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启迪成功的哲理
32865500000003

第3章 修身养性

挺直腰杆做人

自尊,是站立的脊梁,是做人的根本。人活在世上若失去自尊,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没有了自尊就等于没有了脊梁骨,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生命有一种硬度,自尊是撑起生命硬度的骨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历来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至今咏来仍让人有一种大气凛然的感觉,更让那些丧失人格尊严的人感到无地自容……

自尊,是站立的脊梁,是做人的根本。人活在世上若失去了自尊,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没有了自尊就等于没有了脊梁骨,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骨瘦如柴的狼,因为狗总跟它过不去,好久没有找到一口吃的了。

这天遇到了一只高大威猛但正巧迷了路的狗,狼真恨不得扑上去把它撕成碎片,但又寻思自己不是对手。于是狼满脸堆笑,向狗讨教生活之道,话中充满了恭维,诸如仁兄保养得好显好年轻,真令人羡慕云云。

狗神气地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要想过我这样的生活,就必须离开森林。

你瞧瞧你那些同伴,都像你一样脏兮兮、饿死鬼一样,生活没有一点保障,为了一口吃的都要与人拼命。学我吧,包你不愁吃和喝。

“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狼疑惑地眨巴着眼问。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摇尾乞怜,讨好主人,把讨吃要饭的人追咬得远远的,你就可以享用美味残羹剩饭,还能够得到主人的许多额外奖赏。”

狼沉浸在这种幸福的体会中,不觉眼圈都有些湿润了,于是它跟着狗兴冲冲地上了路。

路上,它发现狗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没有毛,就纳闷地问:

“这是怎么弄的?”

“没有什么!”

“真的没有什么?”

狗搪塞说:“小事一桩。”

狗停下脚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子上的毛磨掉了。”

“怎么!难道你是被主人拴着生活的,没有一点自由了吗?”狼惊讶地问

“只要生活好,拴不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没有关系?不自由,不如死。吃你这种饭,给我开座金矿我也不干。”

说罢这话,饿狼扭头便跑了。

人如果柔弱得连自尊都失去了,那么他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陈祖芬有句名言:“丧失了自尊心的个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个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一个人失去了自尊,就等于失去了精神和灵魂,只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记住:挺直腰杆,做一个有自尊心的人。

在生活中诚实地进行一切活动

“用诚实来感动别人,别人也会用诚实来回报你。”你对世界是诚实的,世界对你也是诚实的。

不久前,在西方出版的《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对美国1300名百万富翁进行了调研。在谈到为什么能成功时,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把成功归于才华。他们说:“成功的秘密在于诚实。”美国杰逊弗说:“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读完下面一篇短文,对“诚实”这一成功人士最重视的关键词或许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美资企业雅利公司准备招聘4名中国高级职员,一名青年成为10名复试者中的一员。

复试由总经理贝克先生主持。当那名青年走进小客厅时,贝克先生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先是迟疑:“是你?你是……”随后他转而一脸的惊喜,并紧紧握着那青年的手,用流利的中文说:“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接着他激动地转过身对在座的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青年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得他说话,贝克先生就把他拉到身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又一个劲地说道:“我划船的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你这个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着女儿,没来得及向你道谢。”青年感到很突然,他竭力抑制住自己,抿了抿发干的嘴唇说:“很抱歉,我以前从未见过您,更没救过您的女儿。可贝克先生依然一个劲地说:“您忘记了?4月2日,昆明湖……肯定是你!”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青年很沉着,站起来说:“贝克先生,我想你肯定是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女儿。”青年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你复试通过了!”

那位青年最终幸运地成了雅利公司的一名职员。由于关心,有一次他问经理的助手:“救贝克先生女儿的年轻人找到没有?”助手一时没反应过来,可很快就朗声大笑起来:“他女儿,有7名复试者就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就没有女儿。”

我国古代学者程颐说:“用诚实来感动别人,别人也会用诚实来回报你。”你对世界是诚实的,世界对你也是诚实的。

诚实让你坦然面对一切,别让诱惑使你的心性迷失。

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来自生活中的诱惑真是太多了,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名牌服装、豪华居室、高档家电、金钱、美色、权力、地位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天生活在其中,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生活的诱惑,对意志薄弱者是毁灭,对严格自律者是挑战。

诱惑是无法回避的,怕就怕面对诱惑完全迷失自我。

农场主汤普森的小店里有很多寄宿的人。苏珊的妈妈每周都给他们代洗衣服,报酬仅5美元。一个周六晚上,苏珊像往常一样去那儿替妈妈领钱,她在马厩里遇到了这位农场主。

显然他正处于气头上。那些总和他讨价还价的马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他手里的钱包打开了,被钞票塞得鼓鼓的。当苏珊向他要钱时,他没有像从前那样训斥她打扰了自己,而是马上将一张钞票递给了她。

苏珊暗暗高兴自己比往常顺利地过了这一关,她急忙走出马厩。到了路上,她停下来,拿针将钱小心翼翼地别在围巾的褶皱里。这时,她发现汤普森给了她两张钞票,而不是一张!她往四周望了望,发现附近没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应,是为得到了这笔飞来横财而兴奋不已。

“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买一件新的斗蓬送给妈妈,妈妈就能把那件旧的给玛丽姐姐了。这样,明年冬天玛丽就能同我一块儿去上学了,说不定还可以给弟弟汤姆买双新鞋呢!”

过了一会儿,她又认为这笔钱一定是汤普森在给她时拿错了,她没有权力使用它。正当她这样想时,似乎有一个充满诱惑的声音说:这是他给你的,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是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呢?拿去吧!他绝对不会知道的。就算他弄错了,他那大钱包里有那么多张5美元钞票,他又绝不会注意到的。

她一边往家走,一边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她一路上都在思考着拿这笔钱重要呢,还是诚实重要?

当她经过家门前那座小桥时,她想起了妈妈平时的教诲:“你想要人家怎样对你,你就得怎样对人。”

苏珊猛然转过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让她差点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仿佛是在逃离什么危险。就这样,她径直跑回了农场主汤普森的店门口……

汤普森注视着眼前这个小女孩,他从口袋里取出100美元递给了苏珊。

“不,谢谢你,先生。”苏珊说,“我不能仅仅因为做了件正确的事就得到报酬。”

诱惑无处不在,但只要你有颗抗拒诱惑的心,哪怕金山银山在前也会黯然失色,不战而退。

人生诱惑多多,如何能在诱惑面前不迷失自我?这说穿了,还得从“心”做起,谨防心性的迷失。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

诚实,是人格的第一个音符;

诚实,是美德的第一首赞歌;

诚实,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衡量生活的尺子不是长度,而是诚实。”生活在诚实里,在生活中诚实地进行一切活动,诚实的人就永远不会吃亏。

品德成就大事

“正人先正己”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为人守则,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也正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处世之道。不管我们是已成为成大事之人,或正向成大事的方向努力,“正已”应是我们所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品德被称为心灵之根本。品德由种种原则和价值观组成,给你的生命赋予方向、意义、内涵。品德构成你的良知,使你明白事理,而非只根据法律或行为守则去判断是非。正直、诚实、勇敢、公正、慷慨等品德,在我们面临重要抉择之时便成为我们能否成大事的首要因素。

许多人认为,成大事靠天资、活力、人缘,而历史却教育我们:长远来看“真正自我”比“人家眼中的我”来得更重要。

美国建国的头150年,几乎所有关于成就大事的人的故事,都着眼于当事人的德行。杰出人物像富兰克林和杰弗逊都明确强调:人生须以品德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满足。

“正人先正己”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为人守则,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也正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处世之道。不管我们是已成为成大事之人,或正向成大事的方向努力,“正己”应是我们所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在历史上被称为大治史话的“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汉景帝,也都是以身垂范的楷模。他们曾先后亲自下田耕作,为天下先,在生活方面也尽量节俭,不作无谓的铺张浪费。甚至文帝对死后的陵墓造制都写有遗诏:“治灞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原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我甚不取。”如此自树典范,才有了“文景之治”,使之“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百姓也才有了万众一心的凝聚力。

唐太宗李世民对“德行”和“表率”有充分认识:“若治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也。”唐太宗是“贞观之治”的主导者,如果没有太宗自己的“严于律己”的态度,“贞观之治”从何谈起。

唐太宗李世民和汉文景都可称为以德服人的有道君王。

纵观古今中外的诸多商业巨子,成大事的首要因素就是严格要求自己,给属下树形象、做楷模,使得各级上行下效,形成团队精神,以求进步。领导的示范作用力量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

在现代的管理学和领导中,很多的事例里都提到了表率和领导的成大事方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领导的以身作则和示范作用。员工和被领导者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他们在为事业拼搏的同时,也正在观察着领导者的一举一动,领导的每个举动,都关系着员工的切身利益,谁都不愿将自己的劳动价值去交给那些庸俗无德的人管理和利用。

而只有那些善于以身作则,严于要求自己的人才能打造上下统一,一呼百应的良好局面,进而成就辉煌伟业。

注重道德,以正其身,在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模式里,有很多小富即稍有成就者便抵挡不住诱惑而丧失操守,道德沦丧,纷纷落水,这些不得不引起渴望成大事者的注意。

修身不拘年龄,随时可以开始,要诀是知晓推己及人。从推己及人的观点而言,须先取得小我的胜利才有大我的胜利。信守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承诺,即是小我胜利。这一类的承诺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我们日常生活时刻要面对的种种抉择。修身的第一步是勇于面对抉择,打定了主意便要坚持下去。日复一日,你越来越能信守承诺,你的“品德账户”信用,“存款”也就越来越多。开始时大费气力的事,渐渐就成了习惯。如果你能从生活小事中修养自己的品德,将来就更有打造应付大事的毅力。

恪守承诺需要学会耐心等待。例如:大多数人因不达目的苦恼时,多是他们求胜心切所至。他们忘记了好东西最终会属于那些有耐心和毅力的人。

一位年轻的客户在拉走货物后,保管清理库单时发现他多拉走了两件货。经理得知后,并没有在当时派人追寻年轻人,因为他相信,年轻人会回来的,果然在第二天,年轻人就来到公司说明:由于搬运工的大意多装了两件货,他将在下次提货时给捎回来。

保管员问经理:“您如何能知道他会退回多拉走的货呢?”“我看到了他诚实的眼光,”经理说:“我到商场这么多年,能读懂他眼里的真诚,而且这个年轻人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我虽不知道他的任何信息,但他那双坦诚而直率的眼睛告诉我,他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这位年轻人就是成功人士拿破仑·希尔,而那位经理就是希尔的事业导师安德鲁·卡耐基。

由此可见,良好的品德的确是成大事的铺路石。

勇气成就大业

经验证明,只有那些勇于为事业付出代价的人,才有可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企图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的人最终会被自己的小聪明碰得头破血流。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首先做出奉献,然后才会获得。

成就一番事业,仅养成独立的习惯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自治自立的成功人生,健康的情感和独立的手段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责任心的确立,成大事的人生目标还是无法实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是陶冶情操的一个例子,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启发。

有一段日子里,一位名叫戈登的人感到人生乏味,自己灵感枯竭,意志消沉,并且愈来愈重,他只好去看医生。医生在对他身体做了全面检查后,并没发现任何异常。于是医生便建议他出去做一次旅行,到他少年时代最喜爱的地方去度一次假。度假期间,不要说话、读书、写作以及听收音机。然后医生给他开了四张处方,吩咐他分别在度假那天的上午9点、12点、下午3点和6点打开。

戈登依据医生的吩咐到了心爱的海滩,上午9点准时打开第一张处方,上面写着“仔细聆听”。他当时就懵了,医生难道疯了?让我连坐三个小时?但他还是试着按医生的吩咐耐心地四下倾听。他听到海浪声、鸟声,不久又听到许多从前未注意的声音,他一边聆听,一边想起小时候大海教给他的耐心、新生以及万物息息相关等观念,他逐渐听到往日那熟悉的声音,也听山沉寂,心中逐渐平静下来。

中午,他打开第二张处方,上面写着“设法回顾”。于是他开始从记忆里挖掘点点滴滴的快乐往事,想起那些细节,心中渐渐升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第三张处方上写着“检讨动机”。这比较难以办到,因为起先,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在追求成功、受人肯定与安全感的驱使下,他不得不采取某些举动。可最后仔细想想,这些动机并不完全恰当,这也许正是他陷入低潮的原因。回顾过去愉快满足的生活,他终于找到了答案。于是他写下了下面的话:

我突然顿悟到,动机不正,诸事便不顺。不论邮差、美发师、保险推销员或家庭主妇,只要自认是为他人服务,都能把工作做好。若是为私利,就不能取得成功。

第四张处方上写着“把忧愁写在沙上。”他俯身用贝壳碎片写了几个字。然后转身离去,甚至连头也不回,因为他知道,潮水马上会涌上来。

只要我们洗涤掉心中的尘埃,培养高尚的情操。只要我们把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弄清楚,它就会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对家庭负责的人,是不会让心灵蒙上尘埃的,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定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他们不停地学习,用知识拂去心灵的尘埃,用知识点亮灯塔的明灯。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需要不停地学习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论这个问题:

1.对自己负责

承担责任,是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我们面临的责任是众多的,第一个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使自己有一颗独立的责任心,才可能承担起其他的责任。

培养责任心的第一步是对自己负责,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难道我们还有谁傻到对自己不管不问吗?仔细想一想,这确实不是危言耸听。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大有人在,不是有许多人一直无所事事,从不严格要求自己,放任自流以至于一事无成吗?所以从广泛意义上来说,那些具备了自治自立能力而最终仍以失败告终的人基本上都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进一步讲,一个对自己都没尽到责任的人,又怎么能对家人对社会尽到责任呢?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做好准备,成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敢于面对责任的人。健康的身体、高尚的情操、努力地学习,这些都是准备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成员。

(1)只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担得起责任的重担。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在于一日三餐增加营养,多多休息,而且还应该多做运动积极锻炼身体。运动对于维持一个人的健康至关紧要,可是这往往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人都有惰性,在没有外界督促的情况下,人的惰性马上便暴露出来了。在年轻的时候,因为我们的身体还有点资本,所以许多人对参加锻炼不以为然。可是,一旦过了中年,当身体开始像破旧的机器一样开始出故障时,则大局已定,为时已晚。许多人称由于工作忙,根本抽不出空余时间锻炼身体,这显然是一个偷懒的借口,因为运动一不需要特定的场合,二不需要指定的器材,到运动场锻炼固然不错,可在家里照样也能舒展筋骨。我们应该摒弃这种懒惰的想法,保持健康的体魄,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

(2)高尚的情操可以培养我们锁定人生的坐标,确立人生的价值体系。我们要在生活中注意到这一点,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使之高尚,升华。

(3)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人们不再阅读一些严肃的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有学习以外的其他事情,而是要求我们多学习一些东西,我们应该学一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自己负责,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唯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家人对社会负责,才会成为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有成功心的人。所以要成大事,首先就要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习惯。

2.对家人负责

人只能对自己负责还不够,因为人是生活在家庭中、社会中的。一个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还应该对生育、养育自己的家庭负责。从照顾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到赡养自己的长辈;从对自己孩子的抚养到忠于自己的妻子或丈夫,都一样重要。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做人的最起码道德标准,也是我们要独立面对的一类问题。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没有责任心的人是很容易丧失原则的。一个人是否能独立,是否能承担责任,是他能否成大事的一个检验标准。

现在的社会,节奏快了,众多的原因造成儿女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家的概念越来越淡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思考什么呢?难道说老人们的标准也在降低吗?从“要求被赡养”到“常回家看看”。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要勇于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3.向社会负责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互赖的社会里,我们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享受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同样,社会也要求我们每个人尽自己的努力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当前较为流行的话说,就是要求我们要有“敬业精神”。这不仅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自治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能够全身心投入事业,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时候,他是社会中的一员,他同时又是独立的一个人,因为他有着独立的人格。

只有那些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追求的目标全身心投入的人,才会获得人生的成功。从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中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人生不就是如此,例如,在一般条件下,即使天气再热,阳光也不容易把东西给烤着。可是当我们拿一个凸透镜却可以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因为凸透镜把射来的阳光聚成了一个点,所以东西就会燃烧。

经验证明,只有那些勇于为事业付出代价的人,才有可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企图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的人最终会被自己的小聪明碰得头破血流。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首先做出奉献,然后才会获得。

宽以待人是气魄

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 古人说:“江海所以能为百川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有容乃大。”“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从社会生活实践来看,宽容大度不仅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质,还是成大事的必备素质。

要想成就事业,首先要有宽以待人的处世原则。反之,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一个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肯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具有更多成大事的机会和资本。

蔡元培先生曾经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席话:“人家的毁誉,不必计较。”的确,在人生旅途上,人们经常会遇到毁誉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毁誉,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历来高尚的人都主张要注意个人品行和道德的修养,注意声誉。

一个人的名声往往容易毁于其他人的议论里。“人言可畏”,蔡元培先生主张用“不必计较”来对待毁坏人名声的“人言”,要求人们不必把个人的名声看得过重。没有事实根据的人言,总是“腿短”的,不会长久站得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于一时,但终会败露,一个人的品行是客观存在的,它最有说服力。俗语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古人也说:“人言不足恤。”对待毁人名声的流言蜚语,无言是最好的轻蔑,“模糊”些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和精力。对于那些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不负责任的“人言”,只当耳旁风,就像鲁迅先生对待这种“人言”一样,连眼球都不转一转!“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将“人言”打个粉碎。还是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是毁是誉,无甚价值,万勿因人毁誉而忧喜。”因“毁”而忧会失去信心,为“誉”而喜会停步不前。与其因毁而忧,不如自强不息,坚定信心,走自己的路;与其因誉而喜,不如谨慎谦虚,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先哲们谆谆教诲我们不以己悲,不以物喜。是我们做人处世应该牢牢记住的。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小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大事的力量,创造更多成大事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大事的阻力。

一个人若能宽以待人,在生活中养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人做事的习惯,这样的人,肯定是受人尊敬和欢迎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记住这些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言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可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对一个行为或言论的反映、感觉如何,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这样,便会自觉地宽以待人了。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古人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古代有修养的人,待人很宽厚,而要求自己则十分严格和全面。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更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日常生活中,以礼待人,遵守信约,多为他人着想,遇到危险时勇敢无畏,挺身而出,发生摩擦冲突时主动退让。“礼让三分”,宽容让人。

坚强,才能事业有成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坚强性格造就人才,许多家境贫寒、环境不利的人,都能通过自己坚强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

在成大事者的身上具有许多种优良品质——坚强、勇敢、忠诚、创新、进取,坚强可以说是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贫困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逆境,但是面对贫困,性格上的强者和弱者却有明显的区别,强者能勇敢地正视贫困而不自卑,并以行动战胜它。

有个叫师彪的大学生,他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县的一个贫穷山村,6岁时父亲重病去世,9岁时母亲摔断了腿成了终生残疾。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中学毕业,都是边上学边给人干杂活挣钱维持生活的。但贫困没有削弱他求知的欲望,他终于在与贫困的抗争中以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上了大学。考大学前夕,母亲又离开了人世。成了孤儿的他是带着4000多元的债务走进大学的。入学后他不申请特困补助,不要求减免学费,靠一边读书,一边做家教挣钱,每月的生活费控制在97元以内。他总是吃最便宜的菜,也未添过一件新衣服,他把做家教挣来的钱全部寄回家乡还了债。面对贫困,师彪没有丝毫自卑,却很乐观,他说,对于健康人来说,贫困不是障碍。对于强者来说,贫困不是障碍。张希玲是吉林省九台市东北角一个最贫穷小村落的一户家庭主妇,在丈夫长年重病卧床不起的情况下,靠她一个人养猪和种烟草来维持生活,而且使五个孩子在家境极贫困的情况下没承受免交学费的自卑感,都很体面地和其他孩子一样交学费上学读书。这位刚强的母亲惟一要求儿女回报的就是考试第一名。孩子们不负母亲重望,五个人都先后考上了大学本科。邻居们都说:“聂家的孩子是天才。”孰不知他们的心中有一个最原始最伟大的动力,那就是他们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但又不畏贫困的刚强母亲。

人生随时都可能碰到逆境,逆境是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紧张,也会使人脆弱,从来没有人能在经历磨难后而毫无改变。只是有的人能够战胜和超越逆境并站立起来,而有些人则被逆境击垮。在逆境中站起来的是强者,被逆境击垮的是弱者。弱者在逆境面前只看到困难和威胁,只看到所遭受的损失,后悔自己的行为或怨天尤人,因而整天处于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精神沮丧等负面情绪之中。而强者却能战胜逆境。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今中外,强者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了风雨的彩虹才会放出美丽的光彩。

即使你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不要在它的面前浑身发抖。道理很简单,只有承受挫折的打击,才能更加成熟起来,更加有利于不败人生!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通畅的,挫折和坎坷总是会在该在的地方等着你。不论学习、工作,还是与别人的交往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接连不断的打击,有的人不禁慨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在生活中,人们有许多需要,其中交往的需要是人人都有的。因此,当一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受到自身或外界各种条件的限制,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困难,这时交往挫折就产生了,挫折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往往有重大影响,轻则使人苦恼、懊丧、压抑、紧张,重则使人发生心理反常,甚至可能导致身心疾病。在这种消极心理状态下,有的人会攻击、反抗以至于产生破坏性行为,有的人会消极、悲观、丧失生活的信心,当然也有的人会化消极为积极,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变被动为主动,使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更好地培养坚强的性格呢?

1.对自己应有正确的评价

挫折往往发生在对自己缺乏正确评价,对困难缺乏足够估计,对生活缺乏全面认识的人身上。如遇到挫折时,不要垂头丧气,或是怨天尤人,首先要冷静地分析受挫的原因。如果真的是自己不善的言谈得罪了别人,自己要勇于向别人承认错误,谨慎行事,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是他人的原因,也不必过分自责,不必放在心上,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谣言不攻自破”,别人会给你正确评价的。

2.保持乐观的情绪,是减少挫折心理压力的好方法

人们在遇到挫折时,情绪变化是特别明显的。性格外向、心胸博大的人,面对挫折造成的苦闷就可能及时疏泄。那么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就需要一定方法的调节,如听一听音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看一些化消极为积极的名人典故,激励和鼓舞自己不能因小小的困难就停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与困难做斗争。万万不可困难当前,不攻自破,让困难左右了我们。

3.学会幽默,自我解嘲

一个人有了缺点,而又不能接受,常会感到挫折。倘若你学会幽默,能接受自己的缺点进行自我解嘲,便能消除挫折感,更能融洽人际关系。

4.要沉着冷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众所周知的《晏子春秋》中的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面对楚国人嘲弄晏子个子矮小,晏子沉着冷静,不慌不怒,机智地进行反击,面对楚国的攻击,晏子措辞巧妙,给对方以有力回击,转被动为主动。

5.移花接木,灵活机动

在对自己有正确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倘若你原来的目标无法实现,千万不要勉强为之,可由接近的目标来代替,以免产生挫折感。例如,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做舞蹈家,那么就不要在这方面耗费时间和精力,可以发挥自己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特长,做编导,这样的效果不比原来追求的效果差。

6.再接再厉,锲而不舍

当你遇到挫折时,勇往直前,你的目标不变,方法不变,而努力的程度加倍,你就会成为最大收获者。有一位叫文波的女孩,她上学的时候,一直对小玉很好,俩人是知己。刚开始接触时,小玉不愿接受文波友好,总是不理不睬,但文波一直对她依旧,终于真情感动了小玉,两人成为了人人羡慕的知心朋友。这件事中,文波受到挫折后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终于获得了人间最真诚的友谊。

挫折,对弱者来说,它是天敌,但对强者来说,它是前进的动力。正确地面对挫折,无论在生活中的哪个角落,你永远都不会失落属于你的那份天空。不会有被遗忘的角落,更不会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疑问。

自卑会毁掉一切

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你才会对自己能否做好每一件事充满自信。在满意的目光中,你会忘掉自己的不足,你会随时随地充满自信,你就不会再自卑。

当某种工作进展缓慢的时候,就被称为低潮现象。面对这种现象,生性悲观的人多以悲观态度去面对工作。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悲观、自卑的因素。当我们碰到人生低潮状态时,要学会克服这种消极的性格状态,成功很可能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们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把为了大飞跃而积蓄下来的精力用到无益的地方去。

出现低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主要是自己对现状或对未来总是持不信任感,甚至对整个过去的发展状况也会感到怀疑。这时候,他对目前所学的事物,就会感到惶恐。由于内心产生了不安,当然就把眼前成绩看成不可靠的东西。

如果要避免这一状态,必须要用冷静的态度,去评价过去的成绩。

有一位老师在教导他的学生时说:“不得意时,只要把头抬起来,不但能变成得意,而且还能变成‘大得意’呢!”原来,他所说的“不得意”与“大得意”,只是文字上的笔划之差而已。“不”字的一竖看起来好像下垂的“头”,把这个“头”抬到上面来,就成为了一个“大”字。

事实上,这个奇妙的比喻跟心理学原则具有不谋而合的妙处,因为在人类的心理现象中,有一种“过量补偿”的作用,即补弱点的倾向。有时补足了弱点以后,尚有剩余之量,就会跃向优点。

关于“过量补偿”作用的例子,最典型者莫过于希腊雄辩家德默斯的奋斗史。德默斯年轻的时候,一直患有严重的口吃。他想改,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天方夜谭。可是德默斯却不肯向命运低头。他每天都口含石块,面对大海练习演讲。慢慢地,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自此他信心大增,更加努力。一天天,一日日,一年年,他终于能够口若悬河地登台演讲了。他成了希腊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一个人如想脱离困境,或期望从不如意的情况中改善过来,那就不要忘记“不得意是大得意的转机”。因为这句话不失为很有力的自我暗示,只有具有这种强大的精神后盾,才能不断地努力,才能不断地成功。

懊丧是一种对自己行为不满的心理情绪,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指责和对未来害怕等几种心理活动的混合物。

懊丧的人绝不是“马大哈”,他没学到“马大哈”对人对己的办法,不会得过且过,也不能对人对己都马马虎虎。相反他们处事谨慎,处处提防自己的行为不要出格。一旦有了行为的失检,总是害怕大难临头。

同时,懊丧的人也有很强的“良心”自监力,即使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他们也决不饶恕自己。

懊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责。容易懊丧的人是与世无争的“好人”,他们心地善良、洁身自好。习惯在处事中忍让、退缩、息事宁人,常常是生活中的弱者,他们生性胆小、怯懦。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言行不检“负责”,甚至对别人的过错也“负责”起来。明明是别人瞪了自己一眼,他们也会立即觉得自己肯定做了不对的事。

极端懊丧的人常用反常性的方法保护自己,越是怕出错,越是将眼睛盯在过错上。人家并未表示介意的事他也精神过敏,一句话也会后悔半天。他对人际冲突极为恐惧,解决人际冲突的办法也很奇怪。过分自责,其实也就是自卑心理的表现。

一个公式能形象地表达出自卑的构成:自卑=自贱 自谦。

自轻自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自卑心理的黑暗面。幸好自卑心理还有另一个方面,是完全可以作为正常品质利用的,这个方面就是指自谦。

自谦,换言之就是谦虚。

进取之心,必定要掩埋自卑之心,凡是积极进取的人,很少会自卑的。有进取心的人,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自卑。

谦虚是美德,但过度自谦就变成自卑了。自卑心理会使人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对未来没有信心。

自卑之人,大多都会选择逃避来保护自己。其实逃得了一时,难逃一世。

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你才会对自己能否做好每一件事充满自信。在满意的目光中,你会忘掉自己的不足,你会随时随地充满自信,你就不会再自卑。

只有主动地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在别人的尊重中,你永远也没有自卑的余地和条件。

有创造精神的人,是人生态度积极的人。只有控制自卑心理,你才会敢于进取,成为一个有主动创造精神的人,才能开拓事业;才会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活得开朗、开心;才会勇于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