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专家与某出版社约定组织编写出版一套“国民党一级上将丛书”。学兄李正华博士建议由我来承担其中的《唐生智传》的写作任务。介于唐生智是中国现代史尤其是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很有研究的必要,我便应承下来。经本人申报、专家评审,此课题又被列入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由于研究唐生智的学术成果不多,写作起来深感难度较大。好在恩师范忠程教授和田伏隆先生以及唐生智将军的家属霍福光、唐仁理先生或提供重要资料,或指明有关线索,给我帮助不少。循着这些线索,我查阅了大量的民国史档案资料、全国各地的文史资料、各种专题资料和一些翻译资料。而张学继先生提供的一些港台文献资料或研究成果弥足珍贵,有的可作应证,有的填补了空白,有的解开了历史事件之谜。正是在占有并参考大量的境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才有信心去做好这一课题研究。
在写作的过程中仍然免不了有一些压力,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并不宽裕,另一方面,要做到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让学术界和广大读者都能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在引用资料时做到慎之又慎,在评价唐生智的功过时反复进行推敲,力求展现历史人物的真实风采,对传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衡阳市社科联的领导和同事们在工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那段时间,我除了公干,就是写作。通过见缝插针和夜以继日的办法,终于在1996年10月如期交稿。
完稿之后真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接下来的消息也是令人兴奋的。书稿很快就顺利通过审定并交出版社发排,我也对编排后的书稿核校过两次。应该说,此书的出版已是水到渠成、指日可待了。可后来,该套丛书的出版被一再拖延,最后终于泡了汤。那种从兴奋到失望的滋味真是难以名状。于是,我陷入了久久的等待之中。
等待中有痛苦,也有期盼,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我利用新发现的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对书稿进行了补充、修改,并根据情况变化将书名定为《唐生智评传》。这在某种意义上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补偿。在苦苦的等待过程中,我也与一些出版社进行过接触,希冀能出现“伯乐相马”、“慧眼识珠”的奇迹。可是,这一等,就等了一个“五年计划”,跨越了一个世纪,相隔了一个千年!
今年3月,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该书申报了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当得知获得出版资助后,我真是喜出望外,感触良多。由政府资助优秀学术著作的出版对学者和理论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湖南省社科规划办的同志们和各位评委不搞论资排辈而以成果论事的做法对基层青年社科工作者是一种极大的鞭策!而且,社科规划办在公布获得出版资助的项目后,立即将书稿转给了湖南人民出版社,而该社的责任编辑陈炎同志一丝不苟地审读了书稿,指出并纠正了一些纰漏,为保证该书的质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于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办事风格,我深感钦佩。
“一年辛劳,五载祈盼,一朝梦圆”,这几句话基本上可以概括我在写作和出版此书过程中的心境变迁。
我在写作和出版此书的过程中还得到萧君华、张运生、萧天野、邹国富、封期楚、刘晓林、刘青诸君的大力支持。在此,我特向对此书给予过关注和热心帮助的众多师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此书借鉴和吸收了中国现代史、民国史、军事史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特致谢忱!尽管本人笃行严谨治学,力求写出信史,然而,因学识浅陋和条件所限,此书可能还会存在不妥之处。祈盼读者、专家不吝赐教。
谭崇恩
2001年8月3日于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