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200个小故事
32861400000246

第246章 一分钟

◎文/李华伟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本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请进客厅。

著名教育家本杰明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这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青年人如约而至时,本杰明的房门大开着,眼前的景象更是令青年人颇感意外:本杰明的房间乱七八糟、一片狼藉。

没等青年人开口,本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乱了,请你先在门外待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完本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本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请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还放着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它们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漾着微波。

可是,没等青年人把满脑子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本杰明提出来,本杰明就十分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略显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本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恍然大悟地说,“我懂了,您是想告诉我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也可以改变许多事情。”

本杰明满意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本杰明连声道谢后,开心地走了。

一句话改变人生

◎文/佚名

第二天,我把我发表在报上的文章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了五遍。我仿佛看见我眼前的道路上撒满了鲜花,我的文章不断地变成铅字。

大学二年级那年的暑假,我在家乡的一家报社当见习记者,并将此视为成为文人的第一步。

我们编辑部有一个编辑,他总在有名的杂志上发表些机智但令人难堪的见解,我极希望自己也能练就他那样的善于洞察别人一切缺点的眼光。

不久,来了个巡回演出团。

我一直渴望找些有趣的题材,写些让我们的编辑拍案叫绝的东西,这正是一个好机会。

有关演出的评论,已安排由一位正式记者来写,但我还是决定去观看这场演出,并写篇评论拿给编辑看看——假如我的文章有点儿分量的话,他说不定会让它见报的。当然,即使只有几句赞语就够我陶醉一番了。

那晚,剧场爆满。剧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建好剧场并排出四部剧目,就这一点已足够令人钦佩了。大多数演员同我年纪不相上下——十九岁左右。我注意到那个黑头发的漂亮女主角挺紧张的,还不小心说错了一句台词;那位男主角进入舞台时也走错了方向,但他马上即兴加了几句台词,平息了由此带来的慌乱。为了文笔犀利,我在我的评论文章里写了他们的失误,对他们灵活的处理则只字未提。

第二天,报上刊登了那位正式记者的评论。她热情赞扬了每个演员作出的努力。我把自己的评论也交给了编辑,他看后哈哈大笑,说:“很有趣,蛮尖锐,我要发表这篇文章。”

第二天,我把我发表在报上的文章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了五遍。我仿佛看见我眼前的道路上撒满了鲜花,我的文章不断地变成铅字。

在街上碰见剧团经理时,我有些沾沾自喜:“您觉得我的评论如何?”“你知道你伤害了多少人吗?”他的话很简短,但却像一支箭,一下子将我这只飘在空中自我陶醉的气球戳瘪了。是啊,为了得到我梦寐以求的荣誉,我全然不顾那刻薄的文字会怎样伤害那些演员。我怔怔地站在那里,准备继续接受他的怒斥,他却语调温和地说:“你很有文采。可你要知道,不少工作都是很难的,生活也是如此。与其竭尽所能地挑刺和拆台,倒不如相互帮助,共同把事情做好。”

这是25年前的事了,但直到今天,每当我要去批评他人所作的努力和尝试时,我便会想到那个剧团经理,也想到那位正式记者——她的文章在着眼于赞扬演员出色的演出和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也恳切地指出了一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不久前,有读者跟我说:“我读过您的文章,我非常欣赏您看待事物的积极态度,您似乎从来都不吹毛求疵。”他的赞扬又使我想起了那位剧团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