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微型小说名家名作
32859800000010

第10章 美人鱼的期待

鲍昌

这一片村庄离海很远,山色很绿,水色很清,居住的大多是种田人,他们很穷,缺少别的生计。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每月的月圆之夜,总有一个从海滨来的渔女,穿着布衣,戴着箬笠,挎一个竹篮,挨家挨户来卖海鲜。那篮里盛有牡蛎、扇贝、海红、江珧、西施舌和日月贝。她专爱到最贫苦的人家,敲开门,揭开篮布,不肯开口讲话,只用手指比划着,就和买主成交了。

她惊人般美丽。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看她的脸上有娥蛾的红粉,浅浅的青黛,泓泓的秋水,鬈鬈的乌云。她的美夺人心魄,但不让人有非分之想。

凡是买过海鲜的人都会发现:在买下的各种贝类中,总掺有几枚苍暗的珠母贝。撬开贝壳后,首先入目的是强烈的珍珠光,然后便能剔出玲珑圆润的珍珠来。每一颗珍珠,怕都要价值百金哩!

所以,这片地区的人们都传说:她不是凡人,她是天女。她在替天行善。

就不知有多少人敬爱、仰慕这位渔女,对她产生了神秘的好奇。有一些大胆的后生,在暗中尾随着她,想探明她的住处。但这些后生没有一个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在尾随的中途,总要头生眩晕,眼花缭乱,失去了渔女的踪迹。

只有一个名叫尾生的青年,获得了成功。这尾生二十出头年纪,健壮得像山里的青木罔,英俊得像早霞中的太阳。他生性笃实,特守信用。为此,人们传说他与一个女子约会在桥下,女子未至,洪水袭来,他守信用地抱着桥柱淹死。其实,这是一个传说,他没有死,他已获得永生。

正因为是这样,渔女未能甩掉尾生的追踪。一次,渔女售完海鲜往回走时,尾生悄悄跟在她的后面。他看到渔女并未马上回返海滨,而是先来到这片地区最高的山峦——故里山下。渔女一闪身形,进入石壁上镌刻有“故里”二字的山洞。尾生跟踪进洞,穿过了无边的黑暗,拐了有千百个弯,终于来到一个璀璨生辉的石室。那石室的光,是来自陈列在石室里的无数发光的宝物。尾生不敢再靠前,藏身在石罅里,偷偷地窥视着。

这时,渔女以至高的虔诚,在石室宝藏前跪下来。她叩拜着,叩拜着……尔后便两臂前伸,全身伏倒。突然,石室刮起阴风,仿佛从石室的所有缝隙里都溢出了浓白的雾。尾生感到酷寒逼人,发现那是冰的寒气。而渔女痛苦地呻吟,在这阴风、白雾、酷寒中挣扎、翻滚着身躯。一声惨叫,她的布衫被阴风褪去,露出雪白的少女躯体;又在一刹那间,这雪白的躯体变成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伸出一只手,在痉挛般的痛苦中,擗下下体的一枚带血的鱼鳞。

说也奇怪,这枚鱼鳞一离开下体,立刻化为一块发光的水晶。阴风停止,白雾消散,酷寒转暖,而渔女的布衫回到身上,她重新变成姮娥般的天人。只是她非常疲惫,休息了好一会儿,才拾路回返。尾生唤了一声“姑娘”,想要截住她。她却愠怒地瞥了尾生一眼,娇叱道:“闪开!”头也不回地走了。

正像不敢亵渎天神一样,尾生不敢抗命渔女。但是他直跟踪到海滨,看到渔女在舍身崖的地方,跃身跳入大海。

这一夜万里无云,水光潋滟。尾生默默地从崖头俯视大海,却再也不见渔女踪影。他因而悟到:这渔女原来是条化身为人的美人鱼;而人间仙境,不过咫尺之遥啊!

从此,尾生患了痴呆的病,于每日砍柴种田之外,寡言少语。他经常目光凝滞,若有所思,或有所想,任凭家里人盘问,均不作答。

等到下一个月圆之日的前夜,尾生来到海滨,也在舍身崖处跃身入海。他有辟水的特性,终于在海底礁林中找到了美人鱼状的渔女。他发现:她正在从事一项庄严的工作,挎着竹篮,在采撷将要上岸去售卖的海鲜。但当她采来每一枚珠母贝后,都要撬开另一枚初生的珠母贝,以痉挛般的痛苦神情,用一根石针刺破自己处女的乳房,从中挤出一滴淡红色的血乳,滴进珠母贝的肉上,以便在未来的时日里化为珍珠。

尾生被深深感动了,他忘情地从礁石后走出,唤了一声“姑娘”。

他没有想到,这引起美人鱼的羞赧和激怒。她高声叱道:“你是什么人,总来跟踪我?你走开,从这里走开!”

“尊敬的姑娘啊,请你息怒。我跟踪你没有恶意,我不是个坏人。”

“那你究竟是为了什么?你说!”

“我知道你属于仙界,超凡入圣。我只想提几个可笑的问题给你。”

“你且问吧,发痴的人。”

“请问:你明知世道陵夷,人心不古,为何你要独自为善?为何你要滴血乳以化珍珠,施舍群黎?为何你要擗鳞肉以化水晶,奉献故里,难道我眼见不虚,世上真有至善至美吗?”

“这答案本属神圣,不言自明。”美人鱼轻声答道。

“再请问:为何事有不公,使为善者备遭痛苦,而寄生者都自在从容呢?”

美人鱼闭口不答,惟见眼睛湿润。

“那么,你甘愿忍受痛苦?”

“不,我在期待,永恒地期待。我期待痛苦消失,欢乐到来。”

“但你只是期待吗?姑娘!”

“你真愚蠢!”美人鱼愠怒地说:“我是弱女,你是少男。善于行动的人是不会总来提问的。”

说完,美人鱼隐面不见。尾生离海上岸,不知所终。

后来有个传说(也许是个遐想),说尾生进入故里石室,以利刃剜下自己一片片肌肉,堵住石室缝隙,阴风与白雾都永远消失了。

言出无稽,事难核审,这传说迄今未能证实。只是中国清代诗人龚自珍,早已发现月明之夜珍珠结胎的秘密,他写下如此优美的诗句:——“月明报有大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