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表现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具有传染性。
发热、头痛、呕吐、发病季节一般为冬末春初。
脑膜炎球菌主要引起隐性感染,据统计60%~70%为无症状,带菌者约30%为深呼吸,到感染型和出血型1%为典型流脑病人潜伏期为1~10天一般为2~3天。
产生原因
脑膜炎球菌属奈瑟氏菌,为革兰阴性球菌呈卵圆形常成对排列,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从带菌者鼻咽部、病人的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点中检出脑脊液中的细菌,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内,少数在细胞外普通培养基上。
并发症
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力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孩子。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
易发人群
2~6岁婴幼儿。
应对方法
1.抗菌治疗。磺胺、青霉素及氯霉素类药物。
2.其他抗生素。氨苄青霉素亦可应用剂量为每日150mg/kg分次静滴本药和氯霉素对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均有抗菌活性,适用于病原菌不明显的孩子。
3.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酒精擦浴、安乃近滴鼻或小剂量安乃近肌肉注射;头痛可酌情用阿司匹林或用高渗葡萄糖静注;惊厥时可用副醛0.2ml/kg肌注或用10%水合氯醛灌肠。
专家提醒
流脑疫苗分为A群、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疫苗一般在孩子出生后8月龄初免两针,间隔3个月,1.5~2岁、4周岁各加强一针。目前各地大多已将A群疫苗列入儿童计划免疫内容,家长千万不要错过。而流动人口和错过计划免疫的儿童,可注射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补救。
家庭护理
脑膜炎双球菌属厌氧菌,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下易于繁殖。因此,平时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室内常通风,勤晒衣被,小孩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和通风效果差的公共场所去。由于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气候冷暖不定,所以要注意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
1.病室内应安静通风,观察患者血压、皮肤瘀斑、瞳孔、呼吸、体温等病情变化。对重症、昏迷患者作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病人饮食需给予易消化、有丰富营养的流汁或半流汁饮食。高热患者应多饮开水,昏迷患者需加床挡,注意保护患者安全。
3.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强声刺激,以防诱发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