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32813200000030

第30章 意群阅读法

快速阅读训练的原理是:依据人的自身潜能,通过由易到难的系统训练,逐渐增大阅读者感知文字的瞬间识别间距,从而获得快速阅读的能力。

人们在阅读时,眼睛始终处在运动与停顿相互交替的过程中,每次眼动和眼停的时间都很短暂。据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只有在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因此,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设法在每次眼停时感知较多的文字量,即增大瞬间识别间距。增大瞬间识别间距的关键,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以词为单位来阅读,而应在瞬间把握住较大的意义单位,一组一组地去读。如这样一个句子:

(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这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比较一下两种读法即可看出,第一种读法识别间距小,表明阅读能力较低。第二种读法把16个词合成6个意群来阅读,识别间距较大,阅读速度就要快得多。阅读时识别间距的增大,一方面减少了眼停的次数(由16次减少为6次),因而直接提高了阅读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把句子划分成为数不多的意群,也就更便于把握词与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因而有利于提高理解率和阅读效率,人们的阅读过程,并非简单的眼睛运动,而是一个“阅读领悟过程”。这种“阅读领悟过程”是一种思想或心理的现象。能够阅读得快,一眼看了两个词或三个词,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主要的还在于我们阅读时的思维过程——在快速阅读的瞬间把握住词语的相互联系。因为思维过程是将这些词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领悟的。比如“挨了假洋鬼子打的阿Q越想越气,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这句话中,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意思并不能从单个词中去领悟。句子中有些词意义比较实,如“阿Q”;而有些词意义较虚,你“毒的”、“越”、“造反”等等。但无论虚与实,它们都难以表示明确的意义,只有将它们组成词组一类较大的单位时,意义才比较明确。

最后,再由它们相互组合,才能共同表达“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打后很生气,毒毒地点一点头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

这样一个特定的意思。

有的心理学家把能够表示较明确意义的单位称为“完形”,意思是“组织”、“整体”或“模型”。完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头脑是按照意义单位而工作的,如果我们要从文字材料中去寻找作者告诉我们的意义,就不能从单个的词中去寻找,而要从词组、句子和段落这些单位中去寻找。这样才能领悟作者在这些文字中所要表达的主旨。’

从心理学上来说,阅读能力低的原因,是由于处理的“完形”小。因此,阅读能力低的人读较短的句子还可以,读较长的句子就有困难了,一个较长的句子包含着很多字词,这些字词首先组成一些较小的词组;这些词组再组合成更大一些的词组或分句,然后共同构成一个较大的完形。我们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要设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驾御更大一些的完形。你驾御的完形愈大,阅读速度就会越快,理解率和阅读效率就会越高。

领悟较大的“完形”,经验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应当先从阅读简易读物做起,熟悉书面语言中常使用的比较简单的句子类型。这些简单的句子类型熟悉了,再逐渐加大难度,去掌握比较复杂的句型(较大的完形)。一旦我们掌握了较多的句式类型,我们就能够在快速阅读中迅速判明各类句式的含义,从而有利于阅读速度的提高。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较长的例句:“瞿塘峡西口原有一横亘江心的巨礁,名叫滟灏滩,使船只经常遇险,这巨礁现在已被我们的航道工作人员用炸药炸掉了,往日的险情不存在了。”这个长句意思比较复杂,对阅读能力不高的人说来,很难一下子就把握住它的全部意义。长句由七个短语组成:①瞿塘峡西口有一巨礁;②这一巨礁横亘江心;③巨礁名叫滟灏滩;④滟灏滩过去经常使船只遇险;⑤巨礁现在已被炸掉了;⑥巨礁是我们的航道工作人员用炸药炸掉的;⑦巨礁炸掉以后,往日的险情不存在了。如果在平时的练习中,对这几种简单的句子类型能够熟练地掌握,再来看这类长句子,就能在快速阅读中迅速理解。总之,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必须循序渐进,努力增大识别间距,逐渐培养驾御更太的意义单位的能力。

练习1

谜语一般由四句话组成,每句话刻画一个特征,构成一个意群,是训练意群阅读的较好材料。

请用意群阅读法猜谜:

下列谜语打一物:

(1)平时屋角藏身,用时拿头握颈,

为何要它出面,人说讲究卫生。

(2)故乡在大海被人捞上来,

烈日无情晒身体却变白。

(3)铁浇铜铸方寸大,主人不在我当家,

见是主人就开窍,不是主人不理他。

(4)皮薄肚大腹内空,有水如镜在其中,

不管是谁把它用,先搓手来后鞠躬。

(5)挑付担子坐台中,不会说话却廉明,

衡量轻重有把握,人人都夸它公正。

(6)一户五口共两家,各人房间各人住,

谁要粗心进错门,别人见了笑破肚。

(7)看它像糖又像盐,尝它不甜也不咸,

帮菜烧汤有了它,味道却觉特别鲜。

(8)一个物体真希奇,做门做窗都不离,

虽然不遮光和亮,却能挡住风和雨。

(9)兄弟二人一般长,形影不离总成双,

不论酸甜与苦辣,俩人都得一块尝。

(10)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两头使劲,休息总爱靠墙。

谜底为:(1)扫帚(2)盐(3)锁(4)洗脸盆(5)天平(6)手套(7)味精(8)玻璃(9)筷子(10)扁担下列继续各打一动物:

(1)三月桃花杨柳活,南边飞来小宾客,

讲起话来叽叽喳,离地八尺垒个窝。

(2)头戴鲜花鸟中少,身穿长袍好炫耀,

翘起尾巴让人瞧,人人见了人人笑。

(3)有只鸟儿大又怪,不会飞来跑得快,

遇险总把脑袋藏,却把屁股露在外。

(4)空中排队飞行,组织纪律严明,

初春来到北方,深秋南方过冬。

(5)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6)脖子能伸缩,腰板似铁板,

水陆两处栖,寿命它领先。

(7)小时穿黑衣,长大着绿袍,

走路蹦又跳,雨后呱呱叫。

(8)浑身穿着黄袍金甲,披头散发张牙舞爪,

不管见谁张口就咬,山中大王也管不了。

(9)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专等飞来将。

(10)有头牛真奇怪,不拉犁不吃草,

虽说它力气小,背着屋子到处跑。

谜底为:(1)燕子(2)孔雀(3)鸵鸟(4)雁(5)象(6)龟(7)

青蛙(8)狮子(9)蜘蛛(10)蜗牛

练习2:寻找重点内容法

文章总有一些核心词汇或词组,是文章中表明语意的关键词,它能揭示一个短句或一句话的中心意思。在阅读时,为了能在瞬间识别更大的意群,抓住这些核心的重点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它能让你快速领会一个短句或一个句子的意思并记住它,在阅读文章中,通过这些重点内容把文章的意思连贯地重新组织,从而提炼出段落或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我们将在下面的例子中说明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在文章中画线的部分就是文中的重点内容,在快速阅读中是需要特别注意和记忆的部分。

例1:

医学专家说,造成儿童生长发育失调的原因至少有100种:肾方面的问题、遗传方面的毛病、甲状腺或脑下腺功能失调、情绪方面的问题、营养不良或者尘瓣失调。不管哪一种原因,生长发育失调都是严重的,它们可能同甚丝方面的健康问题有联系。堕盔儿童的盛长,它们也可能是引起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专家们说,所有存在生长发育问题的儿童都可以得到治疗。即使生长发育失调无法在医学上得到治疗,父母、朋友和老师也可以给予重要的情绪方面的帮助。一些研究小组已经发现有迕多方法可以治疗许多不同的发育失调毛病。

例2:

人们的本性就是如此,他们对比自己强许多的人,经常有一种嫉妒和反感情绪。米拉波(Mimbeau)的才智,为他带来了很多敌人。最近被其党派放逐的法国共和党人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待遇,不是因为他们采取行动捍卫受到雅各宾精神威胁的自由,而是因为他们的皇越是不可宽恕的。

凯旋的将军受到了怀疑,是因为他们引起了嫉妒。在雅典,一旦一位政治家以其垂直和能力受到拥护,其对手就会在人民面前指责他的目标是建立专盟。

例3:

在天安门阅兵,最有利的条件是,已有天安门城楼这样一座现成的阅兵台,上面可以容纳在怀仁堂里开会的全体政协代表。而且,天安门周围的街道四通八达,部队容易集中分散。阅兵结束后,部队可以迅速从市区消失。但是,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也有其很大的不足之处。由于人流集中,阅兵的当天,至少要断绝4个小时以上的交通。而且,当时长安街也不宽阔,不能按正规阅兵进行分列式,只能横排通过步兵的12路纵队、骑兵的3路纵队和装甲车的两路纵队。

例4:

“奉天承运”这个意思,在圣旨出宫的仪式中得到戏剧性的体现,明朝的制度规定,颁布诏书时,要将诏书装在金子里,用绳子吊着,从承天门上缓缓放下去,就好像圣旨从天而隆,下边则有人跪接。明朝的历史学家余继登在《典故纪闻》卷十四里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成化四年(1468年)

秋天,负责办这件事的人不认真,降旨的时候绳子断了,装着诏书的盒子控坏了,于是有御史参劾,要求将此人治罪,皇上竟饶了他,当时的人们都感叹皇上宽。

例5:

乐汉中平二年(185年)二月的一天,皇都洛阳的南宫起火。这场大火烧了半个月,烧掉了灵台、乐成等旦座宫殿。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洛阳的皇宫说:“两宫遥相望,双阕百余尺。”两宫相距七里而可以遥遥相望,门前的两座望楼竟有百尺之高,由此可以推想皇宫的规模和巨耗资。皇宫的这场大火搅乱了帝国的财政预算,皇上要给自己家盖新房,这笔额处开支从哪里出?

这时,太监张让和赵忠给28岁的汉灵帝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建议皇上发出命令,天下田每亩要交土垡。此外,各级官员升官上任,也要先交一笔钱,用于修建宫室。汉灵帝欣然采纳这两位太监的建议。于是,帝国官员上任之前,一概要到一个叫西园的地方问价交钱。这种勾当看起来很像卖官鬻爵,后来也确实发展成为麦裸裸的场卖官鬻爵。

例6:

纵观美国历史,曾经屡次出现这种与美国立国精神不相容的排处主义情绪与行动。然而,何以在20世纪的20生人,这种情况竟然为官方所公开开接受,并且以立法的形式予以肯定呢?答案应归结于这十年中美国人在心理上对外国人所产生的畏惧和憎恨情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的结局使许多美国人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国会担心美国继续为外国移民大开大门会为此付出代价,会影响自身的繁荣;同时,美国的一些保守派分子害怕不同信仰的民族涌入,会使人们的道备观念改变、宗教影响削弱;还有一些反动分子害怕移民会带来共产主义的影响,引起革命。

例7:

最后,那些为各种各样的科学发现而欣喜若狂的人,那些醉心于科学的人,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并不足以保证全人类的幸福,也没有认识到人们借助于各种科学手段来进行各种各样的犯罪乃至毁灭整个社会的可能性。最近,旺多姆法庭判处一位前任校长三年监禁,因为这位校长先生给无政府主义提供了有关制造炸药的设备,他还对这些无政府主义者说:“暴力就是一切,爆炸、匕首和左轮手枪万岁!”这位校长把拉瓦肖尔(他是一位盗窃犯和杀人犯)当作心中的耶稣偶像。像保罗和埃利斯。热克卢斯(Elise Reclus)这些相信科学的人都极力麴无政府主义的暴行,文学方面的人士也对无政府主义表示支持。

例8:

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宗教界的世俗代倾向,对于美国宗教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强大的世俗力量的冲击下,各教派纷纷失去各自最明显的特点。以往正是这些各自的特点导致了各教派的差异和纷争,现在各教派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互接近起来了,以往存在于彼此之间的对抗和偏见已趋于淡化(当然,这不仅仅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也与全国基督教运动和各基督教教派要求团结二致有关)。明显的是在七八十年代,在教义问题上,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相互接近了。三大基督教派表现出空前的容忍精神,彼此谅解和适应。现实引人思考:宗教世俗化的结果,是否意味着基督教世界会最后走向重新统一呢?

例9:

就一个整体而言,美国黑人从没有像五六十年代那样真正关注过他们自己的权利,并如此广泛、如此激烈地投入斗争。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一时代的黑人民权运动,最后以黑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旦改善作为结果而告终。当然美国黑人从斗争中也认识到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仍需作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不过他们深信:美国黑人能够不依靠暴力手段赢得平等,美国的未来应该是一个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社会。

例10:

经验主富的临床医师接待病人时,也许跟其他同事一样,先去看看化验结果。这无疑有助于他下意识的推理。

但是,指导他做出诊断的决定因素却是直觉,是观察了成亘上千例病例而得到的直觉。病例中,使其焦虑或坦然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且常常难于名状。在理论上,与一位学识渊博的年轻教授相比,他或许略逊一短筹,但是,他懂得并且能够做到比别人少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