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天文探谜
3287500000019

第19章 空气中的氧气为什么用不完

氧气是动物、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气体。一个人每天吸入的氧气大约在590升以上,体力劳动者需要的就更多了。美国、加拿大的科学家还发现,在太阳的作用下,地球大气每年要损失500万吨氧,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感到缺氧呢?

空气中的氧气大约占1/5,氧是地球上最多、分布最广的元素。据统计,在地壳中氧几乎占地壳总重量的一半。

地球上氧气的来源,人们一直认为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不断补给了大气。其实,海洋也是一个巨大的氧气仓库,因为水的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氧占水的总重量的89%,而地球的表面有3/4是被水覆盖着。不仅如此,北极和南极的冰山以及高山上的冰川,那也是固态的水。在动植物体内,总重量的一半是水。一个体重为70千克的人,约含40千克的水,在这么多水中,氧占36千克。氧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元素,在沙子中含53%的氧,在粘土里含65%的氧,在石灰岩里含48%的氧,绝大部分矿物也都是氧化物。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上氧气的来源仅有10%是由陆地上的绿色植物提供,而有90%的氧气来自海洋,源于地球地壳深处。前苏联科学家指出,海水在阳光照射下也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热带地区的海洋一年四季都可以放出氧气。印度洋和大西洋放出氧气最多,而太平洋的深水层却相反地吸取大气中的氧气。海洋中一种极细小的海藻是氧气的提供者,它们每年能够向大气提供大量的氧气,并净化着大气。如果海洋干枯或者海藻全部毁灭,地球上的人类和所有其他生物都会因缺氧而死亡,这说明海洋产生氧气的重要性。前苏联地质学家瓦西里·普加特夫博士提出:随着海水深度增加,其含氧量逐渐减少。可是,当到了一定深度以后,海水中的含氧量又会重新增加,而且越往下越多,靠近海底的水,氧气就会处于过饱和状态。这种氧气是从海底断层、海底火山中随岩浆流出而大量溢出。这种氧气过饱和的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也就是说,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植物而主要是海洋中的海藻和地壳深处。海洋产生氧气的另一个途径是由于太阳的作用。根据美国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遥感观测装置取得的最新资料证明,阳光不仅能使海水急剧蒸发,而且还能把大气高层中的海水蒸气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因为氧气密度较大,会重新回到地球表面,从而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通过上面的介绍不难明白,尽管空气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氧气消耗掉,但是又有植物光合作用及海洋海藻、地壳深处放出大量的氧,太阳又使水蒸气分解产生氧。这样,氧气的来源广泛且不断,地球保持着大气中氧气的收支平衡,使氧气占大气含量按体积计算基本保持在1/5左右。所以,地球上的氧气是用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