特点

人的骨骼就好比一座建筑物的钢筋支架一样,支撑着我们的身体。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水、有机物和无机盐。无机盐主要指的是钙盐,它们给予骨骼以硬度;有机物则主要是蛋白质,它们给予骨骼以韧性和弹性。

宝宝的骨骼中各种成分的比例与成人不同。成人的骨骼中,无机盐约占2/3,有机物约占1/3;而宝宝骨骼中有机物和无机盐是各占一半的。所以,宝宝骨骼的特点是比较柔软、弹性好、韧性好,却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如长时间让裤带或松紧带束缚胸部,会影响宝宝胸廓发育,出现肋骨下部凹陷的问题;不正确的坐姿、写字姿势及背书包姿势,都可以造成脊柱侧弯或驼背等问题。因此,在宝宝的发育时期,要特别注意他的坐、立、走等动作的姿势正确。

宝宝在生长发育的同时,骨骼也在不断发育。骨骼在最初的时候是软骨,软骨再经过钙化才成为坚硬的骨骼。骨骼钙化过程中需要以钙、磷为营养基础,还需维生素D(鱼肝油里的主要成分之一),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宝宝身体里如果缺少维生素D,就很可能会患“小儿缺钙”(即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便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宝宝生长发育时期,应多晒太阳,多吃些富含维生素D及钙质的食物。

让宝宝学会使用筷子

能够自己独立吃饭是宝宝学会自理的一个标志,而能够用筷子吃饭,不但能让宝宝“心灵手巧”,还可以达到“健脑益智”的作用。所以学会筷子吃饭就成了宝宝的必修课程。父母训练宝宝自己独立吃饭,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妈妈多一点耐心、包容心,还是不难办到的。

宝宝学习使用餐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刚开始时,如果宝宝把食物不小心洒出来了,妈妈也别生气,因为宝宝自然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妈妈还可以趁这个机会培养宝宝面对挫折的适应力。而妈妈训练宝宝时也应考虑宝宝的情绪变化,为了不使敏感的宝宝产生挫折感。不能动不动就责怪宝宝,应该给宝宝必要的赞扬及适时的鼓励。待宝宝1岁以后,手部肌肉的抓握能力和控制力较好之后,自然就会越做越好。

宝宝准备学习自己吃饭时,要注重环境的布置。妈妈除了需要准备一个柔和愉悦、气氛舒适的用餐环境外,选择一组适合的小桌子和小椅子也很重要。建议妈妈一开始训练时就要替他围上围兜,以免弄脏衣服,并替宝宝准备一个固定的进餐位置和适合他大小的餐桌和餐具。此外,餐桌不要铺设桌布,这样很容易使宝宝分心或是不小心拉扯掉落。为了使宝宝不易受外力干扰,专心吃饭,环境的布置越简单越好,而餐桌和餐椅的距离也不要太远了,以免宝宝够不到显得吃力。

小心呵护宝宝的乳牙

家长应该重视宝宝乳牙的发育和保护,尤其是在替牙期(乳牙开始被恒牙更换时,牙列中恒牙和乳牙并存的关键时刻)的牙齿保护。

1.因为乳牙钙化度不高,加上家长没有重视幼儿的口腔卫生,常常含糖、含奶睡觉,造成不少幼儿乳牙过早缺失。及时刷牙等保护措施更不用说,其实从幼儿没有长牙齿开始就应该用清洁的纱布缠绕手指,轻轻按摩幼儿的牙龈、牙床,使乳牙更早萌出。睡觉前,喝奶后应该让幼儿饮用清水,将滞留在口腔内的糖分清除。最好睡前用幼儿专用牙刷清洁小宝宝的牙齿,从小让宝宝养成健康卫生的牙齿保护习惯。

2.乳牙过早缺失就会造成颌骨发育不全,恒牙萌出异位、错位、阻生、扭转等牙列不齐。一些父母对宝宝的满口龋齿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甚至宝宝肿胀疼痛也没有得到彻底治疗,或求治游医直接将乳牙拔掉了事,有效保持间隙手段也没有采取,造成恒牙胚(未发育成熟的恒牙胚芽)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恒牙缺失、牙胚变异,严重影响发音、咬合、面容美观。现在绝大多数的宝宝牙列不齐,乳牙龋坏或早失是主要原因之一。

3.牙列健康发育的关键时刻就是宝宝替牙期,这个时期新萌恒牙的保护和乳牙的更换是重点。应该带宝宝去寻找专业口腔医生进行定期检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盲目拔牙不可取,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遗憾。

小心宝宝易弯曲变形的骨骼

2~3岁的宝宝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比较柔软,受压迫后很容易变形弯曲。宝宝坐姿不佳容易导致脊柱变形,比如身体长时间侧向一边的坐姿也许就会造成脊柱侧弯;另外,2~3岁的宝宝肌肉耐力和力量仍很弱,若是宝宝坐姿不正确,容易引起肌肉损伤和疲劳。

鉴于上述原因,尽量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坐着,2~3岁宝宝连续坐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最佳,并应保持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应是腰部挺直、身体端正、两腿并拢、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两眼平视前方。可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宝宝玩一会儿坐一会儿,这样可减轻或消除肌肉疲劳、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防止脊柱和胸部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