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富世绘
32866600000048

第48章 “富一代”的“雷式烦恼”

创富史积累的舍我其谁精神挥之不去,从家族(团队)走向现代企业治理既严肃又痛苦,在对资本又爱又怕的情绪里徘徊不是出路,更多人愿意一试,就像赌一把。

小写n和c两个字母并列起来,然后大写“V”字突然从天而降插在中间,形似“nVc”这三个字母是雷士照明注册LOGO的图形部分,V在这个组合里看起来更突兀一些,它的上端冒了出来,整个图形深绿色的外表在夏天里会给人一丝清凉。

设计它的人显然别有新意,不过这个组合在2012年的夏天里如果对比雷士照明的投资机构、CEO的争夺战,则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把V理解为VC或者Investment的代表,那它所代表的就是资本的力量,而c不妨理解为CEO,他们在更广义的富社会里是各种公司的创始人、中国民企“富一代”。雷士之争正是在资本力量插足之后,公司创始人和他们之间发生的争夺罗生门。

且看这罗生门里的角色:吴长江,1965年出生于重庆铜梁,雷士照明创始人、原董事长兼CEO。阎炎,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合伙创始人。法国施耐德,一家被业界形容为“极具侵略性”的世界500强企业。

在雷士发展的过程中,2006—2008年间,赛富对雷士出资并最终成为大股东,其后雷士顺利上市。2011年,施耐德以12.75亿港元收购雷士照明9.2%的股权,成为仅次于赛富、吴长江的第三大股东。

吴长江、赛富阎炎、施耐德本来是因为利益走在一起的朋友,吴长江之于雷士的地位无人能代替,阎炎在资本江湖亦是大佬,而施耐德更是大名鼎鼎,按说这样的梦幻组合完全可以所向披靡,然而“三个和尚吃水难”。

事发有些突然,雷士照明5月25日公告称因“个人原因”,吴长江辞去雷士照明所有职务。这一消息引起外界猜测,一时众说纷纭,而这天晚上,吴长江连发两条微博回应称,自己是“近期身心疲惫,想休整一段时间”。

然而看似平静的“雷士湖面”之下早已波涛汹涌,吴长江随后“变脸”,他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经董事会商量,一致要求我辞去一切职务,并要求我先回避一段时间。”

此事外界盛传的逻辑是,因有关部门要求吴长江协助调查,阎炎的律师为避免公司股价受影响,建议吴辞职,其后阎炎控制了董事会,而在吴长江“出局”后,施耐德成为大赢家,公司管理几乎被施耐德的代表控制。

按照吴长江的看法,阎炎联合施耐德把自己扫地出门,他可不会轻易放弃国内照明行业的“头牌”——这个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这个寄托过去和未来的地方。

“被辞”之后,吴长江奋力反击,股票停牌、工厂停工、员工请愿,这次争夺战的激烈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创始人和投资人发生的纷争,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希望把管理公司的外资赶走、权利重回吴长江手中。

吴长江是当下中国典型的“富一代”,作为通过创业实现财务自由者,吴长江如今的烦恼是这个时代富人的缩影之一。当下“富一代”的财富积累中,投资机构扮演了重要角色,回顾恩爱的“蜜月期”故事,创业者开始创业,大浪淘沙之后,如吴先生者有所成就,嗅觉灵敏的投资机构加入进来,这就像有人种下果树,然后投资者加入不断施肥,希望接下来收成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某天利益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纷争爆发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雷士照明其实一点也不孤独,就在吴长江呈挣扎状时,距离雷士重庆总部不远的云南正发生另外一桩类似争议:立志成为“中国咖啡第一股”的后谷咖啡,在引入投资方后,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现实南辕北辙,原来对明天美好的幻想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和足以拖垮公司的纠纷。

后谷咖啡是雀巢、麦斯威尔等世界知名咖啡品牌的原料供应商,是云南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咖啡种植加工企业,创业团队的咖啡大王理想也十分香醇,如同雷士一样,它也在成长期迎来了股权投资基金。

不过也正是至此开始,创业团队认为新来的投资者们一起在谋求公司的控制权,而投资者们则认为后谷咖啡问题多多,双方各执一词。

故事至此不再详述,事实证明,今天的僵局在昨天就已埋下了伏笔,明天还可能需要继续埋单。

“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最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没有其他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因而也没有其他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润的土地。”大家是冲着钱来的,吵个嘴骂个架与儿戏一样,要钱不要脸在资本市场司空见惯,没有谁是等闲之辈,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黄金万两如“肉包子打狗”,自然要闹得不可开交才是。

当下中国民资富裕阶层在实业上的奋斗故事正在被资本所改写,他们更善于实业而疏于资本运作,而“创一代”(尤其是“富一代”)往往拥有超强的控制欲,创富史积累的舍我其谁精神挥之不去,从家族(团队)走向现代企业治理既严肃又痛苦,在对资本又爱又怕的情绪里徘徊不是出路,更多人愿意一试,就像赌一把;同时,资本在四处寻找出路,好不容易找到的“金种子”有天可能就是“烫手山芋”——突然在近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投资者多数缺乏实业经验和运作技巧,双方的对接又受造富效应推动,短时仓促的“蜜月”“双缺”人士要走出完美上行线,实非易事。

中国的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近些年来风生水起,“创一代”、“富一代”和资本大鳄的“雷式烦恼”其实才刚刚掀起红盖头。轰轰烈烈的“雷士”案例的确“雷世”,但它一定不是最后一个案例的“烈士”,它已“照”出民企富裕阶层的短板和投资机构的逐利本色。过去几年中国家族企业、创业企业密集和资本的联姻不乏囫囵吞枣,相信明天还会有更多的“雷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