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098

第98章 忌不雅风、霸道风

在为品牌命名过程中,商家往往喜欢用一些高雅、美好的词句。但是,在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将一些庸俗、霸道的词语运用到为品牌命名的过程中,这样做不仅带来了不良社会影响,更影响了自身的企业形象。

加勒比海中有一个小岛,原名叫猪岛,一直默默无闻。后来,它改了名字,叫做快乐岛,于是一下成了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从中不难看出,积极向上、高雅动听的品牌名称是被人们喜欢和易于接受的。同样,企业选择庸俗低级的品牌名称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还是选择能引起美好联想的品牌名称去获取人们的认可,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忌不雅

用象征吉祥如意、美好积极的词语命名品牌名称,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中国首批十大驰名商标中的“凤凰”牌,就采用了羽毛艳丽,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凤凰当作自行车品牌。而引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之中,的“霞飞”牌化妆品,就借用优雅高贵的诗句表达出该化妆品带给人们青春活力的意义。与前面例子中品牌名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时下出现很多庸俗粗劣的品牌名称。有些企业在给品牌取名时,盲目追求名称的个性化,专拣一些怪、粗、俗、丑的字眼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发展、商品日益充沛、产品快速更新换代、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在给品牌命名时的求新、求变思想值得赞赏,但是,这并不等同于要使用不雅名称。如果企业没有意识到使用不雅名称的危害性,反而被其“新”、“奇”、“与众不同”、“好记”等特点迷惑,那么等待这些企业的将会是消极的市场评价和鄙视的眼光。品牌名称是不仅是一个产品的脸面,更传达出一种企业文化和精神,不仅要让人易于记忆,更要给人以充分联想的空间,要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共鸣,使品牌扎根于消费者脑海中。

忌霸道

任何商家都希望自己的商品进入市场后马上能占领市场,获得霸主地位。因此,很多商家试着从品牌名称的气势上做文章,把诸如“霸”、“王”、“帝”这样的字眼运用到品牌名称中,造成了带有“霸”、“王”之类名称的产品蜂涌而出,如“某某霸”、“某某王”、“某某天”等品牌。

这种使用霸气字眼的品牌名称风潮,实际上体现出了商家的一种病态的竞争心态,把商场看作了一个战场,同时也就拒绝给同行生存的空间。带有霸道词句的品牌名称不仅让品牌名称缺乏个性,更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迷惑心理,影响名牌的建立。

在当今提倡人性化的社会中,人们更希望从外界获取的是充满温情和感人的东西,而不是冰冷的“霸”气。品牌名称只有具有了一定的亲和力,然后才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太太口服液”、“娃哈哈”儿童饮品、便宜坊等。品牌的成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来决定的,但这也与其拥有一个贴心、舒服、富有人情味的好名称不无关系。那些热衷于使用霸气词语为品牌命名的企业,只有走近消费者,了解和获悉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延伸阅读

老字号“桂顺斋”的得名故事

从天津民间小吃发展起来的老字号“桂顺斋”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在近代历史上,天津是北方最繁华的商埠之意,由于五方杂居,加上城市快速发展,促进了天津小吃的兴起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天津街头已有许多流动的摊贩,经常沿街叫卖自制的回民风味小吃。

当时北京通州城里有个叫“大顺斋”的火烧铺,老板刘星泉为了生计来到天津,先是在电车上卖票,但是无法养家糊口,后来他还是操起了老本行。1924年,他在天津南市买了个门脸,经营糖火烧、汤圆等回民小吃。那年,刘星泉喜得千金,起名“淑桂”,他灵机一动,用“桂”字加上大顺斋的后两个字,给店铺起了“桂顺斋”的字号。

后来,刘星泉又从北京聘请了糕点技师,以前店后厂形式制作经营京式糕点,把京城糕点的品种、风味、技法与天津小吃特点相结合,推出了京八件、麻圆酥和细八件等清真糕点,由于选料地道,制作精细,风味突出,货真价实,在天津一炮打响,一时间津门形成桂顺斋糕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