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宝宝会讲故事,并生动地说出有趣的情节;模仿大人说话的用词和语气并运用到自己的交往中,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平时的措辞语气。当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让孩子把今天幼儿园里发生的有趣事情告诉爸爸妈妈,他会绘声绘色地描述。
“说”脏话还是“学”脏话
当听见孩子说第一句脏话的时候,妈妈多半会感到震惊:“从哪儿学来的?”在孩子说第二句、第三句之后,妈妈或是动辄教训,或是无可奈何。
如果妈妈对孩子说脏话不加以干预,反而默许,甚至觉得很有意思而加以间接鼓励,则更加强化孩子的模仿行为。在孩子所处的环境中出现了脏话,家人或外面有人讲,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因为年龄小,并不能够理解那些脏话的意义,孩子会像学习其他本领一样学着说并在家中“展示”。
应采取的对策
冷静应对,孩子口出脏话的时候,妈妈无须反应过度。过度反应对于尚不能了解脏话意义的孩子来讲,只会刺激他重复脏话的行为,他会认为说脏话可以引起你更多的注意。所以冷静应对才是最重要的处理原则。应该先问孩子是否真的懂得这些脏话的意义,他真正想表达的又是什么。
正面引导,妈妈还要悉心引导孩子,教孩子换个说法试试。彼此定下规则,随时提醒孩子,告诉他如果能克制自己不说脏话,才是乖孩子。
有意说脏话的行为
妈妈应该清楚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的智力发育很快,出现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形成了表象、想象和思维,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不但能记住那些具体的、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而且还能记住那些听来的、自己说过的抽象的事物。
跟宝宝讲道理
如果家长每当向宝宝提要求时,便说明其中的道理,就能使宝宝养成听从道理,而不是服从家长的权威的思维习惯。这样以后每当宝宝遇到什么事时,就能考虑按道理应该怎么做,而不会茫然失措了。一般的家长向宝宝提要求时,常常采用命令式:“你不能动那个缸子。”“你必须去洗手。”等等。宝宝可能一时屈服于家长的权威之下,按照要求去做了,但是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或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结果是养成盲从的习惯,不能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决定该怎样做。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宝宝不听话,如果反省一下,就会知道因为总是命令式的要求,所以宝宝不愿听从。宝宝跟成人一样,是不喜欢听别人的命令和指使的。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母亲用命令式的方法和用讲道理的方法分别对宝宝提出要求,结果用讲道理的方法,宝宝更容易接受母亲的要求,并且在讲道理的过程中,也同时对宝宝进行了教育。父母可能以为道理很简单,不需要再讲了,但宝宝其实并不懂。父母总是认为这道理已讲过了,就懒得再讲了,但由于宝宝年龄小,记忆力差,对父母以前的话已经忘记了。所以父母要不厌其烦地给宝宝讲道理,这样才会给宝宝留下深刻的印象。
给宝宝讲道理时,并不一定要讲很长很深奥的道理,而是让宝宝明白就行了。如不是说“你不能吃那些脏东西”。而是说“你不能吃那些脏东西,因为吃了后肚子会痛的”。不命令宝宝“你赶快把玩具收起来!”而是说“请你把玩具收起来吧,我们要吃饭了”。
语言能力游戏
词语接龙
妈妈或爸爸先说一个词语。比如:“春天。”宝宝接着“天”字再说一个词语。如:“天气。”妈妈接着“气”字说一个词语。如:“气候。”爸爸妈妈接词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宝宝的实际语言能力,要选择宝宝容易接的词语说。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扩散性思维,还可以给宝宝积累词汇。
小动物做客
妈妈准备1只小鸡、1只小鸭、1只小狗、1只小猫、1只小兔、1只小猴的小动物玩具,6只花盆(盆上有数字1~6)。
游戏开始,妈妈对宝宝说:“今天,有许多小动物要来我们家做客。你快看,它们都是谁?”妈妈拿出6种小动物玩具,妈妈说:“看,它们分别是小鸡、小鸭、小狗、小猫、小兔和小猴。数数看,一共来了几只小动物?小猫排在第几位?小猴排在第几位?小鸡排在第几位,最后一位是准……”宝宝应该回答:“小鸡排在第1位,小鸭排在第2,小狗排在第3,小猫排在第4,小兔排在第5,小猴排在第6。”妈妈告诉宝宝:“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它们要在这些花盆旁边做游戏。
数数看有几只花盆?这是第1只,这是第2只,这是……第6只。现在小鸡要躲在第2只花盆后面,请你把它藏好,小狗要躲在第5只花盆后面……”让宝宝按妈妈的要求分别把各个小动物藏好。妈妈说:“小动物藏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们找出来,请你把第2只花盆里边藏的小动物找出来。”游戏继续到全部动物都被找出为止。
这个游戏训练了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还培养宝宝对数学的兴趣。
注意尽量让宝宝自己说出来“什么在第几”的语言。如果宝宝表达不清,父母可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