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029

第29章 给小孩起乳名习俗

乳名也称小名,是小孩出生不久后,家人和亲人对他们的昵称。乳名一般在其长大成人走上社会之后,便不再继续使用。为小孩子起乳名,一方面便于称呼,另一方面也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民间习惯色彩。

乳名,最早出现于汉代。历史记载,如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乳名叫“娥”,汉武帝的外祖母乳名叫“臧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述,司马相如小时候,父母称他为“犬子”,他长大之后仰慕战国时代的蔺相如,遂更名为“相如”。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乳名更是常常见于史册,一方面是由于乳名之俗在那时已经盛行,另一方面是因为魏晋的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率真,不以名教礼仪为意,因此,朋友之间不以互称乳名为无礼。

时至今日,乳名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把起乳名的主要技巧归纳如下。

取名的一字冠以“小”字而为乳名

取名的一字冠以“小”字而为乳名,这在时下的城乡很流行。例如:王鸾,乳名为小鸾(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张珍,其乳名为小珍;杨平,其乳名为小平;徐彦辉,其乳名为小辉等。

取贱名为乳名

反其意而取乳名同样体现父母之爱,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聪明伶俐,却故意取名“傻蛋”,革命先烈李大钊乳名“憨头”,书画家林散之乳名“五呆子”,便属此类;父母希望孩子英俊潇洒,却故意取名“丑娃”、“黑妞”等;父母希望孩子荣华富贵,又担心病痛灾祸养不大,就故意取一个“狗剩儿”、“阿牛”、“小石头”之类的“贱”名。

取名的一字后加“子”字而为乳名

这种乳名,既高雅,又亲昵,在知识分子家庭中最为常见,例如,刘春光,其乳名为光子;何丽叶,其乳名为叶子;张美玲,其乳名是玲子等。

重复名的一字为乳名

这种习俗在城镇较多,特别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中最常见。如果是单名,其乳名就是双名。例如:王冰,其乳名为“冰冰”;杨阳,其乳名为“杨杨”或“阳阳”;彦青,其乳名为“青青”等。如果是复名,则往往取名字的后一字重复而为乳名。例如:欧阳晴,其乳名为晴晴、令狐冲,其乳名为冲冲等。

取名字的一字,加“儿”字作后缀而成乳名

这种乳名更能体现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如金庸名著《神雕侠侣》中郭靖和黄蓉对两个儿女的称呼:称大女儿郭芙为“芙儿”,称小女儿郭襄为“襄儿”,称小儿子郭破虏为“虏儿”;另外,郭靖对义弟杨康的儿子杨过非常疼爱,亲切地称他为“过儿”。

乳名,触及到人性中最美好的亲情之爱,不带任何封建迷信色彩,在现代社会仍然非常流行和实用。

延伸阅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乳名

三国时代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据《三国志》记载,许攸和曹操是自小在一起玩耍的朋友。后来,他帮助曹操击败袁绍占领冀州,在请功宴上自夸:“阿瞒,卿不得我,不得冀州!”曹操不怒反笑,并说:“汝言是也!”

中国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小名是“阿斗”,阿斗是蜀后主刘禅的小名,至今人们形容一个不争气的人,习惯称之为“扶不起的刘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