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32863000000102

第102章 沈从文与《边城》

沈从文一生写下了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其中,《边城》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沈从文(1902~1988年),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和考古学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沈从文出生于风景秀美的湘西,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了他柔顺多情的个性。

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开始写一些新潮的白话小说,也在文坛崭露头角,由于徐志摩的介绍,他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然而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他更没有想到是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他未来的夫人张兆和。

18岁的张兆和聪明可爱,单纯善良,身边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只好悄悄地给她写情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感情文字的巨大威力下,两人双双坠入爱河。张兆和毕业后不久,沈从文便上门提亲,在二姐允和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1930年,沈从文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颇丰。到抗战前,共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不幸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使沈从文遭受到一次又一次来势汹涌的打击,陷入了病态的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后在夫人的照料下恢复了健康。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作家和学者沈从文的一段经典文字。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作者赋予了他笔下所有人物一种淳厚质朴的人性。作者向往“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厌恶所谓的现代文明,痛恨现实的黑暗,于是他在作品中构筑了一个理想世界,以此来寄托他重造民族的希望,表达自己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作者向往优美人性与人生的化身与极致。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特别是这一人物在爱情生活中的态度,描绘出人世间一种纯洁美好的感情,讴歌了象征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为“爱”字作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

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由于其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上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延伸阅读

多产作家沈从文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过30多部短篇小说集和6部中长篇小说,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20世纪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烛虚》、《云南看云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