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老在于情绪好”,活出一个好心情能延年益寿。现代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揭示,情绪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内脏器功能息息相关,密切联系,老年病70%~80%都是不良心理因素所致。一位世界著名医学专家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或夭亡的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理。”所以,老年人应该远离孤独、狭隘、固执、嫉妒、恼怒、抑郁、悲伤等不良情绪,活出一个好心情,延缓衰老进程。
1.笑对人生快乐多
毋庸置疑,快乐者长寿早已成为人人皆知的长寿定律。快乐比其他任何延缓衰老的方法都要简单易行得多。然而,快乐却并不是人人都能用得起来。快乐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能力,既是一种心态,又是一种智慧。
关于长寿的秘诀,人们各有说法,但无论是什么灵丹妙药,都比不上快乐来得有用。这也是波兰的老寿星雅尼娜·艾兹维科夫斯卡的观点。
艾兹维科夫斯卡现年116岁,她的一生可谓坎坷之极,在她出生后的数十年间就一直战事不断,战争使她经常在饥饿与穷困中苦苦挣扎。艾兹维科夫斯卡曾经说:“我的大半生都在为衣食而忧,但我却活过了百年。相反,如果我什么都不缺,那也许就活不到今天了。”艾兹维科夫斯卡至今思维清晰,记忆力不减当年。老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即使遭遇了不幸,她也能很快从中解脱出来。一般认为,乐观可使人的寿命延长6年左右,而对艾兹维科夫斯卡来说,乐观却让她度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那么如何寻找快乐和开发快乐?美国心理学家戴维·G·迈尔斯给人们开了8条秘方:
(1)不要指望用金钱买到快乐。人们赚取金钱的实际数量对快乐与否无甚影响,关键是对自己的收入是否感到心满意足。
(2)珍惜每一时刻。快乐来自每天发生的一件件小事,而不是源于偶尔的几件带来好运的大事。
(3)学会喜欢自己。据研究,拥有健康的自尊心理的人,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得较为坚强。
(4)通过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来把握自己的生活。
(5)偶尔休息几天。花上几个小时独享宁静时光。换上一副快乐的笑脸——即使你并不感到快乐。
(6)锻炼。有氧锻炼如散步、跑步和游泳等,可起到矫治轻度忧郁和焦虑症、增添快乐的作用。
(7)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可使身体重新“充电”,对保持头脑清醒和减轻低落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8)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医治烦恼的方法是友谊,与你的配偶保持良好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不要与孤独为伴
孤独,像一条灰色的影子,吞噬着人的健康和生命,尤其是对老年人,孤独更是他们健康的大敌。研究已证明,孤独能使脑子陷入精神恐怖之中,可使一些潜在的疾病突然爆发。
老年人刚好与青年人相反,青年人告别小家庭踏入大社会,老年人则是离开大社会返回小家庭。家庭仅仅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相当小的天地,没有五光十色的生活内容。由于现代家庭结构从大家庭向核心型发展,当老年人回到自己的家庭时,儿女已成家立业,各奔东西,老人在家庭里常常是冷落的。这时期的老年人如果有老伴在一起生活,心理上还可以互相安慰,如果老伴去世,再加上自己年老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行动困难,整天面对四壁。可想而知,在老人心理上定会存在沉重的精神负担和严重的孤独感。
调查发现,孤独心理对老年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人到晚年,身体健康欠佳,力不从心,各种机能退化,感觉和知觉迟钝,听力视力减退,劳动能力逐步丧失,开始需要别人照顾。同时,也需要别人更多的关怀、同情、陪伴。老年人要求得到感情上的交流;老年人要求得到理解和尊重;要求帮助解决各种心理矛盾;也需要爱情;
但老年人更需要善于调整心理,去战胜孤独。
(1)克服自卑感
一个人若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必然就不敢与别人接触,这就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要战胜孤独,首先要战胜自我,冲破自卑心理组成的茧,发现自己的优点,展现自己的长处,让心里充满自信。
(2)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孤独,最好给自己确立一些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懂得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同样,一个热爱生活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不怕寂寞的。
(3)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可以请几个朋友聚一聚,将你的烦恼、痛苦向好朋友倾诉。当然,跟朋友的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而应在平时多注意交流感情,建立友谊。要知道,别人也会因孤独而需要你的友谊及温暖。
(4)多为别人着想
当你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无法进入周围热烈的气氛时,你会不自主地觉得自己很孤单或遭冷落。要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惟有忘却自我,抛弃自私、狭隘的思想,多为别人着想,多想为别人做些什么,这样才会融入环境,战胜孤独。
(5)正确对待孤独
孤独有时并不全是坏事,一些习惯了孤独的人,懂得如何充分地享受孤独提供给他的宁静、闲暇的时光。所以说,懂得享受短暂孤独的人,是一个战胜孤独的高手。
(6)培养兴趣爱好
战胜孤独的最高境界是享受孤独。享受孤独的方法既可以是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如写作或搞发明创造,也可以是养花、养鸟、养宠物,或者从事收藏等自娱自乐的一些情趣活动。由此看来,培养一两项独处时的兴趣爱好,将有助于你提高战胜孤独的能力。
3.避免悲伤心情
“悲伤”是由悲痛而致使伤心的一种情绪或心态。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悲伤过度折阳损寿。
科学家们认为,人的寿命可达110岁以上,极限可高达160岁。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活到了100岁左右,而一般人只能活到七八十岁呢?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除生活坎坷和劳累外,“感情伤害”是减少寿命的主要原因。
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证实,现代人的感情释放受到精神心理、社会环境、情感倾向与物质条件等多方面的辐射影响,情绪上的开朗与抑郁、炽热与冷漠、喜悦与焦虑、平和与暴怒、欢乐与痛苦,婚姻、家庭及事业上的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往往相伴而生,互相转化,一旦失落占据上风,则削弱生理机能,各种致病因子肆虐,有损健康。中外医学家都一致认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某些精神病和癌症绝非传染所致,而主要缘于或恶化于精神因素,即“感情伤损”起重要作用。
悲伤的情绪也需要及时宣泄和疏导。如今,化郁解忧,使悲伤的情绪得以改变,办法也有许多。如种种花草、练练书法、看看相册、听听音乐、集邮、打牌等等。古人曰:“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这些办法很有效。还可多接触人,常找些朋友聊聊天,尤其多接触情绪乐观者,吐吐心际郁闷,发发牢骚,使自己心胸开阔,摆脱悲伤情绪,使自己的情绪尽快地稳定下来。
不少科学家通过研究证明:人在悲伤时,最好是大哭一场,而不该强忍住自己的泪水,把辛酸的眼泪往肚子里咽。
情绪不佳时,还可以多长吁短叹几声,进行感情上的自我调节。科学研究表明:长吁短叹有松弛神经的作用,惊恐、惆怅时长吁短叹几声,有安心定神作用;悲伤、忧愁时长吁短叹几声,会吐尽愁怀,心情宽松。
食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人的情绪,这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科研资料显示,健康的情绪离不开合理的膳食成分,用调整膳食结构的方法来调整情绪,也是人们应采用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摄入较多的蛋白质会使人兴奋,摄入较多的脂肪使人烦躁、疲劳、忧郁;摄入碳水化合物则会使人平静。人们的膳食这三种主要营养素应保持科学的比例,进行有意识的调节,使其情绪保持正常。这也是近代医学的一个重大进展。
在人生的旅途上,喜怒哀乐,在所难免,每个人都应以常乐者的经验为鉴,胸怀坦荡,豁达大度,笑口常开,常葆童心。此乃养生之道也!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人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人好比夜莺、有自己的夜曲!”
4.得过且过,好处多多
固执,是人格偏离群体的一种特殊心理表现。一般人所表现的固执,仅可造成朋友反目、恋人分手、夫妻不睦、人际关系紧张等;老年人的固执,不仅会导致上述种种结局,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自身的健康。
固执,对于部分人来说,本身就是病态心理造成的一种人格障碍,“顽固不化”的老人尤为如此。
固执的老人若不注意自我调控、接受必要的治疗,以改善症状,会进一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一是由于老人容易思维僵化,墨守成规,不注意接受新事物,大脑缺乏应有的刺激,会加剧大脑和神经系统敏感力的衰减;脑细胞缺乏活力,则会加快大脑的老化速度。严重者会出现思维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及老年性痴呆等一系列症状。
二是由于老人的固执,与他人意见不合,格格不入,不融洽,人际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会成为“生活中不受欢迎的人”。老人则因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的作用,不自觉地与周围人及社会疏离,离群独处,进而会在内心深处形成孤独感、寂寞感和失落感,产生内心痛苦。而这些因素又往往会形成为精神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以至种种癌症的致病因素和发病诱因。
三是老人固执会导致家庭不和,与老伴发生龃龉,与后辈形成“代沟”,关系紧张。虽然作为老人的亲人应对老人有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但因老人形成了病态性心理障碍,往往把家庭中发生的微小事态都看得很重,长久挂在心头,得不到及时排遣。若遇到较大的冲突或矛盾,对老人的精神刺激更大,从而会使老人内心郁闷、烦躁、不注重亲情、看淡人生,懒散倦怠,缺乏生活的乐趣,感到自己老不中用,成了家庭的累赘,进而会失去生活的目标和勇气。即使其不会走上轻生之路,也会促使他罹患上种种疾病,加剧衰老的速度。
由此可见,固执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为了避其害,应在充分认识其害的基础上,加强学习,陶冶情操,克服虚荣心和不良情绪,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努力寻找生活乐趣,改变“固执”的不良心理。老年人不妨按照以下两方面的方法去做,克服固执的毛病。
首先合理安排离、退休后的生活,找回以前的业余爱好。老人可以坚持早锻炼;适当做些家务,如打扫卫生、买菜、烧饭等;每天练书法、气功;与朋友下棋、打牌,或到老年娱乐中心娱乐等。一日生活变得充实,老人的情绪便可得到调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乐趣是无穷的。
其次心情开朗是健康长寿的法宝。老人们不要吃老本,倚老卖老,要学会大度,学会随和。一个人无论过去职务多高、权力多大,离开了岗位,到了老年,你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应发号施令,给家人和社会增添不必要的麻烦。遇事大度,与人随和,会给人以亲近感、亲切感。老人们能为家庭处理重大事务出谋划策,并能分担子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便定能成为合格的一家之主,为大家庭所欢迎。
5.自己给自己开心
一个人若总是为往事而悔恨,为未来而担忧,那就如同生活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中,抑郁是人性中最脆弱的环节,表现在老年人身上更为突出,它不会帮你改变过去与未来,却会使你陷入惰性与悲观的泥潭,无情地掠夺你的健康,吞噬你的宝贵生命。
据精神医学专家预测,21世纪,忧郁症将成为人类的主要精神疾病,它可能会位居各类疾病之首,尤其是老年知识分子,更易患此症。
老年忧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病,引起此病的原因有:因经常怀疑自己有病,如恐癌病、恐心血管疾病等,长期焦虑,导致忧郁症的发生。或因身体有病、精神创伤、或遇到棘手问题引起思想负担等发生忧郁症。
患者多表现为焦虑不安,也有的表现为对人、对外界事物淡漠等。其生理上也有异常表现,如失眠、食欲不振等。平素性格内向、拘谨孤僻的人是本病的潜在高危人群,另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年轻时曾患过类疾病而未加以注意的人也可诱发该病。
在抑郁症的治疗上专家们做过大量试验和调查,无论是对原苏联北高加索地区,我国新疆地区还是对广西巴马县的长寿老人摸底调查结果都一致表明,尽管以上地区百岁老人生活习惯各有所异,气候条件相距甚远,甚至不少人还存在着目前科学难以解释的“嗜好”如多抽烟、吃肥肉、嗜饮酒等等,但有两条却基本一致,那就是心境平和,始终保持一颗豁达乐观的心。
快乐之所以让人长寿、身体健康,即使是在艰苦贫穷的生活环境中也能健康生存,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帮助机体调节免疫机能,对抗事件打击,消除不良情绪,使身体内部器官运行得更协调,使血压更稳定,血液循环更畅通。所以我国民谚中便有“笑一笑,十年少”的精辟比喻,西方社会更流传“一个丑角,胜过一打医生”的谚语。因此,积极预防抑郁非常重要,除了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觉悟,培养乐观开朗性格外,还应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6.生气也会伤身体
生气是指人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想像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定性的情绪,具体表现为发脾气、闹情绪等等,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长寿应制气”。老年人一定要少生气,不生气,少发一点脾气。少呕一点闷气,多一点“和气”,多一点“喜气”,遇事心平气和,善于排遣生气,健康则大受裨益。
中国有一句谚语:气大伤身。古今中外,因动大气而得病身亡的例子大有人在。《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周瑜就是被气得吐血而身亡的。现代英国著名化学家亨特也是在一次医学会上被人顶撞,大动肝火,生气而导致心脏病发作当场死亡的。
经常生气会致病。那么情绪好能否少生病或不生病呢?能!“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人兴奋时,体内一些有益的激素分泌和细胞因子释放增多,这些物质能把血液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及免疫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相反,经常吵闹,动辄发火,郁闷忧伤,就会促发内脏功能失调,例如胃肠痉挛、高血压等,特别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猝发或复发。
人在世都难免有生气的时候,若真生起气来,可用以下方法排解:
(1)清醒回避
当生气的思绪在脑海里翻腾时,要提醒自己保持理性。生活中遇到引人生气的刺激时,应力求回避,眼不见,心不烦。可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这样气就消了。
(2)将心比心
在多数情况下,一旦将心比心,您的气就会烟消云散,至少觉得没有必要对人发火生气。把自己摆到别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想一想,你也许很容易理解对方的观点与举动,能作出得体的反应。
(3)信任宽容
培养对他人的信任,事实会证明,你不必设法控制任何东西,也会生活得很顺利。学会宽容,放弃怨恨和惩罚,你会发现生气的包袱甩掉了,不会再出现生气的冲动。
所以,老年人要培养“大肚能容天下事”的胸怀,“宰相肚中能撑船”的豁达,不能为了几句不顺耳的话不顺心的事,就生气,而是要学会“胸中竖根避雷针”的本领,任凭乌云集聚,电闪雷鸣,都能迅速疏导,一笑了之。“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豁达待人,坚韧于事,这样才是老年人健康的心理特征。
7.绝不能被压力击垮
压力是把双刃剑,压力过高或过低都对生命不利。压力过大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极易引起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可损害健康。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克服和摆脱各种压力,不让其压垮自己。
生活压力引起苦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经济、前途、健康问题,亲人生病、孩子问题,时间不足、体力问题等。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心理压力。然而对某些老年人来说,某种压力又是很现实地摆在那里,这又该怎么办呢?
(1)控制精神压力
要想有效地控制精神压力,首先要了解引起精神压力的因素,然后再考虑以怎样的方式加以控制。
在人的一生中,许多对人体有害的不良刺激源于人自己本身,如猜疑、紧迫感、失落感等。在不少情况下,人的确会杞人忧天,自寻烦恼。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在短时间内,人可以把自己从一个最幸福的人变成一个最不幸的人,或者相反。换句话说,心情的愉快与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可以肯定地说,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一个人能与世隔绝,每个人在其一生中总会受到精神创伤,甚至经历某些“重大事件”而引起严重而复杂的情感反应。在这种时候,关键是应该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习惯思维和传统观念,善于创造自己的“乐园”。
以下控制精神压力的步骤可供参考。
①合理安排时间。把要做的事情列下来,再按照计划去做。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办事能减缓压力。
②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
③明智决定。在决定重大事项前应收集资料和听取意见,以免决策失误造成压力。
④凡事朝好处想。避免消极情绪滋张,不要夸大困难,人为的被压力击垮。
⑤别孤军作战。有心事可向配偶、亲友、倾诉,别隐藏心底。
⑥建立快乐家庭。对待家人应像对待亲朋一样亲切和互相尊重,他们会在你有需要时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你击碎压力。
⑦结交朋友。我们都需要友谊。友谊能带来欢乐和力量,减轻压力。
⑧体质健康。经常运动,注意饮食健康和保证充足睡眠,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健康的体魄是克服精神压力的基础。
(2)克服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国外有位心理学家指出:面对现实,才能快乐。他还说:“生命是一连串问题的交错组合,要不断地加以解决和克服,但是如果能够把每一个难题都看作是一次锻炼,那么困难对自己所造成的压力就会减轻。”要摆脱压力,在上述心理调节的基础上,可实行以下方法。
①改变环境。包括远离使你心烦意乱的人,甚至可以远离伤心地,在新的环境里一切从头做起。
②拒绝不情愿的事。对别人请求的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干或无时间兼顾时,应当把实情向朋友坦诚诉说。
③自己每天要有一段独处的时间,旁观世事,以摆脱烦恼。
④遇事多往好处想,别给自己自怜的机会;乱想往往会加剧心理负担,影响脑子休息。
上述摆脱压力的方法,实行起来效果很好,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