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32847600000081

第81章 艾叶飘香划龙舟——端午节

端午节由原始龙图腾崇拜升华到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民族节日,不仅走过一个漫长历史岁月,也使文化内涵深化为培育和熏陶民族品性和精神的熔炉。2006年,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起源

“端”是“初”的意思,初五也称为“端午”。又因为午时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有两个“五”,所以又称“重五”或“重午”。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端午节”和“重五节”的说法了。相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为了避忌“五”字,就改为“端五”“端午”。另一种说法在民间最具有影响力,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楚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习俗

吃粽子

端午节最重要的民间习俗就是吃粽子。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打捞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插艾蒿

端午期间,民间还有悬挂艾草和菖蒲的习俗。相传,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向披靡官军闻风丧胆。有一次黄巢的义军打到河南邓州城下,黄巢到城边察看地形,遇到一个村妇手拉着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步履艰难,神色慌张。黄巢觉得很奇怪,就上前询问。村妇告诉她,黄巢军要打来了,大家都在逃命,大的孩子的父母已经被杀死,就剩下这个独苗。小的孩子是自己的亲儿子,万一黄巢军追来,她宁愿丢掉自己的孩子也要保住怀里孩子的性命。黄巢听后十分感动,就告诉村妇,说黄巢军专和官府作对,不伤无辜百姓。说罢,他就拔出佩剑,砍倒路边的艾蒿,让村妇插到家门上做记号,就不会受到伤害。这个消息一传开,穷人纷纷都插上艾蒿。第二天正好是五月端午,义军攻下邓州,杀了县官,开仓分粮。穷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从此,端午节插艾蒿可避兵灾瘟疫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系五彩线

五彩线的传说与一条恶龙有关。据传当年人们祭祀屈原时,水面上浮起了一条蛟龙,龙须上沾着一片屈原的衣襟,人们把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小孩子。

驱邪祛虫

端午节还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因为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人们把艾草扎作人形、虎形。《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端午)插蒲龙艾虎。”《清嘉录》卷五:“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头被认为是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蓬鞭相配,以赶却鬼祟。另外还焚烧艾蒿等以驱赶蚊蝇。在湖南、浙江等地则采葛藤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

民间还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要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延伸阅读

端午节的另一传说——纪念伍子胥

伍子

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他投奔吴国。吴王夫差继位后,吴军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答应。子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信谗言陷害子,赐子宝剑,子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国之东门上,我要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而死。夫差闻之大怒,令取子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