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竞争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一个你死我活的结局,那就是一种最原始、最不人道的竞争了。随着全球合作化时代的来临,竞争何不也换一种方式?如果竞争的双方能够在竞争中达成共赢,下一盘和棋,双双获利,不是更好吗?什么是竞争的绝佳境界在一般人的观念领域里,竞争的状态应该是以你死我活的竞争结局收场。在整个过程中,明枪暗箭、尔虞我诈是最常用的竞争手段。当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和平竞争可以突发为恶性竞争,直至两败俱伤。但有一部分人的观念却与此相反,他们希望竞争的双方都能够在整个过程中获利,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生存。共赢是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具备这种观念的人才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1987年6月法国网球公开赛期间,韦尔奇和法国政府控股的汤姆逊电子公司的董事长阿兰·戈麦斯相遇了。
在他们见面的时候,情形和韦尔奇第一次与别的商家会谈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彼此的企业都需要帮助。汤姆逊公司拥有一家韦尔奇想要的医疗造影设备公司,这家公司叫CGR,实力不算很强,在同行业内排名只位居第4或第5名。而韦尔奇的GE公司在美国医疗设备行业则拥有一家首屈一指的子公司,但是他们在欧洲市场却没有明显优势。尤其重要的是,由于法国政府保持着对汤姆逊公司的控股,实际上这就等于将韦尔奇的公司关在了法国市场之外。
在会谈中,阿兰·戈麦斯明确地表示他不想把他的医疗业务卖给韦尔奇。但韦尔奇决定看看他是否对进行业务交换感兴趣。因此他向戈麦斯说明,他可以用自己的其他业务与他们的医疗业务进行交换。在此之前,韦尔奇非常清楚他不喜欢GE的哪些业务和公司,因此,他绝不会做赔本的交易。于是,他站起身来,走到汤姆逊公司会议室的讲解板前面,拿起一支水笔,开始在上面列出他能够卖给他们的一些业务。他列出的第一个项目是半导体业务,对方不想要。然后,他又列出了电视机制造业务,这时,阿兰·戈麦斯立刻表示对这个想法很有兴趣。在他看来,他的电视业务规模目前还不算很大,而且全都局限在欧洲范围之内。他认为,通过这项交换可以把那些不赚钱的医疗业务甩掉,同时又能使他一夜之间成为第一大电视机制造商。他们两人对这项交易很是感到兴奋,于是马上开始谈判。很快,他们达成一致。谈判结束后,阿兰·戈麦斯陪着韦尔奇走出了电梯,一直把他送到等候在办公楼外面的轿车旁边。当车发动起来并从道路上疾驶而去的时候,韦尔奇一把抓住了他身边的秘书的胳膊,激动地说:“天啊,是上帝来让我做这笔交易的,我当然有理由把它做得更好。”“而且,我认为阿兰·戈麦斯也是真想做成这笔交易。”秘书回答他。他们都开怀大笑起来。韦尔奇确信阿兰回到楼上之后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因为阿兰·戈麦斯也同样清楚,他的电视机公司规模太小,根本无法同日本人竞争。这笔交易可以使他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地位,从而使他可以应对一场巨大的挑战。对韦尔奇来讲,他在国内消费电子产品的业务年销售额为30亿美元,而买进汤姆逊的医疗设备,自己的业务年收入则将增加到7.5亿美元。这笔交易将使韦尔奇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提高到15%。他将更有实力来对付GE的最大竞争者——西门子公司。在余下的6周之内,交易过程中的所有手续全部顺利完成,并于7月份对外宣布。除了做交换的医疗设备业务之外,汤姆逊公司还附带给了GE公司10亿美元现金和一批专利使用权,这批专利权将会每年为GE带来1亿美元的收入。而同时,汤姆逊公司也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商。当媒体批评韦尔奇的这一做法时,韦尔奇对此发表评论说:“这些批评都是媒体的一派胡言。事实是,通过交易,我们的医疗设备业务更加全球化,技术更加尖端,而且还得到了一大笔现金。每年专利使用费的收入就比我们前10年里电视机业务的纯收入还要多。而且,我们由此上缴国家的利税也是前些年的好几倍。”
就这样,韦尔奇与汤姆逊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做成了这笔交易,各自扩展了自己的业务量,最终双双取得了成功。在生意场上,双赢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要做到这一点,却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双赢对竞争的双方而言虽然诱惑很大,但其中的关键因素却错综复杂,只有双方都能以诚相待,找到彼此可以合作的契合点,双赢才会有保障。
一定要具备双赢观
双赢观就是在最大限度内寻求利益双收的观念,即互惠互利,利人利己。
利人利己可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谋其利。要达到互利的境界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及与人为善的胸襟,尤其与损人利己者相处更得这样。培养这方面的修养,少不了过人的见地、积极主动的精神,并且应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作为基础。我们都应该具备这样的观念,在竞争与合作中让自己活得潇洒。
品格是利人利己观念的基础,以下三项品格特质尤其重要:
一、真诚正直:人若不能对自己诚实,就无法了解内心真正的需要,也无从得知如何才能利己。同理,对人没有诚信,就谈不上利人。因此,缺乏诚信作为基石,“利人利己”便成了骗人的口号。
二、成熟:也就是勇气与体谅之心兼备而不偏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与信念,又能体谅他人的感受与想法;有勇气追求利润,也顾及他人的利益,这才是成熟的表现。许多招考、晋升与训练员工使用的心理测验,目的都在测试个人的成熟程度。
只可惜常人多以为魄力与慈悲无法并存,体谅别人就一定是弱者。事实上,人格成熟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需要表现实力时,绝不落在损人利己者之后,这是因为他不失悲天悯人、与人为善的胸襟。
徒有勇气却缺少体谅的人,即使有足够的力量坚持己见,却无视他人的存在,难免会借助自己的地位、权势、资历或关系网,为私利而害人。但过分为他人着想而缺乏勇气维护立场,以致牺牲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也不足为训。
勇气和体谅之心是实现双赢不可或缺的因素,两者间的平衡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有了这种平衡,我们就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同时又能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立场。
三、富足心态:一般人都会担心有所匮乏,认为世界如同一块大饼,并非人人得而食之。假如别人多抢走一块,自己就会吃亏,人生仿佛一场游戏。难怪俗语说:“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见不得别人好,甚至对至亲好友的成就也会眼红,这都是“乏匮心态”作祟。抱持这种心态的人,甚至希望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小灾小难不断,疲于应付,无法安心竞争。他们时时不忘与人比较,认定别人的成功等于自身的失败。纵使表面上虚情假意地赞许,内心却妒恨不己,唯独占有能够使他们肯定自己。他们又希望周围都是唯其命是从的人,不同的意见则被视为叛逆、异端。
相形之下,富足的心态源自厚实的个人价值观与安全感。由于相信世间有足够的资源,人人得以分享,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开启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并提供宽广的选择空间。
真正的成功并非压倒别人,而是追求对各方都有利的结果。经由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使独立难成的事得以实现。这便是富足心态的自然体现。
要想潜移默化地扭转损人利己者的观念,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让他们和利人利己者交往。此外,还可阅读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与伟人传记,或观看励志电影。当然,正本清源之道还是要向自己的生命深处探寻。
建立在利人利己观念上的人际关系,有厚实的感情账户为基础,彼此互信互赖。于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投注于解决问题,而非浪费在猜忌设防上。这种人际关系不否认问题的存在或严重性,也不强求消除各方分歧,只强调以信任、合作的态度面对问题。
然而合理的关系若不可得,与你交手的人偏偏坚持双方不可能都是赢家,那该怎么办?这的确是一大挑战。在任何情况下,利人利己都不是易事,更何况和自私自利的人打交道,但是问题与分歧依然要解决。这时候,制胜的关键在于扩大个人影响圈:以礼相待,真诚尊敬与欣赏对方的人格、观点;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多听而且认真地听,并且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以实际行动与态度让对方相信,你由衷地希望双方都是赢家。
实现双赢是人际关系的最大挑战,追求的已不止是完成谈判或交易,更要发挥感化的力量,使对手以及彼此的关系都能脱胎换骨。纵然少数人实在不容易说服,我们还可以选择妥协——有时为了维持难得的情谊,不妨有所变通。当然,好聚好散也是另一种选择。
总之,无论如何,双赢的观念应该是我们必备的。也只有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才不至于让竞争变得生硬而不可调和。这种观念决定了我们的生存状态和个人成就,请你不要忽视它。
双赢需制度作保证
与其他保证一样,双赢结局的完美也需要一定的硬性保障,凭借这种保障,凭借这种共识,从属关系才可转换为合作关系,上对下的监督则转变为自我监督,双方才有可能共谋福利。
这类协议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例如雇主对员工、个人对个人、团体对团体、企业对供应商。这五项要素列举如下:
1.彼此预期的结果,包括目标与时限,但方法不计;
2.达成目标的原则、方针或行为限度;
3.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技术或组织资源;
4.评定成绩的标准与考评期限;
5.针对考评结果定赏罚。
明确目标与评估标准树立后,双方才能有所遵循。传统权威式的管理是基于“彼之得即我之失”的信念,透支了情感账户的存款。一旦双方失去,便会对彼此期望的目标缺乏共识,无怪乎上司会采取猜忌的管理方式。
至于信任式的管理,其基本原则在于放手让别人去做。既然有协议作为约束,管理者只需扮演协助与考核的角色即可。
由自己评量得失,更能激发自尊。何况在高度互信的环境中,这种方式获得的测量成果准确度很高。因为当事人对自己的工作成效最清楚,间接观察或测量,总难免失真。
双赢的管理原则必须有合理的制度加以配合,否则理想与实际相抵触,要达到预期成果,无异于缘木求鱼。举例来说,个人或企业使命宣言列举的目标与价值,应有恰当的奖惩制度作为后盾。
斯蒂芬·柯维参加一家房地产集团的年度表扬大会。现场气氛热闹异常,公司还聘请高中乐队来助阵。当时有40人分别接受“业绩最高”、“佣金最多”等等奖项,可谓风光一时。但其余700多名与会的业务人员,内心感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他的顾问小组正好受聘于该公司,眼见这种做法产生不良副作用,他们立刻着手教育员工及整顿公司组织,树立利人利己的观念。全体员工不分阶级,共同拟定激励士气的奖惩制度,并自订个别的绩效目标,以鼓励互助合作,人尽其才。
第二年,成效卓著。在表扬大会上,与会的1000余人中有800人受奖,多半是由于达成自订的目标或团体达成部门目标而受奖,并不一定是因为把别人比了下去。会场上虽没有乐队、啦啦队助阵,但气氛依然热烈。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受奖人的平均业绩与为公司赚得的利润都是去年的40倍。
竞争在商场上尤其必要,各年度的业绩也应互作比较,甚至不相关的个人或机构间,都可以相互竞争。但众志成城对企业生存而言,重要性绝不亚于竞争。为激励士气,包括训练、企划、预算、资讯、沟通及薪酬等所有制度,都应鼓励合作。有一家连锁店的老板,因为售货员过于消极、对顾客不闻不问而深感苦恼,于是请斯蒂芬·柯维设计课程来改善员工的服务态度。经实地调查,他发现该公司员工的确有这种弊病,可是原因何在呢?这位老板说:“我要求主管以身作则,把2/3的时间用于促销,其余1/3用于管理,结果他们的业绩确实不输给手下的售货员。”
原来真正的症结在此,这位老板心知肚明,只是不肯承认。斯蒂芬·柯维费了不少唇舌,终于使他明白,经理不应与店员争利,薪酬制度也应调整。经理的奖金须以售货员的业绩为准,而不是自相争夺。
许多情况下,问题是导源于错误的制度,而不是人。恶劣的制度甚至会使好人也受到感染。在企业中,主管可以改变制度,使属下成为向心力强、生产力高的团队,足以与其他企业竞争。在学校里,老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努力与表现来评分,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在家庭中,父母不要鼓励子女互比高下,应当培养全家人一条心。
另外,达成利人利己的流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费希尔与尤里主张,以原则为重心的谈判对事不对人,着重双方的利益而非立场。目标虽在寻求彼此互利的解决途径,但不违背双方认同的一些原则或标准。
你不妨试着以下列四个步骤进行谈判:
1.从对方的观点看问题,诚心诚意地了解他人的需要与顾虑,甚至比对方了解得更透彻;
2.认清关键问题与彼此的顾虑;
3.寻求彼此都能接受的结果;
4.商讨达成上述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在此,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双赢流程与双赢结果之间密切关联的性质。要取得双赢结果只能靠双赢流程——目的与手段应是一致的。双赢不是一种个人技巧,而完全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模式。它是高度互信的结果,体现在能有效地阐明期望并实现结果的协议之中。它在支持性的制度里才有活力,并经由有关流程才能实现。
竞争也不要忘记合作
不少人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竞争双方似乎注定是利益截然对立的“冤家”对头。其实,换一种思路看,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拿有争议的名人名事故地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说,双方何不来个“不同而和”、资源共享、联合开发、共同发展呢?如果双方联手,你把游客送到我这里,我把游客送到你那里,岂不是双赢?而且,游客也学会了比较、增长了见识。
搞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动力、增强活力,促使企业不敢有稍许懈怠,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建设和发展也不能没有合作,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
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
如今,国外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通过组建联盟参与全球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这是对传统的竞争理念和模式的超越,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提出并实践这一理念。实践证明,过去那种仅仅把同行看成是“冤家”,认为有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的观点是片面的、有害的,它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内耗及浪费。而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既竞争又合作,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
团结就是力量,联合就有优势。人们应该更明智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积极竞争的同时,发扬光大团结协作精神。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壮大,越办越好。
一个美国成功人士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说得没错。
每个很要好的朋友,很可能在某些因素下成为敌人,毕竟金钱、名利的诱惑是很大的,我们不能保证人都能对朋友忠诚。更有可能,这只是外表的朋友。敌人也是一样,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就像在考场上,我们都是竞争的对手,谁也不会因为什么关系而放弃自己的学业。但是,在平常学习中,我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这就是朋友是合作,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生下来就要竞争,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竞争给了我们充分的准备,竞争给了我们表现的机会。我们要合作也要竞争,要成为双赢的群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才有竞争的资格。
有3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根本喝不到油,它们很焦急,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它们取得一致的共识:大家轮流喝油,有福同享谁也不能独自享用。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着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家轮流喝多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不如自己喝个痛快。”夹在中间的第二只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把油喝光了,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吗?我干嘛这么辛苦地吊在中间让第一只老鼠独自享受呢?我看还是把它放了,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第三只老鼠则在上面想:“油那么少,等你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倒不如自己跳下缸里喝个饱。”
于是,第二只老鼠放了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开了第二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底,浑身湿透,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加上脚滑缸深,它们再也逃不出油缸。
3只老鼠表面上是在一起合作了,可是它们彼此各怀鬼胎,这样的合作宁愿没有的好,只考虑自己,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的思维方式,只能是于人于己都不利,想要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讲究双赢,追求团队合作。
培养合作精神
竞争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与人争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竞争的本质和普遍规律,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所在。可以说,竞争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完成一项工作而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竞争者与合作者作为竞争与合作的主体及对象,与竞争合作相伴而生、相伴而灭。
合作与竞争,可以说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几乎同时出现。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直至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合作与竞争不仅没有削弱、消亡,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合作与竞争的趋势在增强。而且,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拓展、交往的不断扩大,人与自然斗争的不断深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合作与竞争的联系也在日益加强。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征途中,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已经超乎了人们的想象,通讯、交通等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空前容易,不论是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抑或是具体的个人之间,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成本将大幅度降低,而效率则将大幅提高。实际上,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人类最优秀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而随着人们相互依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那种一人打天下的思想多少显得有些幼稚。封闭的个人和孤立的企业所能够成就的“大业”将不复存在,合作与团队精神将变得空前重要。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将不可能成就事业,更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我们只有承认个人智能的局限性,懂得自我封闭的危害性,明确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以合作伙伴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
合作的好处在参与者的社会交往中,在改善劳资关系的同时,往往减少种族及民族偏见,或消除差异。参与合作项目的人往往更加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中去,对他们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满足和兴趣,对他们的能力和技能拥有更多的自信。
那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呢?
第一,尽可能地减少你对进攻性竞争的依赖。你不必努力证明自己,实际上,你越是拼命争取获胜,你越不能对自己这么做的能力产生信任。如果你信任你自己,你没有想在别人眼中暴露自己的压力,你就越可能超过别人。
第二,认识到你的成功需要别人的帮助。你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你不能在与世隔绝与孤立无援中完成自我实现。把健康的竞争和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有助你实现理想的平衡。
第三,把接受合作作为一个成功的策略。如果你被竞争性的抱负所驱使,那么你也许会顽固地抵制别人的建议,或者你也许随意地接受它们,但拒绝与人分享见解,唯恐你会失去荣誉。如果你把接受合作作为一个成功的策略,你就能分享别人的信息和反馈的好处。并非每一次竞赛都产生失败者,最好的结果就是双赢。通过从合作的成果中受益,你就能成功地实现你所选择的目标,并帮助你周围的那些人也成功地实现他们的目标。
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
当我们了解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时,与人合作的方法就被提到了一个关键的地位上来。习惯于单打独斗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与人合作。这就需要去改变原来的观念,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在成就团队的同时成就自己。不改变独行侠的观念,永远都只能是一个弱者。所以,必须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
1.准确认识自己在团体中的角色和与他人的关系就如在一场球赛中“没有号码牌你无法分辨运动员”一样,一个团体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就需要你识别出谁是“运动员”,他们彼此关系的性质,以及决策权是如何分配的。在一个你不熟悉的新团体中,弄清这些情况是特别重要的,它可以为你提供一个你在其中能说话和回答的“思考环境”。
2.尊重团体的每一位成员
这是保证合作成功的基本准则。虽然你可能确信你比其他的参加者更有知识,但重要的是,你要让他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要随意打断,或表现出不耐烦,做到这一点对于团体正常地发挥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在某些场合,其他成员不同意你的分析或结论,即使你确信你是正确的,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你需要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接受现实,尽你所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力争使他人能够接受。
3.积极参与团体活动
在团体中,每个成员都应该具有奉献意识,并有责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赢得团体中其他成员对你的尊重,或者对团体的决定施加影响,都是你必须努力做到的。既然你同样对团体的最终决策负有责任,无论你态度积极或保持沉默,你都可以贡献你的聪明才智。如果你不敢抛头露面,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觉得你的观点不如他人的有价值,那么,你需要首先排除这种消极认识。如果你感到忧虑和焦急,那么,你需要迫使自己迈出第一步。
4.具备有效讨论的能力
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并提供支持的理由和根据;认真地聆听他人的意见,努力了解他人的观点及其支撑的理由;直接地对他人提出的观点做出回答,而不要简单地试图阐述你自己的观点;提一些相关的问题,以便全面地探究所讨论的问题,然后设法去回答问题;把注意力放在增加了解上,而不要试图不计代价地去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5.客观地评价观点,而不意气用事
当团体对其成员提出的观点进行评价时,应该运用批判思考的技能对它们进行评价。争论点或问题是什么?这个观点是如何说明问题的?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它的风险和弊端是什么?重要的是要让团体的成员意识到评价的对象是观点,而不是提出观点的人。对有挑战性的观点应该做出这样的回答:“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原因是……”而不应该说:“你真无知。”只有如此,你才能与其他合作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以上是培养合作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只要你有意识地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坚持合作原则
为保证相互之间的合作愉快而顺利地进行,坚持一定的原则则成为首要条件。无原则的竞争与合作都不可能产生最大化利益,就像玩游戏也需在一定的原则下进行一样。如果你因为某些因素不按原则进行,那么,合作必定会进入无序状态,其结果可想而知。为保证合作有序,我们就必须做到:
1.寻求共同之处
无论你与对手之间的竞争或合作有多么艰难,共同之处总会寻找到的,以求共存是最明智的选择。
约翰给泽尼斯广播公司的老板尤格耐·F·麦克唐纳写了一封信,请求和他会面,谈论泽尼斯在美国黑人中做广告的利益关系,但麦克唐纳拒绝了他。
约翰并没有气馁,他又给麦克唐纳去了一封信,谈论他在黑人社团中的广告政策。
麦克唐纳回信说:“你是个具有坚持不懈精神的年轻人,我要见你。但是,不许提在你的出版物中做广告的事。”
这就提出了新问题,他们将谈些什么呢?
约翰去了趟美国查寻人物经历的机构,发现麦克唐纳过去是个探险家,曾继马修·亨森穿越北极圈的伟大壮举之后到过北极。而亨森也是一位黑人,他还就其探险的经验写过一本书。
约翰确信这是自己要打开的缺口。他请亨森在他写的一本书上签名,然后,他从即将出版的杂志中删除了一篇文章,换成了有关亨森的传记。
当约翰走进麦克唐纳的办公室时,麦克唐纳的第一句话就是:“看见那儿摆的雪靴了吗?是马修·亨森送我的。我认为他是我的朋友,你知道他写的那本书吗?”
约翰说:“知道。我碰巧随身带了一本,他很热心地在给你的书上签了名。”
麦克唐纳把书和杂志翻阅、浏览了一下,点头表示赞赏。约翰告诉他自己创办的这份杂志,就是要把像亨森这种以超群的勇气打破各种羁绊、取得成就的人物集中起来,介绍给广大读者。
麦克唐纳马上说:“既然这样,那我们非得在这本杂志上做广告不可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时,我们凭一种感觉,经常会忽略掉他人的感受。但是应该记住最重要的事,就是我们大家彼此之间是如此亲密,以至于往往忘乎所以。在设法用我们的观念影响他人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侧重于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想要使某个人满足你的重要需求,你就得搞清楚他想要什么,用他的利益来实现你的利益,以此来达到目的。因为,你和他人总是有区别的。
3.相信真诚的力量
多年前的一场意外,使戴丝由正常人一变而为喑哑残障,其中的人情冷暖,常令她伤感。坦白地说,她对人生是有些失望的,尤其在工作上受到的排斥和冷漠,使她几乎已提不起求职的勇气。但生存的问题,逼得她必须再三地去怀抱希望,再次接受被拒绝的打击和伤害。
辗转多次之后,戴丝通过许多朋友的安排与推荐,进入一家新闻传播机构任职。由于负责静态资料的管理,不仅非常适合她,且同事对她也非常友善、关怀,使她对人生又充满了期望和勇气。
不久发生了一件轰动的新闻事件,同仁们为了抢新闻、发布新闻而忙得不可开交。为了配合这一特大新闻,戴丝负责的资料、档案的调卷管理工作霎时变得非常重要,不断地要推出背景资料以提供新闻后勤支援。由于同仁要求资料支持非常急迫,此时,她的喑哑残障带来了工作上沟通的障碍和难度,不仅延误了宝贵的时间,也出了不少的差错。
事后,同仁的抱怨,使得单位主管重新检讨戴丝在此项工作上的适宜性,因此,有了将她调离现职之议。这其实不仅为了单位,也是为她好。但她实在舍不得离开这个热爱的工作,她急忙跑去向主管拍胸脯保证:“我可以认真学,可以在速度上加倍。”
从主管的眼神、表情中,戴丝得悉自己是不可能再呆在此处工作了,这对她真是致命的打击。
由于怀疑心作祟,戴丝发现同仁们不仅不再如以往那般和善,而且常常在周围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以往,同事间有任何活动都会邀她参加,但最近他们每星期一、三、五晚上都有活动,地点就在办公室,却再也不通知她,她也故意装作不知道。可憋着实在难受,她便趁着一个晚上他们举办活动时,故意装作把东西忘在办公室而前去拿取。
当戴丝打开大门时,他们都吓了一大跳,而她更是吓了一跳。原来他们不是在办土风舞会、桥牌或插花、纸雕等活动,他们请了手语老师在教他们学手语,不仅单位同仁个个都到齐,连单位主管也到了。
他们为了改善与戴丝在工作沟通上的困难,每个人都放弃了下班休闲的时间,认真地学手语,来适应她、配合她的工作。原来为了不把她调走,大家付出许多的心血和宽容!
第一次,戴丝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也发现人性的崇高和真诚;第一次,她流下的不是怨恨、感伤的泪水,而是感谢的泪水。
带着良好的心态去竞争
现代化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对待竞争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竞争的结果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当然竞争可以克服人们的惰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竞争可让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但是,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尤其对失败者,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满足之间出现巨大差距,加上有的人心理素质本来就存在不稳定因素,则会引起他们消沉,甚至出现犯罪或自杀。那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呢?
要对竞争心理有一个科学认识。要知道有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但是,关键是正确对待失败,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对竞争的结果要有正确的态度。对竞争中的挫折与失败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拼搏进取争第一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笑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
要有宽阔的胸襟:欢迎别人超过自己,更勇于超过别人。
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在制定目标时,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要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
摆脱竞争失利所带来的苦恼,可用自我慰藉、自我解嘲、自得其乐等方法来调适心理平衡。
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一个人的兴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如果在实战中注意挖掘,那么,很可能会增加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而且会打下进一步发展和取胜的好基础。
当然,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无须气馁,如果从中悟出了一番道理,或者在竞争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那么这种失败或许更有价值,谁能说它不是明天成功的起始呢?
瓦伦达心态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它缘自一个真实的事件。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因此,当演技团在一次要为重要的客人献技时,决定派他上场。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
演出开始了,这一次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许多年以来他从没有出过错误,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会出错。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一命呜呼。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这样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之前,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的本身,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瓦伦达太想成功,太专注于事情本身,太患得患失了。如果他不去想这么多走钢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我们在面对竞争的时候,有时我们不必去思虑得太多。不去多想,马上去做,打断反复去思维的逻辑和习惯,走出一步,往往做事情的勇气就随之产生了。这就是由“瓦伦达心态”产生的效应。没有了成败的忧虑,人就自然变得轻松自如,因为害怕失败本身也是一种失败。
祝福你的对手
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人把对手当成死敌,嫉妒对手的成功,结果用各种手段去攻击对手。殊不知,相互拆台只会两败俱伤。只有胸怀宽广、懂得如何竞争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有个名叫安东尼奥的人,在一个小镇上经营着一家杂货铺。这铺子是他爸爸传下来的,他爸爸又是从他爷爷手里接过来的,他爷爷开这铺子的时候,南北两边正在打仗。
安东尼奥买卖公道,信誉很好。他的铺子对镇上的人来说,就像手足,不可缺少。他没有什么野心,没有赚大钱的想法,只想让老店传承下去。安东尼奥的儿子在长大,小铺子就要有新接班人了。
可是有一天,一个外乡人笑嘻嘻地来拜访安东尼奥,情况便变得严重了!
此人说,他想买下这铺子,请安东尼奥自己开价。
安东尼奥怎么舍得?即便出双倍价格他也不能卖!这铺子不光是铺子呀,这是事业,是遗产,是信誉!
外乡人耸耸肩,笑嘻嘻地说:“抱歉,我已选定街对面那幢空房子,粉刷一番,弄得富丽堂皇,再进些上好货品,卖得便宜,那时你就没生意了!”
安东尼奥眼见对面空房贴出了翻新告示,一些木匠在里面锯呀刨呀,有一些漆匠爬上爬下,他看着心都碎了!他无可奈何却又不无骄傲地在自家店门上贴了张告示:敝号系老店,95年前开张。
对面也换了一张告示:敝号系新店,下礼拜开张。
人们对比读了,无不痴痴暗笑。
新店开业前一天,安东尼奥坐在他那阴暗的店堂里想心事,他真想破口把对手臭骂一顿。
幸亏安东尼奥有个好妻子。
“安东尼奥,”她用低低的声音缓缓地说:“你巴不得把对面那房子放火烧了,是不是?”
“是巴不得!”安东尼奥简直气得咬牙切齿,“烧了有什么不好?”
“烧也没用,人家保过险。再说,这样想也缺德。”
“那你说我该怎么想?”安东尼奥冒着火说。
“你该去祝愿。”
“祝愿天火来烧?”
“你总说自己是个厚道人,安东尼奥,可一碰到切身事就糊涂。你该怎么做不是很清楚吗!你应该祝愿新店开业,祝愿他成功。”
“你是这脑筋出了窍吧,贝蒂。”
说是这么说,安东尼奥决定去一次。
第二天早晨新店还没开门,全镇人已等在外边。大家看着正门上方赫然写着:“新新杂货店”几个金字,都想进去一睹为快。安东尼奥也在人群中,他快活地跨到台阶上大声说:
“外乡老弟,恭喜你的新店开业,谢谢你给全镇人带来方便!”所有的人都感到很突然。
全镇人都围上来朝他欢呼,还把他举起来。大家跟他进店参观,谁都关心标价,谁都觉得很公道。那外乡老板不好意思地牵着安东尼奥的手,两个生意人像老朋友一样,心里突然觉得温暖了许多。
后来,两家生意都做得兴隆,因为小镇一年年变大了。
人性的弱点是共同的,但不是不能克服的。战胜了这种弱点,你就可以战胜一切对手。竞争的方式也并不只有一种,软性的竞争有时可能更具说服力。祝福你的对手,你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祝福。聪明人的竞争观念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以拆台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让对手看到你的风度
1991年11月3日夜,美国大选揭晓。当选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总部楼前他的支持者们的聚会上即席演说,先是言辞恳切地感谢昨天还在互相唇枪舌剑、猛烈攻击的主要政敌现任总统老布什,感谢老布什从一名战士到一位总统期间为美国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呼吁老布什和另一位对手佩罗及其支持者与他团结合作,在未来4年重造美国,在全面振兴美国的大变革中继续忠诚地服务于祖国。
而远在异地的老布什则打电话祝贺克林顿成功地完成了一场“强有力的竞选”,还调侃地告诫克林顿:“白宫是个累人的地方。”并保证他本人和白宫各级人士将全力以赴地与克林顿的班子合作,顺利完成交接工作。与此同时,与老布什连任的搭档丹·奎尔副总统也在他的家乡高呼:“感谢印第安纳,我还会再回来的。”
竞选的成功与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欢乐与悲哀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面前,他们毕竟保持了高度的理智,表现了超然的风度。
在这个社会生存,竞争和斗争都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在竞争中你失败了,那是极为正常的事。如果你在失败之后对对手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对你自己并没有任何好处。
人和动物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其本性而发,属于自然的反应;但人不同,经过思考,人可以依当时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例如,对你的对手表现一下大将风度,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敌人”,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也许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但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说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表现一种大将风度是多么的难。
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下之分,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说,能当众祝福敌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敌人的人高大。
能爱自己敌人的人是站在主动地位的人,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仅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有误认为你们已“化敌为友”的可能。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能也“爱”你,那么他将得到一个“没有器量”的评语,一经比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轻有重。所以当众祝福你的敌人,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之外,也可避免恶化你对对方的敌意。换句话说,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了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
此外,你的行为也将使对方失去再对你攻击的立场,若他不理你的祝福而依旧攻击你,那么他必招致他人谴责。
可见,对对手表示你的友好是多么绝妙的一招棋。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适当地表现你的友好是一种可进可退的竞争法则,也显示了你过人的风度。所以,不要让对手看到你因愤怒而失礼的那一面。如果是那样,你在气势上就先输给了对方。
感谢对手
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起自己在遭遇困境时的所作所为,感谢当时有那么好的机会认识到自己身上潜藏着的力量和毅力,以及在那种环境下锻炼出来的成熟的自己。然而,却很少有人会从心底感谢自己的对手。有的人甚至恨不得将对手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这是一种危险的观念。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没有对手,你还会那么精力充沛、充满斗志吗?不会,没有虎豹,就没有羚羊的飞跑本领,没有竞争就没有科技的进一步革新。在这个层面上而言,你应该感谢你的对手,因为是他给了你再次发奋的动力。如果不是他尽早给你施压,等你养尊处优、失掉竞争能力的时候,再遇敌手,你就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早在几百年前,达文西就说过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以告诫我们: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老鼠住在一个树洞之中。在外面不远的地方,居住着一只想捕食它的鼬鼠。所以,每一次小老鼠想要出去找食物时都会非常小心,也全靠如此,才多次保全性命。
有一天早晨,它正准备出去时,才发现那只可怕的鼬鼠正在不远处行走。哇,今天真险!我要让它先过去,免得自己变成它的午餐。但突然之间,一只灰猫跳了出来,一下子就咬住了鼬鼠,开始吞食起来。惊魂初定的小老鼠不禁得意起来。哇,今天我真走运,现在危险已经过去,从此之后,我可以大摇大摆地出去觅食了。开心的小老鼠还没来得及在森林中自由玩耍多大一会儿,就在贪婪的灰猫口中丧失了性命。
就像这只小老鼠在面临着鼬鼠的威胁时,会变得异常机警,从而逃过一场又一场的劫难。而在缺乏对手之后,却忘乎所以,放松了警惕,以致断送了性命,人类面临的生存现状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手究竟是什么?也许在许多情况下,对手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完美的人。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总是存在着各种竞争,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厮杀。于是,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商场,几乎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手。那也许是自己的同事,也许是同行,甚至是你完全不知道的人,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让你的生活充满了紧张感。但对手是否都是负面与不必要的呢?答案也许出乎你的意料,听过下面这个故事你就会有所启发:
在某一家公司里,有一位掌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张先生,总是与掌管财务的刘女士存在许多矛盾。在这间经理办公室里,时常可以听到张副总的抱怨声:“这也不能报销,那也不能支出,她哪知道我们在外面开发业务的艰难啊!”确实,目前经济不景气,业务员们通常要花费更多的气力,才能获得一定的成绩,各种说不清楚的支出自然会较多了。但这位较为死板的刘会计,也不知道变通,整天只会按章办事,难怪让这位张副总愤愤不平,抱怨连天。公司的员工们也都知道,张副总与刘会计是一对难以共事的冤家对头。不久之后,善于运用智谋的张副总就使了一个坏招,让老实的刘会计背了个黑锅,成为代罪羔羊,被迫辞职。而不久之后,年迈的总经理也已退休,他顺利升职,成为新的总经理。坐在宽敞的总经理办公室,张先生得意洋洋,现在公司里的一切都顺心如意,再也没有人敢和自己作对了。花起钱来,也自然大胆了。
但不久之后,公司的业绩却不见起色。面对董事会的压力,焦急不安的张总经理想了许多方法都不见成效,到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新的点子:更改公司的账目,让亏损的数字统统都变成赢利,不就可以让董事会满意了吗?想到这里,他找来了公司的新会计,幸好他非常配合,立即就更改了账目。果然,在董事会上,这位新总经理获得了一阵叫好声,诸位董事对他的成绩非常满意,还准备送给他高额的红股。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不久之后,东窗事发,他不仅被董事会免职,还受到检察部门的追究,弄得身败名裂。有一天,当他面对记者的追问时,深有所感地说道:“要是我不将那个刘会计赶走就好了,她肯定不会让我这么做,我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但是,一切都晚了。
有对手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没有人与你竞争,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你可能就是一个毫无竞争价值的庸才。因为没有人愿意去踢一只死狗。如果别人把你当一只“死狗”看待,连碰都不愿再碰你一下,那才是人生最大的耻辱和悲哀。所以,“感谢对手”才是我们该有的胸襟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