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三十
32832300000059

第59章 当同事变成了你的下属的时候

当有一天你得到了升职的好消息,脸上却一点喜悦也没有。因为曾经互帮互助的铁哥们儿成了你的下属,他的心里一定会有些不平衡。于是你的心里开始犯难,这种新的职场关系到底应该怎么相处呢?其实,事情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只要你能够掌握好与其相处的方式方法,还是可以维护好你们之间的那份真挚情谊的。

30岁的男人一直在为自己的职场升迁努力着,他们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为了得到更客观的薪水,每天都承受着重大的压力。好不容易盼到了升迁,心里的压力却一点都没减下来,除了担心自己做不好新的工作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不知道如何与自己曾经的那些同事相处。必定当年都是一个级别的,大家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而现在自己却成为了他们的上司,真的有些不适应。但是人到了30岁这个年龄,总不能永远原地踏步啊。所以这时候我们还是先别急着追忆和那些兄弟姐妹的峥嵘岁月,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地将目光转回到现在,找到一条与其正确友好相处的途径才是当务之急。潘阳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昔日里打打闹闹、开着过火玩笑的同事们,都夸潘阳脾气好,又有工作能力,在私下里一致赞同推举潘阳做他们的头儿。直到以前的上司调到总部,潘阳真的做了公关部经理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同事们和他每天除了例行公事的问候以外,个个都对他敬而远之。原本很好的工作气氛,似乎也因为潘阳的升职而变得紧张和沉闷起来。当潘阳想走近某位同事的时候,他们却刻意和他保持距离。有时他想活跃一下气氛,讲个笑话什么的,也没有人捧场,一个人自说自话很没趣。潘阳真的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啊?

更惨的是王朔。

王朔是几个月之前刚刚被提升为设计部主管的。可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虽然升了职,但王朔比以前更辛苦更忙碌了,一天下来经常是腰酸背疼的,天天加班加点就更不用说了。设计部的其他同事非但不领情,还在背后说三道四:“有本事啊,就把设计部的任务都拿去自己做啊?”“既然是人家升职嘛,自然就看不上我们的工作能力啦!”“独断专行,什么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得知这一切的王朔,说什么都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怎么会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呢?新官上任要马上管理旧同事,不少人有类似王朔这样的经历。在同一个团队里工作的人,本来大家地位各方面都是平等的,突然其中的一个人被提升,团队本身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不管是新上司还是新下属,要适应角色都需要一段时间。

每个职场人至少都有一两个贴心的同事,你们也许大学毕业后和你同一拨进公司,一起吃饭,一起干活,一起挨骂,一起成长。在工作中,你们是并肩战斗的最佳拍档;在生活中,你们也是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然而时代是充满竞争的,当你在一场竞争中胜出的时候,当他不失友好地为你的升职表示祝贺的时候,你却忽然意识到你们之间的距离在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必然,他今后必须服从你的指挥,必须成为你舞台上的配角,这时候无论是你还是对方心里一定都会有些心理波动。

从同一级别改变成了上下级的关系,这在很多企业都是经常会发生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作为升职者的我们感觉会很尴尬,试想一下如果身边的同事从此以后都对你不冷不热,都与你保持距离,那么作为领导的你岂不是就成为了孤家寡人吗?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30岁,我们必须精明起来,假如你奉调新职,上任之初,或许你有许多新计划,但摆出新官上任的态度是不明智的,低调一点,以不变应万变,当有下属问你:“这些工作如何进行?”你不妨先问他:“你们过去是怎样进行的?”待他解释清楚,你可以这样表示:“我看问题不大,暂时仍按老办法做吧,过一段时间我们再研究研究。”这样既表示你尊重别人的做法,又不失自己的威严和独特见解。

无论是面对新同事还是旧搭档,你都要注意言行,保持谦虚。另外在上任之后,要尽可能与大家“打成一片”,让大家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同路人。俗话说:“水清无鱼,人清无友”,只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能得到各色人等对你的认可与接纳。

其实,面对昔日的同事,作为新领导的你没有必要过于拘谨,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些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加上你积极的行动,相信那种不和谐的氛围就会渐渐消失。作为刚上任的“新官”,你应该明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没有下属的支持,自己势必无所作为。所以,在上任之后,无论别人对你的态度如何,无论别人在背后怎么议论你,都要有“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非凡度量,不要对任何人产生任何恶感,不必与下属斤斤计较,否则,你会失掉民心!除此之外,你还要主动地去亲近同事,努力培养自己的亲和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我没有变,我还是我”。这样一来,大家就会打消心中的顾虑,更好地配合你的工作,整个工作团队也会慢慢地步入正轨,而作为刚上任的领导,你的位置才能真真正正地越做越稳。30岁了,你一定要为自己争取晋升的机会,但当这个机会真的落到了你的手里,你也千万不要就此骄傲自满。因为你昔日的同事都在用审视的目光关注着你接下来的表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当曾经的同事变成了你现在的下属,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完美地开创自己在职场团结而和谐的新格局,这应该是你进入新角色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应对职场,千万不要“吃独食。”

30岁的你精力充沛,在工作中也表现非凡,很容易做出一番成绩,而这时你就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吃独食”,成果的取得固然与你个人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如果没有同事的合作,进展也不会这么顺利,因此面对荣誉时,你的态度应该是:分享、谦逊。

每个人在职场中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荣誉,因为荣誉越多自己未来的升职潜力就会越大,即便是还没有达到升值的愿望,听到一声领导的认同和赞美,心中也会非常地喜悦,认为自己的工作还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作为一个30岁的男人,争取更多的荣誉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忌讳,那就是千万不要“吃独食”。

也许你对自己的工作非常尽心尽力,也许你认为这份荣誉是你应得的。但是请不要忘记,你的同事,你的下属,也是这项工作的参与者。没有他们的配合和帮助,单靠你一己之力是很难达到这样完美的效果的。如果这时候你把所有的荣誉都揽到了自己的怀里,而不是以谦卑友好的姿态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么当你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有谁会鼎力支持你配合你呢?职场是竞争的,但同时也是讲感情的,只有你将自己的情感功夫做到家,做到位,与大家一同分享劳动果实,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赞许,才能在今后的职场生涯中左右逢源,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当你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成绩,小有成就时,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你也应当为自己高兴。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如果赢得的这一点成绩是大家集体的功劳,或者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那你千万别把功劳据为己有,否则他人会觉得你好大喜功,抢占了他人的功劳。如果某项成绩的取得确实是你个人的努力,当然应该值得高兴,而且也会得到别人的祝贺。

即使是这样,你也一定要明白,千万别高兴得过了头,一来可能会伤害有些人的自尊心,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害“红眼病”的人不少,如果你过分狂喜,能不逼得人家眼红吗?威尔斯先生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并担任下属的一个杂志的主编,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感到十分荣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当然也向他表示祝贺。但过了个把月,他却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他发现单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属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和他过不去,并回避着他。威尔斯先生为什么会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原因简单明了,他犯了“独享荣誉”的错误。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主编的贡献当然很大,但这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努力,他们当然也应分享这份荣誉。他们不会认为某个人才是唯一的功臣,总是认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这位主编的表现,当然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尤其是他的上司,更会因此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害怕他功高盖主。

由此看来,对于一个想把自己事业做大做强的人来说,与人分享荣誉是多么地重要,尽管有的时候,那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却能给自己的处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会分享的人总会给别人带来一种自以为是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然而,对于那些懂得和大家分享荣誉的人来说,自己永远是大家欢迎的对象,因为他用自己的谦卑和大度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职场生涯中,当你获得荣誉去感谢同事、与同事分享,这好比让同事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如果你未向同事分享你的荣耀,你必然会受到大家的孤立、反对,他们甚至会成为你通往成功之路的障碍。常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种下的是妒忌和怨恨,那就绝对难以收获幸福和快乐。学会与同事分享胜利和荣耀,实际上就是在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投资铺路。张衡被老板叫到办公室去了,他领导的团队又为公司的项目开发做出了杰出贡献。送茶进去的秘书出来后告诉大家,老板正在拼命地夸张衡,他从来没见过老板那样夸一个人。研发小组的几个人脸沉了下来:“凭什么呀!那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对呀!为了这个项目,我们连续加了17天的班!”正在这时,老板和张衡来到了大厅。“伙计们,干得好!”老板把赞赏的目光投向几个组员,“张部长向我夸赞了你们所付出的努力!听说有两个还带病加班是吗?真诚地谢谢你们!这个月你们可以拿到3倍的奖金!”老板话音刚落,几个同事就冲过去拥住张衡一起欢呼起来,并表示以后会跟着张部长。分享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共同走向成功的方式。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你死我活的博弈做法,而选择寻找双赢的思路来看待自己的同事和对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要我们学会了分享,我们成功的几率就会多一成胜算,因为在这个多变的世界,单独的成功已经成为过去,共同的成功才是未来。就算你能力再强,再聪明,也是离不开别人的配合和帮助的,面对当前的荣誉,除了内心的成就感以外,你还应该心存感激。有的时候你的同事和下属并不会在乎你在其中会得到多少好处,而只是希望自己的工作也能得到一种认同。这个时候,分享就变得很有必要。你已经30岁了,不要再想着“吃独食”,把手里的荣誉分给大家,你还会得到比这多得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