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美国的两位学者格里宾和普雷吉曼在他们合著的《木星效应》一书中说:1982年前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有当代最大的灾难性地震发生。这个预言引起了科学家、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的极大关注。
人们知道,太阳系里除我们的地球外,还有八大行星,它们都是地球的“兄弟”。这九“兄弟”基本处在同一平面上,以不同的速度自转和公转。有时候,这九“兄弟”碰巧都聚集到了太阳一侧的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就叫作“九星联珠”或“九星汇聚”。这种情况大约每179年出现一次,也就是说,“九星联珠”的周期是179年。
九“兄弟”中,木星是“大哥大”,它的质量是其他行星总质量的2.5倍,所以格里宾和普雷吉曼把木星作为九大行星的代表,称“九星联珠”的效应为“木星效应”。格里宾和普雷吉曼认为,所有行星都在太阳的一侧,行星对太阳施加的起潮力达到最大,引起太阳黑子过剩,最终会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从而触发地震。他们预言1982年5月16日将发生九星汇聚,其汇聚的区域很小,所以这一年前后会有大地震。
然而,1982年过去了,格里宾一普雷吉曼预言失败了。为了查找失败的原因,他们在1983年又出版了《再谈木星效应》的新著。在这本新著中,他们深感对偶然事件确切指出其恰好发生在某年是失策的。在剖析了失败原因之后,他们指出,不论太阳活动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它仍然有可能作为地震活动的驱动力。
1966年,我国气象学、物候学奠基人——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他带着这篇论文的英文稿参加了罗马尼亚科学院建院一百周年纪念会,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后来,这一论著经补充修订,在我国的权威杂志上发表。因其立论严谨、博大精深,论文发表以来,深受国内外学术界推崇。如英国《自然》周刊说:“竺可桢论点是特别有说服力的,注重说明了研究气候变迁的途径。西方气象学家无疑将为能获得这篇综合性研究文章感到很高兴。”
竺可桢的研究表明,我国五千年历史中的前两千年,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冬季温度高3℃~5℃,与现在长江流域相近;后三千年有一系列的冷暖波动,每个波动历时约400年~800年,年平均温度变化范围约为0.5℃~1℃。这种波动在世界范围内存在。
那么,五千年里引起这种气候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学者任振球和李致森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他们也把目光投向了“九星联珠”。不过,他们所指的“九星联珠”并不是九大行星在太阳的一侧大会合,而是指“地球单独处在太阳的一侧,其他行星都在太阳的另一侧,且最外两颗行星的地心张角最小的现象”。为了区别两种“九星联珠”,科学家们把前一种叫甲型“九星联珠”,后一种叫乙型“九星联珠”。
当乙型“九星联珠”出现时,地球“孤独”地呆在太阳的一侧,其他八大行星都跑到太阳的另一侧。为了维持整个太阳系的平衡,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就要扩大。当这种情况出现在冬半年时,地球的公转半径就会冬长夏短,气候自然趋冷;反之,若出现在夏半年,则引起地球公转半径夏长冬短,气候变暖。
任振球和李致森对中国过去五千年的气候变迁与乙型“九星联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与理论预测一样,当“九星联珠”在冬半年时,气候变冷;当“九星联珠”在夏半年时,气候变暖;并且,最外两颗行星的地心张角越小,气候变化越大。例如,1965年1月6日(属于冬半年),乙型“九星联珠”出现,地心张角只有43°,为五千年来最小的,这前后几年气候奇冷。这段时间被科学家称作“小冰河期”、“蒙德极小期”、“明清宇宙期”等等。
这两位中国学者根据行星会合季节和张角的方程推算,距今四千年前应有一个低温期,竺可桢的研究没有发现这个时期的气候情况。但另外一些科学家证实,四千年前我国和北半球其他地区,确实有一个低温、气候恶化时期,与他们的推算相符。这一成功坚定了他们的信心,于是,他们在1980年第11期《科学通报》上发表文章,阐述了气候变迁与行星运动的关系,并预测:
下一次行星会合(指乙型‘九星联珠’)为1982年。从历史资料看,一个低温期一般可持续30~50年(其间并非连年寒冷)。本世纪40年代,我国和北半球气温开始下降,大约60年代起,我国和北半球气候实际上已进入低温期。预测今后20年内,我国仍将出现更冷的严冬,降温幅度大约与19世纪低温期相当。
这又是一个失败的预言。我们现在知道,进入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迅速上升;至90年代,气候变暖的势头也丝毫没有减弱,地球进入了100年来气温最高的时期。这与任振球等人的预测大相径庭。
预测虽失败了,但并不等于说行星运动与气候变迁就一定没有关系。而且,与1981年、1983年相比,1982年的气候确实要冷一些。为了探讨气候变迁的真正原因,他们继续进行着锲而不舍的研究。后来,任振球进一步计算四颗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力矩效应,又发现它在近千年来呈现相当稳定的准60年周期变化。在本世纪内,这种准周期性变化与全球尤其是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准60年振动相当一致。
在20世纪初,气温是非常低的。当时,(1901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延长了94万公里(相当于日地距离的6%)。
30多年之后,气温开始迅速升高(30年代~40年代是一个相当温暖的时期)。1940年,地球冬至时公转半径缩短了76万公里。又过了30多年,即到了60年代~70年代,气候相对变冷。1960年,地球冬至时公转半径又延长57万公里。
到2000年,冬至公转半径又将缩短44万公里。所以,任振球认为,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巨行星汇聚导致的地球公转半径变化相一致。而且,任振球还发现,20世纪内的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火山爆发、夏季内边缘区的干湿变化和全球8级以上地震的能量释放等,都与四颗巨行星汇聚短效应的间隔60年变化呈大体一致的同步演变。所以,他1996年6月在《科技日报》上预言:
在2020年前后,北半球的气候可能进入相对冷潮,然后有所增温,到22世纪初可能迅速增暖,在22世纪中期可能又迅速降温,而后又开始变暖。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预计未来两个世纪的全球温度可能在振动中有所变暖。
这个预测是否准确并不重要,人类对自然奥秘的坚韧不拔的探索才是最为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