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婴幼儿疾病速查手册
32883700000087

第87章 婴幼儿斜视

症状表现

视物时一眼正视而另一眼偏向鼻侧或颞侧(少数可偏向上方或下方),呈不平行的交驻或分开现象,医学上称为斜视。偏向鼻侧的称为内斜,偏向颞侧的称为外斜,也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俗称的“斗鸡眼”与“斜白眼”。在孩子期应注意预防,以防止形成对眼。

产生原因

孩子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而孩子喜欢用深沉和目不转睛的凝视来观察周围事物或与父母亲人交流。再加上孩子时期孩子的鼻骨未能发育,两眼距离较近,年轻的父母在与孩子对视时总感觉自己孩子好像是“对眼”“斗鸡眼”(内斜视)。

其实,这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属于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再隔几个月后孩子双眼的共同注视能力就可以发育良好,家长要正确认识,不要受误导。

并发症

在生理方面:由于斜视造成同一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的成像点有差异,因此患者会觉得看到了两个影像,此称之为“复视”。

在心理上,一方面由于斜视会影响外观,容易造成儿童因害怕被取笑,而形成自卑退缩的个性;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因代偿斜视所造成的视觉差异会出现斜颈、歪头与缩肩等不育姿势,常会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并间接地影响其人缘,而让患者苦恼不已。

易发人群

3岁以下婴幼儿。

应对方法

儿童斜视的发病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斜视的治疗依斜视的形态可以从配眼镜、点眼药水、视轴训练与手术治疗。

家庭护理

父母要注意变换小孩睡眠的体位,使光线投射方向经常改变,今天头睡左边,明天头睡右边,注意调换,这样就能使孩子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

若要摆设玩具、物品,必须在1.5米以外,不能只摆1件,而应摆几件,两件之间还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以便孩子轮流着看玩具或对象,促进孩子的眼珠不断转动,防止对眼。

专家提醒

婴幼儿对眼或斜视,一般都是生理性的、假性的。只要引导孩子多方向注视,日后随着孩子面部骨骼的发育,尤其是眼眶及鼻骨的发育,假性内视是会逐步消失的。假性斜视是暂时性的眼位偏斜(眼位可回复正常);真性斜视是永久性的眼位不正。用手电筒照眼睛来检查角膜上的光反射:“假性斜视”时眼位是正的,光反射点在瞳孔中央;“真性斜视”,则光反射点偏离瞳孔中央。如果到3~4岁仍不见好转,可能是真性斜视,再找正规医院眼科医师配镜或手术矫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