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32853800000055

第55章 着眼于现实的玄学之作:《崇有论》

《崇有论》在玄学的发展过程中,既上承何晏、王弼“以无为本”的“贵无论”,对它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批判,又提出了“始生者自生”的思想,给了“独化论”的理论以启示和借鉴。对玄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理论中介作用。

裴頠(267—300),字逸民,河东闻喜(在山西)人。其父裴秀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裴頠少时聪悟有识,很早就因善谈《老子》、《易经》而知名于世。曹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5年),他由大将钟会推荐,做了辅政的大将军司马昭的僚属,后升为尚书郎。其后仕途一帆风顺,但后来还是因“八王之乱”而死。

裴頠的著作有《崇有论》和《辩才论》。《辩才论》大概是讨论当时所谓才性问题的,还没有写成,他就被害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崇有论》,《晋书》把它完全载入裴頠的传中。裴頠的《崇有论》是反对王弼、何晏的,是他们的“贵无论”的对立面,但它还是玄学理论。他和“贵无论”的斗争,是玄学内部的斗争。裴頠《崇有论》的落脚点是维护名教制度的,是想把人们从“任自然”的边缘拉回现实中来的。裴頠的主要观点如下:

“道”和“万有”

裴頠所说的“有”是指“万有”,即现实存在的事物。“崇有”就是注重现实存在的事物。他认为万有的整体是最根本的“道”;“万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因此又说“自生而必体有”。他明确地说:“夫至无者,无以能生。”否定“有生于无”的唯心主义观点。

万物生化有其“理”

裴頠认为万有的生生化化有其“理”,即规律,“理之所体,所有有也”,即“理”是以“有”作为它的存在根据的;规律表现在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之中,所以万物的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寻求事物规律迹象的根据,“化感错综,理迹之原也”。

万有相互支持

裴頠认为,事物虽是“自生”的,但每个具体事物都是万物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自足”,要依靠别的东西作为存在的条件。他说:“夫品而为族,则所禀者偏,偏无自足,故凭乎外资。”“资”就是依靠的意思。事物的存在要依靠一定的条件,条件适合某一事物的存在,对于某一事物叫作“宜”,选择适合存在的条件是人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说,裴頠认为,在“有”之为“有”的过程中,“有”首先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有”,而不断抛弃不利于自己的“有”。那些利己的他“有”在此过程中,与“有”自身一起不断地实现着此“有”的本质。而那些被抛弃的、无助于此“有”的他“有”,相对于此“有”而言,就成为了“无”。在这个意义上,“无”只是“有”的衍生状态,而非“有”的本体。有之为“有”,全是“有”之间的相济之功,而 非“无”之用。

“无”是什么

裴頠对“无”作了解释,他说:“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认为“无”是“有”消失了的状态。“无”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有”才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积极的影响。

延伸阅读

裴頠豁达善辩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武帝在登基后,曾卜卦预测西晋的命运,卜卦的结果是得了个“一’字,晋武帝很不高兴,以为只有一世,大臣们也个个相顾失色。裴頠却依照何晏的《老子注》解释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以为天下员”,他的这一解释使晋武帝高兴了,也使群臣顿时都转忧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