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教你轻松和孩子说“不”
随着年龄的增长,您或许会明显感觉到孩子身上的变化和发展——“妈妈我要这个,妈妈我要那个”,他永不停顿地“我要”让您焦头烂额;同伴交往中,他也开始希望用“送礼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
面对孩子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既不想伤害孩子的感情,又无法满足他所有要求的您,千万不能被越来越“贪心”的孩子给打败了。
明确表态
当孩子缠着你硬要买时,明确告诉孩子你的态度:
1.不买,因为你已经有类似的东西。
2.等你将类似的东西用完后,再考虑换这种用用看。
3.父母工作赚钱很辛苦,生活中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所以不能随便买这买那。
4.看你的表现,再买少量(比如一个)嘉奖孩子。
成功秘诀:轻易得来的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越珍贵——成人如此,孩子亦是。
注意引导
当孩子说到要购买的原因是因为“某某小朋友有,我也想有”时,您决不可轻易购买,以免滋长孩子无节制的攀比心理,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不珍惜物品的态度。
建议您用以下问题适当地加以引导:
1.你觉得它(物品)好在哪里?
2.它(物品)是用来干什么的?
3.你需不需要这样的东西用?
4.告诉孩子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笔的式样漂亮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出来的画是否是动脑筋用心思画出来,如果有了好笔,只是随便涂涂画画也没意思;笔上面有没有笔套,也不要紧,大家看重的只是认真写字的态度和写出来的漂亮的字。
成功秘诀:逐渐引导孩子将对物品形式的关注,引导到对物品用途的认识上来。不仅让孩子看到新奇的东西,还要让孩子产生对该事物用途的兴趣。让孩子学会使用。
询问用途
当孩子提出要买某种物品时,耐心询问他买该物品的用途。询问时注意态度友好,切忌“质问”。耐心对待孩子的需要、聆听他的意见,这样即使受到拒绝,孩子也不会感到特别失落。
成功秘诀:基于尊重态度的不认可,比随意的承诺要有价值。
帮助思考
如果条件许可,孩子所要的物品是书或是玩具类等有一定价值的东西时,也可以引导孩子思考:
1.不一定非要买啊,可不可以向别人借?如果借到了,请记住一定要提醒孩子及时归还。
2.如果借不到,可以引导孩子用他眼中同等价值(如趣味性、新颖程度相等)的物品交换。
成功秘诀: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拥有,关键是体验过了,感受到了,就行了。
孩子说脏话怎么办
父母听见孩子说第一句脏话时,多半会感到震惊:“从哪儿学来的?”家长过大活过敏感的反应都会让孩子产生好奇心理,他们就会说第二句、第三句……之后,或是动辄教训,或是无可奈何。
要解决这些,找到孩子说脏话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可以健康成长。
非理解性习得原因
奇奇妈说,他奶奶骂爷爷的时候,不仅自己骂,还教奇奇说:“奇奇,说爷爷是老头子。”所以奇奇现在对着爷爷一套一套的,爷爷也不生气,高兴着呢,我真反感他们这样做。
分析:幼儿往往没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还不能理解脏话的意义。如果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出现了脏话,例如:家人或外面有人讲,都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会像学习其他本领一样学着说并在家中“展示”。如果你这时不加以干预,反而默许,像奇奇的爷爷那样,甚至觉得很有意思而加以间接鼓励,则更会强化幼儿的模仿行为。
对策:
冷静应对,当幼儿口出脏话时,你无须反应过度。过度反应对于尚不能了解脏话意义的幼儿来讲,只会刺激他重复脏话的行为,他会认为说脏话可以引起你更多的注意。所以冷静应对才是最重要的处理原则。不妨先问孩子是否真的懂得这些脏话的意义?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又是什么?
解释说明
运用解释与说明,是为幼儿传达正面、澄清负面社会价值的好方法。在和孩子的讨论过程中,要尽量让他理解,粗俗不雅的语言为何不被大家接受?脏话传达着什么样侮辱的意味?也让孩子体会到,听到这样的语言时,是如何感受到不被尊重的。
正面引导
你还要细心引导孩子,教他换个说法试试。彼此定下规则,随时提醒他,告诉他如果能克制自己不说脏话,才是乖宝宝。
寻求支持
如果他人无意在孩子面前说脏话,那么你最好提醒他们,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出不雅的言词;如果他人是为了好玩儿,而有意教孩子说脏话,那么你应该郑重地告诉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千万不能因为面子问题对此视而不见,这将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
理解性习得原因
幼儿园里,几个男孩子围着长得胖嘟嘟的佳佳,嘴里叫着“胖子”“肥猪”,佳佳委屈得大哭起来。
分析:这些男孩对着佳佳说脏话,除了出于好玩儿,互相模仿,还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他们能够初步理解脏话的含义,对特定对象说脏话,可以算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有意说脏话的行为?首先必须清楚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3岁孩子的智力发育很快,出现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形成了表象、想象和思维,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不但能记住那些具体的、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而且还能记住那些听来的、自己说过的抽象的事物。所以,会用脏话的形式将佳佳是个胖宝宝的事实表达出来。
对策:
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父母首先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在集体环境中,如果发现个别孩子说脏话,你要及时制止,防止他对孩子产生影响。制止的方法以“冷处理”为宜。切忌当着大家的面批评、羞辱孩子,这一方面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对其他孩子会起到消极暗示的作用。
培养孩子对其他小朋友的好感。你可以问孩子:“你是喜欢别人表扬你呢,还是喜欢别人批评你?”让孩子了解,适时地向别人示好,胜于批评和嘲笑别人。
当心家庭“精神污染”
家庭“精神污染”是指家庭存在着消极、低级、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而这些情况往往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是直接危害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极的政治态度
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有的父母甚至还把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顺口溜”说给孩子听;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人生观。长期耳濡目染,孩子就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享乐的生活方式
有的家庭有相当的优越条件,生活富裕,但他们缺少一种艰苦朴素、奋发进取的精神,只满足于小市民的安乐生活,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经常沉浸于吃喝玩乐中。这种环境可能给孩子带来目光短浅,不求上进,养尊处优,玩世不恭的心志。
不和睦的家庭关系
家庭主要成员不能和睦相处,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种状况不仅给家庭生活罩上了阴影,而且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自卑感强、自尊心低下,自控能力差,并有可能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打骂的教育方法
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乖僻。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和坏性格的主要受害者,被父母的大发雷霆吓得胆战心惊。父母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对长期生活、成长在自己身边的子女,影响甚深。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坏脾气和坏性格与其说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缺乏修养的讲话方式
有些父母由于缺乏文化修养,平时脏话、粗话不离口,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讲低级趣味的话,长期如此会使孩子从小讲话就没有礼貌,不讲理,粗鲁蛮横,使人讨厌,不易被社会所接受和容纳。
粗俗的语言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最深。一些父母在家里不讲究语言文明,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这些粗俗的语言像病毒一样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
不良习惯
孩子可能会有很多小得坏习惯,但是坏习惯再小,也千万不可将坏习惯看成是小事,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深远。父母懒散、贪睡、不讲卫生,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到身上。有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现象:班级里那些个人卫生差的学生,其家庭卫生往往也较差。可以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家庭。
不良嗜好
根据对少年吸烟者的调查,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吸烟者比父母不吸烟者多3~5倍;“酒鬼”的子女一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沾染上酗酒的恶习;赌博的危害更甚,孩子不仅容易从父母那里学会赌博,而且在一个彻夜打牌或打麻将的家庭里,孩子也不可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生活在赌徒的身边,学习、品德大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的父母喜欢吹牛、撒谎、自私、好占小便宜等,这些都躲不过孩子的眼睛和耳朵。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
3岁智力大变化
给他一定的选择权利
与孩子交谈、倾听他说的话,无论何时,尽可能让他自己决定——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你们一起玩的游戏。这会使他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教会孩子做决定,不过要保证选择非常简单。当你在饭店吃饭时,要将食品的选择限制在2~3项,使孩子可以自己进行选择。
开始学会分享
3~4岁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会产生主动协作的精神,遇事想征求父母以及年龄比自己大的孩子的意见,乐于服从别人的命令,能够同小伙伴一起游戏,渐渐懂得关心朋友,而且渐渐具备等待、分享和互相谦让的能力。但他们也很有主见,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表现得很固执和任性,这是因为他们正处在个性形成的时期。
3岁孩子的记忆和兴趣
“我要听《白雪公主》。”“你不是听过很多遍了吗?”“要听。”“从前,有个公主非常漂亮……”“妈妈,你念错了……重来!”
3岁孩子的智力发育很快。就记忆而言,读书给孩子听时,只要多读几遍,孩子就能完全记住,如果一旦中间说错了一点点就会给你指出来。唱歌也如此,学得好、记得牢,教几遍以后就能唱。就这样,3岁孩子不但能记住那些具体的、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而且还能记住那些听来的、自己说过的抽象的事物。
3岁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关心,兴趣很浓。对所有事物要刨根问底地问个没完。这是由于孩子对这些事物怀有极大的兴趣,所以就努力观察、探索、询问和尽力想理解。
可以说,智力的发达与否全在于兴趣如何。3岁时期正是对什么都有极浓厚兴趣的时期。因此,当你发现孩子对恐龙很感兴趣的时候,就赶快去查阅资料满足他无穷的好奇心,顺便送点有关恐龙的绘本、卡通书,他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的。
蚂蚁是有生命的
在一个3岁孩子眼里,很多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例如树木、钟表、卡车和月亮。如果你问他为什么月亮在夜间出来,他可能会说:“它为了和我说晚安。”
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讲,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花草、树木,公园里的动物、秋千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例如,他们会对地上爬的蚂蚁说:“小蚂蚁,你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吗?”会指着玩具锅里的石头对洋娃娃说:“这是鸡蛋,再煮一会你就可以吃了。”这就是这一时期幼儿心理最突出的特点。
3岁就是长大了
3岁的孩子害怕那些看得见的东西,如动物、假面具、黑暗等。主要原因是,虽然孩子已开阔了眼界,看得多、听得多,但尚未能真正理解这一切。比如说,1岁的孩子看见狗也不会害怕。这是由于情感尚未发达,同时尚不知道狗是什么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害处之故。但到了2~3岁时,看见狗咬人,人们都怕狗,于是就开始怕狗了。等到大些,知道了只要喜欢狗,狗就不咬人以后,就又不怕狗了。
3岁儿童已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很少像2岁时那样一发火就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加上自制能力也多少强了些,那种攻击性的态度少了很多。3岁儿童的喜悦已不是一般物质性的,会因为使爸爸妈妈高兴而高兴了。因此,有人把3岁这一年龄叫做捧人的年龄。做什么事只要大人高兴,就会神气十足,兴致勃勃地去干。另外,也能懂得一些幽默的话了。
培养孩子好习惯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好的观念、手段、方法。不曾注意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没注意到的教子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
如何处理孩子的对抗
“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孩子对他正在破坏规则的意识程度。大多数孩子对否认大人权威的事进行了相当的分析:他们事先考虑行为并且权衡了可能发生的后果。
如果父母在孩子挑衅的时候不能掌握局势,就为他们自己和家人制造了可能持续一生的伤心。
“我哭,我哭,我大哭”——应用“强化定律”矫正孩子的行为。
父母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要注意两件事情:第一,你要学会坚持。第二,随时用语言解释你的行为。
从小开始,坚持跟孩子解释你的行为。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会比较讲道理,而且听得进去道理。
“我不要打针,我怕”——抓住挫折带来的机会。
柏拉图说过:“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待遇,莫过于让他‘心想事成’。”
一些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低估了孩子的承受力,他们觉得孩子太软弱了,根本无法对付生活中的现实。这种态度逐渐会使孩子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对付一切。
洛克菲勒的家规——奖励常常比惩罚更有效。不幸的是,很多父母本能地不愿使用奖励的方法,可能他们把奖励看成了“溺爱”或者“贿赂”。
“奖励”这种最成功的教育手段之一,因为一种观念上的误解而被大大忽视了。
“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你要经常解释你的行为,你为什么要责骂他,或者你为什么要表扬他,把你的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并且确保你的行为符合你的是非观。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孩子也会以你的是非观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你还小,让我来帮你”——不必要的帮助阻碍了孩子智慧和性格的正常发展。
缺乏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往往出于“爱孩子”或者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时间进程,错过了宝贵的发育敏感期。
一块果汁软糖的诱惑——在等待中学习克制。
如果父母被动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那么父母就会成为孩子的奴隶,即使忙得四脚朝天也不会让孩子得到一半的满足。
我们应该设法让孩子懂得: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产生。但是,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呜呜,妈妈,小明今天又欺负我了”——让孩子通过自卫赢得自尊。
自卫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他会感到:我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我有我的尊严。
“不是我干的”——制止孩子撒谎的几个技巧。
孩子小时候因为是非观念不清而说谎,他们多数会说出其实是他希望的结果,渐渐长大后,则用说谎来逃避麻烦。
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知道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说谎都会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这非常重要。
改变孩子的依恋心理
为了消除孩子在父母离开后的不安全感,暂时离别前,父母一定要再三告诉孩子你会回来,并向他说明你会说到做到。
父母应该时常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能够自己独自一个人玩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你不认错就永远别回家”——在惩罚孩子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我们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让孩子在受到严厉惩罚时,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
教会孩子如何沟通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尝试着敞开心扉,却常常以失望告终,甚至在敞开心扉后却发现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渐渐关闭,直到有一天,他不再来“烦”你了。
“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只是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我们每天都可能采用了不平等的方式在对待我们的孩子,这也就难怪孩子不会像朋友那样体贴你的难处,尊重你的感觉。
“不用你帮,我自己能穿”——你会不会保护孩子的“面子”?
年纪较小的孩子会试图尽可能去主宰一切,希望“做他自己的主人”。
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知道你同样希望他成长,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保护他的“面子”,孩子就会不再感受失败,同时,也不会变得那么固执。
“不会擤鼻涕的孩子”——你是否在潜意识里蔑视你的孩子?
虽然父母可能会相信他们的孩子漂亮完美,虽然他们可能会以他为骄傲、“望子成龙”,但父母的实际行为却表现得就像他总是认为孩子是“傻的”“坏的”,所以需要不断的教训和纠正。
“幼儿园的小朋友笑我长着个猪耳朵”——对待孩子,不妨幽默一些。
父母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幽默感,不仅可以缓解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冲突时的紧张气氛,更可将幽默感渐渐传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幽默轻松地面对人生。
“我想留这样的发型”——让孩子“自食其果”。
对父母而言,眼看着孩子犯错,造成尴尬或不快,让他“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是失败将教会他懂得,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如果他犯了错,就是他自己造成的,别人不该也不会为这个错误承担责任。
许多成人在为人父母后,认为自己必须有一种“父母的模样”,事事应该显得有把握、有主见,没有缺点、没有烦恼,他们甚至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和孩子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有效呵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如果孩子的问题总是不能被很好地解答,孩子的大脑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阻力越大,越多的智慧之源就会被损耗。
“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如何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当孩子根据神话或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去扮演骑士或英雄,或者模仿小鸟飞翔,父母千万不要去阻止或嘲笑他们,因为这正是孩子想像力的表现。
“惩罚”孩子的9大智慧
有个孩子,3岁前以祖父母带为主,两个老人很宠孩子,家里条件很好,孩子从小要什么都满足。有时候不给,孩子一闹东西就到手。孩子3岁后以母亲带为主,他还是用对付祖父母的方法对付母亲。母亲再打,他也要坚持到最后答应他的条件,母亲又是讲道理,又是打,却没有任何用处。问题就是母亲的态度不坚决,讲完了、打完了,最后还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说,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如果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惩罚过轻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
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很耐人寻味。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
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建立起很好的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罚了又赏要不得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最忌讳讽刺和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我想怎样就怎样”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宝宝。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经远远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以后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绝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时,本身自己的语言就很不文明、满口脏话,这样的教导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不起作用。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
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父母“翻旧账”,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讲道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
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选择
选择的意识
早晨家里乱成一团,波波可是兴奋极了。母亲一面在能装得下波波的特大旅行袋里放着衣服,一面对波波说:“你得选择一下,是带这只绒布狗还是带那只泰迪小熊?因为我们包里只能装下你的一件玩具。”
“你得选择一下”这个说法,波波已经不陌生了。虽然他只有3岁,一个星期前他就在去海滨还是去外婆家的选择中决定了去外婆家。
选择玩具是小事,可去哪儿度假可是大事儿,孩子能选择吗?当然!在他还不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心愿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己的选择——在许多伸出的手臂中,他只奔向妈妈;你把玩具堆在他面前,他却不理不睬地爬向门口,告诉你“我想出去玩”。当他开始说话时,还经常会说“不”。选择与决定始终伴随着他成长。遗憾的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他的选择能力。
儿童教育专家通过对现代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百名成功人士的调查后发现:幼儿时期做决定的能力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善于做决定,使他们更有判断力和决断性。身为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做决定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这需要一点点技巧:
提供选择
在一个商场的店庆活动中,两个3~4岁的孩子围着赠气球的大姐姐争吵,一个说:“我喜欢红色,这个红气球给我。”另一个说:“我不要白色,白色的不好看。”吹气球的女孩子问:“你不喜欢白色,那粉红色的好不好?”孩子点点头,拿着气球走了。
变通一下就能化解纠纷。孩子之所以坚持,是以为没有选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多提供一些选择。当他慢慢成长起来后,“可以选择”这样的观念就会逐步形成。
你可能有点儿担心,孩子的选择总是和你的意愿相反会不会使局面失控呢?当我们晚上问孩子“要先讲故事还是先洗澡”时,你知道大部分孩子会怎么回答吗?大部分孩子回答“洗澡”。科学家曾做过类似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的习惯总是顺着问题出现的先后,选择最近的一个答案回答。
这个有趣的实验,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如果孩子面对的是两件事,不知该怎么办,而你已经确定他应该怎样做,试着用这个方式诱导孩子做决定,这一招对只有2~3岁的幼儿有效,而对大一点儿的孩子就需要你帮助他对多个选择进行分析了。先让孩子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然后你说出你不同的理由,最后推荐你们都可能接受的几种选择,说服孩子重新选择。
自主选择
你总是将意识强加于孩子吗?那可真是糟透了。专家指出,在一定范围内让孩子做主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关键。
他能将玩具收进玩具柜,那就放手让他去做吧,你没必要指示他非要将小熊放在第一层架子上,他总喜欢将水彩笔放在桌面上,你不必每次都在他去幼儿园后,再替他放回抽屉。实际上,3岁左右的孩子就有“乱”的意识了,不要低估他的主动性,当然,你要有一些耐性。
孩子的问题是往往偏执于自己的第一个判断,别介意让他吃点儿苦头。
“淋雨你会感冒!”
“你要是不按时起床,迟到会被老师罚的啊。”
你一遍遍地苦口婆心,他却是一脸的不相信。孩子和成人一样,需要经过自己的尝试来获得经验。在你确定孩子可以承受时,给他决定权,让他尝试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孩子失败了,要对他讲明失败的原因,而不是说:“看,我早说了吧,都是你不听话。”
与孩子相处时,有时需要变通的是我们。比如假期孩子想待在自己家里,也许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假期或是暂时找个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