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079

第79章 如何取与众不同的名字

企业要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必须为自己取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与众不同的名字不仅能获得人们的关注,独具特色的名字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先机。

给企业取个与众不同的名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标新立异

“求新”是现代人的普遍心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欲望愈发强烈,因而,每当出现了名字新颖的店铺,他们大多都有一探究竟的想法。除了一些经营传统产品的老字号外,对于其他经营者来说,在给企业命名时,都应该本着标新立异、追逐新潮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经营者在为企业命名时,只有标新立异,才能取得后来居上的效果。这一要诀,对于从事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企业来说,更为重要。

如,现在“书店”这个名字已经显得不符合潮流了,反而是有些“书屋”、“书舍”之类的名字比较讨人喜欢;还有一些理发店已经脱离了以前千篇一律的“某某理发店”的名称,有的从发型剪裁入手,命名为“发裁轩”,而且“发裁”与“发财”谐音,非常精妙。还有取名“编制铺”的,更是标榜把头发当作材料,编制各种“云鬓雾鬓”。

标新立异、追求新潮,的确是为公司命名的一种诀窍。顾客总是想追求新感觉,希望得到更好的眼务,买到更好的产品。因而,在取名时,从“新”入手,在“新”字上做文章,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顾客的注意。

巧设悬念

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战争已经蔓延到“牌匾”上,一些平庸老派的企业和店铺名称已经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了。公司店铺千帆竞渡,为了招徕更多的买主,很多企业都在“奇”字上做足文章,这显然也成为很多商家使用的一个命名诀窍。

如,“雅虎”公司的创始人杨致远为自己的公司所起的名称“yahoo!”,就是巧设悬念命名技巧的典范。“yahoo!”,原本是《格列佛游记》中一群野人的名字,杨致远等人在yahoo后面加上了一个惊叹号,以强调发现“野人”时的惊奇状况。当杨致远把“yahoo!”注册为自己的网络名称时,访问者纷纷被吸引,访问量激增。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这个名字产生的好奇感所致。

只此一家

把自己的独特性蕴含在商业名称中,也是常用的企业命名技巧。在店铺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在商品通向市场的渠道中,独特的名字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例往往也验证了这一点。

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在创始初期,曾开展过广泛征集产品名称的活动,组织专家对数百个应征名称进行了市场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研究论证,最终才定名为“娃哈哈”。今日“娃哈哈”之所以妇孺皆知,与其别出心裁又能赢得消费者好感的名称有直接关系。

延伸阅读

企业命名技巧的误区

在为企业命名时,很多人常常忽略名字的怪诞性,饥不择食地争抢名称,只要能引起顾客的注意,便一律施以“拿来主义”。有的店主虽然绞尽脑汁,但也无法取独特新颖的商名,一些企业甚至云山雾罩般地顾左右而言他。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反面的例子:如,煮水饺的叫“天晓得”;专营火锅店的是“羊先生”;一家小里弄的杂货店,干脆取名为“麻雀虽小”。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位店主为自己的店铺取名为“金刚经”,人们原来本想进屋沐浴和熏陶一下经典古籍,但进入其中之后,才发现是杯盘相枕、觥筹交错的酒家。

这种过于怪诞和与经营项目无关的名称,不仅浪费了人们的感情,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以“奇”取胜的命名方法,应该把握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没掌握好适度性,则会招致不良后果。除此以外,那些玩世不恭的商名,就更加让人感到心惊肉跳、不敢问津了。

因而,上面的命名误区必须引起店主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