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老年心理诊所
32874700000043

第43章 “人老”不再“话多”

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一位66岁的退休女医师,在丈夫和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室。

还没等丈夫和女儿开口,这位退休女医师便滔滔不绝地述说起来。足足半个小时的讲述虽然杂乱无章,断断续续,但我还是听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

退休前,她在市医院是一个医术很不错的外科医师。不仅工作认真,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而且外貌也好,很受同行们嫉妒。

退休以后,她经常在丈夫和女儿面前翻来复去地旧事重提,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丈夫和女儿都不愿听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都说她得了心理疾病。她说自己从医近30年,得病自己还会不知道,分明是专门和她作对。所以,便拉丈夫及女儿一同来看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帮她分析分析,评一评到底谁是谁非。

征得这位退休女医师的同意,我与她丈夫和女儿分别会话。

她丈夫说,退休前,她确实是一个技术很不错的外科医生。但由于性格孤辟,工作30多年,没交成一个知心朋友,再加上本人有点孤傲,而且多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毛病”,常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事闹意见。领导找她交换意见,她也认为领导对她有偏见,时不时地在技术上出点小难题。时间一久,本来该她做的手术也不用她了。所以,一直到退休以后,对以前事仍然耿耿于怀。

她女儿说,母亲退休之后像样林嫂一样,一遍一遍地倾诉她的委屈和不平。我们开始还劝慰她,后来真想逃避到什么地方去躲开母亲。不知为什么,母亲的话太多了,越不让说,越唠叨个没完,除了过去在工作上遇到的事,连早点稀饭的浓淡也要指指点点。对我的穿戴从头评到脚,对我丈夫不常在家也非常不满,一再咛嘱我要严加管束,还让我追问丈夫每天的行踪。就是看电视,也不管不顾地充当画外解说,特别是画面上出现医院或医务人员工作的镜头时,她更是喋喋不休,给我们讲述起她过去做过的一例例手术,从麻醉到缝合,就像给实习生上课。有时说得兴起,没完没了,直到别人嫌烦离开,只剩下一个人时才不甘心地停口。

不再“人老话多”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上了岁数,说话往往重复啰唆,喜好忆旧,固执己见。一般来说这并非心理问题,无须接受治疗。但是,如果老人整日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就属于心理障碍,应该进行心理治疗了。

人老话多的表现特征主要表现为爱多嘴,在家中什么都看不上眼,都要说几句。看电视时旁若无人评价电视中的人和事。好指点他人,对小辈生活的事不该管的也要管。常爱提起往事,津津乐道,过分炫耀过去的成绩等。

人老话多的成因与心理和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人由于精力不足,许多事不能直接参与,正如有学者说的,“这种人际关系的退缩,增加了他对自己的注意力……由于社会的疏远,即转入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把他的能力完全倾注在自我的内在生活里,倾注在自己的记忆、幻想以及富有意义的自我形象中。”因此,他们只好借助话语表白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固执己见,维护自己的尊严。再有,老年人自己身体力行的事少了,为排除寂寞,只好借助于唠叨。还有,语言重复杂乱,也是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异常的表现。津津乐道陈年旧事,炫耀以往成绩也是寻求一种心理慰藉,以解脱现实的空寂。

因此,我提出建议:

首先父女两人应该与退休医师进行交流,不拘话题,倾心交谈,在互相交流中逐步转移唠叨的习惯。

其次,退休医师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忙碌之中感悟自己的存在。这样,就不会象过去那样整日闲着没事而话多了,这可以称之为家庭作业疗法。同时,我还帮助她制定了一个社会影响疗法的方案。建议在她反复重提旧事的时候,由丈夫提出去散步的要求,到外面的世界放松放松,或者安排她去老年协会或街道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让她重新结识新老朋友,生活充实了,就没时间唠叨以前的事了。

昀后,我又对其女儿提供了建议。她女儿表示愿意合作。

没几天,就从电话里听到了她女儿的反馈。她女儿在电话里绘声绘色地描述道——

回到家里以后,女儿指着母亲的发型说:“您的发型该变一变了,烫一烫,要不,干脆锔油。”母亲说:“你真啰唆,我的事不用你管。”女儿说:“噢,您也讨厌啰唆呀,为什么您自己不改改啰唆的毛病呢?”母亲被说得一时语塞。

在饭桌上,母亲说:“今天的饭菜怎么这么谈,没放盐吗?”女儿马上针锋相对:“不是味谈,而是味多,好,来尝一尝。”女儿一边给母亲加菜一边继续说,“这样做菜才称色香味俱佳,营养才不会被破坏,含维生素A、B、C、D、E……”母亲见女儿越说越没完,就打断了女儿的话说:“快吃吧,管它什么素不素的,今天怎么这么多话,真烦人。”女儿连忙说:“好,我不说了,快吃吧。您以后也嘴下留情就好了。”女儿俏皮地向妈妈眨眨眼睛。母亲终于明白了女儿的用意,开始意识到自己原来也十分讨厌别人废话太多,并主动调节控制。

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这是运用厌恶疗法原理设计的对策。

半年后,她又在丈夫和女儿的陪同下找到我。

这位退休女医师满面春风地告诉我,她现在忙得很。开始时按我的作业疗法做些家务,后来参加了街道工作,和另外两个退休医师一道成立了一家门诊部,她在做些简单的小手术外,又学会了按摩。来门诊部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比医院还忙。同时,她们的门诊部还和老干部活动中心挂了钩,定期去老干部中心,边活动边义诊,生活非常充实。

她说起来兴致很高,不知不觉又是半个小时。但这回的半小时已和第一次来访的半小时截然不同。前者是啰啰唆唆的病态的情绪发泄,而现在是交流一种人生的感悟。我欣慰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