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109

第109章 茶业命名:自然属性结合人文情怀

中国有着深厚的茶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诞生了很多茶产品,商家要想在茶市场中获得利益,给自己的产品起个动听的名字是必要的,在为其命名时,一定要在表现茶信息的同时展示其独特的文化。

中国产茶的历史悠久,茶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制茶的方式多种多样,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使茶叶的命名也成为一种学问。为茶产品命名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自然品质

人们在对茶产品进行命名时,可以从传递茶叶信息和特点的角度出发。

第一,反映茶叶的颜色特点,如雪芽、银笋、银峰、玉针、白牡丹、碧螺春、黄芽、辉白、白毛茶、天山清、水绿黄汤等。

第二,反映茶的形态特征,如珍眉、珠茶、瓜片、松针、毛尖、雀舌、鹰嘴、旗枪、仙人掌等。

第三,反映茶的口感和香气,如十里香、兰花茶、水仙等反映茶香气特点,苦茶反映茶的口味特点。

加工特点

为茶命名还可以从其加工特点的角度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突出茶叶的采摘时间,如用明前、雨前、火前、骑火茶、春蕊等具有时间特点的名称来体现茶的嫩度与质量。

第二,也有的用茶名来反映制茶工艺,以区别各种制法下茶叶的品质特点。如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工夫等。

第三,对于制法、品质特征相似的同类茶,命名时常在茶类名前冠上产地名称或其简称以作区别。如炒青绿茶有婺绿、屯绿、杭绿、湘绿、川绿等;烘青绿茶有徽烘青、浙烘青、闽烘青等;红茶有祁红、宁红、宜红、川红、湖红、越红、苏红、滇红等。

特种名茶的命名

对于各地特种名茶的命名,一般是采用前面冠以地名,后接专有名的形式,地名反映产地,专名反映茶的主要品质特色。如敬亭绿雪、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高桥银峰等。

在六大茶类中,乌龙茶常以品种或单枞来命名,并且为区别各地产品,常在品种名前冠以地名。例如以品种命名的有台湾乌龙、安溪铁观音、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香椽、永春佛手等;以单枞命名的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这些命名方式都突出了茶的描写性特征,不仅帮助人们清晰地了解茶叶信息,还对茶叶的分类研究和实际应用有一定意义。

富有人文情怀

茶叶的命名还可以从抒发人文情怀的角度出发。

第一,可以结合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来对茶叶进行命名,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黄山毛峰、茅山青峰、神龙奇峰、庐山云雾、井冈翠绿、太湖翠竹、苍山雪绿、鹤林仙茗等。将风景名胜与茶叶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加人们对茶的好感。

第二,产生联想。许多茶名,尤其是名茶之名,文字都很文雅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让人一见茶名,便会引起无限美好的遐想,敬亭绿雪、庐山云雾、黄山毛峰、高桥银峰、雪水云绿等,这些茶名犹如一幅幅写意传神的中国画。

第三,结合美妙动人的传说和典故,如碧螺春、竹叶青、文君嫩绿、峨蕊、太平猴魁、大红袍、铁观音、文公银毫、金奖惠明等,这些传说与典故,既丰富了茶叶的文化内涵,也起到了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延伸阅读

“碧螺春”的改名故事

清代康熙年间,人们在苏州地区洞庭湖区域的东碧螺峰石壁上发现了一种野茶,将其采下带回作饮料用。有一年,因产量很大,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了热气,透出阵阵异香,采茶姑娘都嚷着:“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气异常浓郁。于是众人争传,“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认为“吓煞人香”这个名字不雅,便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