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编癌症防治与配餐宜忌
32851400000014

第14章 子宫体癌

子宫体癌又称子宫内膜癌或子宫内膜腺癌,简称宫体癌,是指发生于子宫体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本病40岁以后的发病率为14/10万。一般认为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与未孕、未产、不孕、肥胖、雌激素改变、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本病属于中医崩漏、五色带等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冲任受损,毒邪凝聚,气滞血淤,阻于胞宫所致。

“临床诊断”

一、病症表现

1.阴道出血表现为异常的子宫出血,是本病最常见症状,发病率为88%~96%,最多见于绝经期或绝经后出血,为血性分泌物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次出血也可能仅持续1~2天,几个月不复发。

2.阴道分泌物约1/3患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现象。

3.疼痛由于肿瘤压迫神经干,可引起下腹、腰、腿等疼痛,此属晚期症状。

4.下腹部肿物子宫增大时可于下腹部触及肿块。超出子宫以外的包块,以转移性附件或盆腔肿块的可能性大,只见于晚期患者。

二、实验室检查

1.宫腔镜检查能较早发现子宫内膜的癌变,有助子宫体癌的定位和分期。

2.细胞学检查①阴道细胞学检查:从子宫颈管取得标本作涂片检查,其准确率可达75%。正常绝径前妇女仅在月经的前半期可在阴道涂片中发现子宫内膜细胞。②宫腔细胞学检查:可以用细胞吸收集器以负压抽吸宫腔标本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84%~93%。

3.组织学检查①诊断性刮宫是确定子宫内膜癌的最有效、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对颈管可疑者应常规进行分段刮诊,以确定癌的发生部位及临床分期。②吸取活检法准确率可达95%以上。

“辨证”

1.肝郁血热阴道不规则出血,量较多,或出血淋漓不尽,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2.淤毒内结时崩时止,淋漓不净,色多紫暗,或突然量多,挟有淤血块,或有低热,带下腥臭,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边有淤点,苔薄,脉沉涩或弦细。

3.湿热下注带下黄赤,或紫或五色带,量较多,臭秽异常,脐腹疼痛,阴户肿痛,胸闷纳呆,腰腿酸痛,小便黄或短赤,大便干燥,舌苔黄腻,脉弦滑。

4.脾气亏虚崩漏下血,或淋漓不尽,色淡质清,神疲乏力,纳少面黄,舌质淡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无力。

5.肝肾亏虚崩漏,量多少不一,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心悸,五心烦热,两颧红赤,腰膝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药膳方精选”

葡萄干墨鱼

“配方”黑葡萄干150g,猪肉300g,新鲜小墨鱼10只,豆油、酱油、盐、糖、酒各适量。

“制法”拉出墨鱼头部,将其体内泥沙、杂物取出,不要将墨鱼剖开,用少量酱油和酒浸泡之。在锅内烧熟豆油,将猪肉炒熟,再加入葡萄干稍炒,加适量盐、酱油和糖,炒匀后盛出。将炒好的葡萄干猪肉装入每只墨鱼体内。在油锅内放6~9ml豆油,烧热后放入墨鱼,以文火煎熬,再倒入浸泡墨鱼的酱油和酒,闷煮片刻,即可食用。

“用法”佐以食用。

“功效”养血滋阴,消块抗癌。

“主治”适用于子宫癌肿块坚硬,触诊如石者。

羊鱼鲜补汤

“配方”羊肉300g,鲜河鱼(500g左右)1条,白萝卜1个。盐、葱、姜、酒、豆油、冷水各适量。

“制法”将羊肉切成大块,放入滚水中,同切片的萝卜煮15分钟,汤和萝卜另置不用。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约为锅容器的2/3),葱、姜、酒,煮至熟透(约需2.5小时)。若汤太少,可加适量滚开水。将鱼用豆油煎透后,放入羊肉锅内煮30分钟。汤中加点儿盐,撒上些香菜,蒜苗、葱末,即是美味可口的羊鱼鲜汤。

“用法”早、晚各1次,佐以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生血除烦。

“主治”适用于子宫癌手术摘除后的调养。

淫羊藿山药面

“配方”淫羊藿15g,桂圆肉100g,山药400g,细面条、酒、酱油等各适量。

“制法”淫羊藿用水3杯,煎至1杯,将药渣滤弃,留汁备用。山药洗净切段,下锅放水煮。另一锅放水加桂圆肉煮,煮沸后将淫羊藿汁倒入,加酱油、酒等调味,再盖锅煮。此时另一锅内山药已煮烂,随即将另锅蒸沸之滚汤全部倒入山药锅内,搅和调匀,下面条至熟即可。

“用法”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补肾,养血安神。

“主治”适用于子宫癌虚寒贫血严重者。

糖醋鹌鹑蛋

“配方”鹌鹑蛋20个,洋葱半只,胡萝卜80g,笋80g,香菇4只,青椒1只,汤料200ml,砂糖40g,醋45ml,料酒15ml,番茄酱20g,麻油5ml,粟粉10g。

“制法”鹌鹑蛋煮熟,去壳。所有蔬菜均切成小块,再把胡萝卜煮至断生。碗中依次放入汤料、砂糖、醋、料酒、番茄酱、麻油、粟粉等,调成料汁。锅中放油30ml,烧熟后投入鹌鹑蛋与蔬菜稍炒,倒入调汁略煮一下即可食用。

“用法”佐以食用。

“功效”补益气血,腱脾益肺。

“主治”适用于宫颈癌长期反复出血所致的贫血症。

参枣米饭

“配方”党参20g,大枣20个,糯米250g,白糖30g。

“制法”将党参、大枣放在瓷锅或铝锅内,加水泡发,然后煎煮30分钟左右,捞出党参、大枣,其枣备用。将糯米淘净,加水适量放在大瓷碗中,蒸熟后扣在盘中,把党参、大枣摆在上面。把药汤加白糖煎成浓汁,倒在米饭上即可食用。

“用法”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用于子宫癌虚寒出血不止者。

白果蒸鸡蛋

“配方”白果2枚,鸡蛋1个,清水适量。

“制法”先在鸡蛋的一端开一个小孔,把白果去壳后纳入鸡蛋内,以纸黏封小孔,放碟上隔水蒸熟后服食。

“用法”早、晚各1次。

“功效”收敛肺气,止带化浊。

“主治”适用于子宫癌湿浊白带者。

炒扁豆泥

“配方”白扁豆250g,葡萄干适量,京糕适量,核桃仁20g,白糖100g,猪油10g。

“制法”扁豆洗净,煮烂,搓碎,加水去皮,倒在纱布上滤去水分,做成豆泥待用。炒匀置火上,放入猪油、白糖、核桃仁、葡萄干、扁豆泥同炒,待水分炒干后装盘,并将京糕剁成末撒在上面,即成。

“用法”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利尿。

“主治”适用于子宫癌湿浊性带下过多,体倦乏力者。

莲子甲鱼

“配方”甲鱼1只(500g左右),白莲子75g,猪瘦肉200g,鸡蛋1个,香菇10g,米酒10g,姜、葱、淀粉、食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甲鱼宰杀(在颈下开刀,但不割断头),入开水内泡洗干净,取下甲壳,取出内脏,洗净待用。猪肉剁碎,香菇切丁,加上蛋液、葱姜末,淀粉、米酒、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拌匀后放入甲鱼腹内,将入成熟的莲子摆在肉馅上面,在甲鱼周围也摆上两圈莲子,上笼蒸1小时,出笼勾芡后即可食用。

“用法”佐以食用。

“功效”滋润补虚,抗癌清热。

“主治”适用于子宫癌阴虚火旺(常为低烧)者。

金丝鲤鱼羹

“配方”金丝鲤鱼1尾(约500~1000g),胡椒3g,姜葱等调味品适量。

“制法”鲤鱼去鳞及肠杂,洗净,加胡椒、姜、葱等佐料,以清水煮熟即可。

“用法”佐以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利水消肿。

“主治”适用于子宫内膜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者。

鲜鲍洋参汤

“配方”生鲍鱼500g,洋参(花旗参或西洋参)15g,猪瘦肉150g,食盐等调味料适量,姜2片,陈皮3g。

“制法”将生鲍鱼外壳擦洗干净,砸碎,连壳带肉放入汤煲内,加姜、陈皮及三汤碗半的清水,猛火烧滚后改用文火。加入猪肉,直煲至仅剩一碗半水时,加入洋参,再煲至剩大半碗汤水,便可捞起猪肉切片餐用,汤水则调味饮用。

“用法”早、晚各1次,佐以食用。

“功效”滋阴降火,抗癌扶正。

“主治”适用于子宫癌早期白带过多而偏有虚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