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32803900000064

第64章 《希特勒日记》伪造案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二日,联邦德国《明星》画刊的编者戏剧性地公布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说该报刊发现了埋没许多年的一部长达六十二卷的希特勒的日记,记述了纳粹元首一九三二年到一九四五年问的历史。《明星》画刊还吹嘘说,该部日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影响最大的独家发表的新闻。并宣布,将以一年多的时间连载刊出。

该条新闻一发布,各国便有许多报刊纷纷要求转载。《明星》画刊对于转载的要价高达三百万美元。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同意付四十万美元版权费,购买《希特勒日记》在英国和英联邦成员国报刊的转载权。法国的《巴黎竞赛画报》

和意大利的《全景》周刊,都和《明星》画刊签订了转载合同,但价格没有公开。美国的《新闻周刊》与《明星》画刊经过几番谈判,未能达成转载协议。

看来,《明星》画刊可以大大捞一把了。不料,《希特勒日记》第一次发表,其真实性便引起了国际上的怀疑。为了消除世界各国学者的疑虑,《明星》画刊的编者再次吹嘘说,该部珍贵的文献是该刊最可靠的记者——五十一岁的海德曼获得的。至于来源以及是谁长期以来保存了这部《日记》,海德曼则不愿透露,只说《日记》来自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一一日在德里斯附近失事的一架纳粹飞机上。当时飞机里装运的是希特勒柏林地下指挥所的工作人员和一批重要物品。飞机失事后,这部《日记》安然无恙,被人隐藏在失事地点附近的一座储存草料的栅子里。

这条消息一发表,联邦德国《明镜》周刊立即发表文章予以驳斥。《明镜》的文章说,当时(1945年4月)曾到飞机失事现场查看的士兵说,这架飞机上装载的是金条、武器、弹药和食品,并没有发现《日记》。

《明星》画刊坚持认为是真的,其理由是《日记》已经英国剑桥大学很有声望的历史学家特雷沃·罗珀尔做了鉴定。这位学者在对一部分《日记》作了考察之后说:当我翻阅了这部分《日记》之后,我的怀疑消失了。现在我对其真实性表示满意。特雷沃·罗珀尔教授曾写过一本书,名叫《希特勒的末日》,他是英国《泰晤士报》公司的董事。

美国《新闻周刊》的顾问、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温伯格也被邀请到瑞士的一家银行的保险库里作鉴定《日记》的真伪。他在看了《日记》之后说:我的初步感觉是,这些东西看上去象是真的。但是,他又持有保留地补充说:还需要作更多的研究才能肯定。

国际上的一些历史学家和希特勒的传记作家们,都对《日记》持怀疑态度,都认为是不可信的。他们的理由是,希特勒从不愿意保留自己的笔记,他一向是授给秘书,由秘书作记录。希物勒的一些助理人员和仆役的供词中,也从未提过希特勒有日记。他们认为希特勒当时每天的时间安排,根本没有时间写私人笔记。而且,希特勒的右手由于日益严重的神经麻痹和在一九四四年发生的谋害事件中受了伤,因而颤抖得厉害,至少使他的手暂时不听使唤了。

国际的舆论对《明星》画刊的批评有增无减。英国历史学家特雷沃·罗珀尔的观点后来也发生了变化。他开始以为《日记》是真实的,但后来又改口说:我一定是理解错了,飞机和档案之间并不一定有关联。现在我相信这部《日记》

中的一些文件是伪造的。

在此情况下,《明星》画刊的编辑人员,在现代化的《明星》大楼的餐厅里召开了两个小时紧张的会议,严厉地就《日记》的来源向高级经理们提出质询。编辑记者们对他们的刊物发表这部《日记》感到十分恼火,向上级领导人提出了抗议。在编辑人员的压力下,领导人态度有些缓和,终于把一部分《日记》送到档案馆,请该馆的专家作鉴定。

但是,《明星》画刊的总编辑彼得·科克仍不肯让步。他带了头尾两卷《日记》在电视台上播放,还说《日记》是货真价实的。他十分轻松地对美国的新闻记者们说:让他们嚷嚷去吧,我恭候那些无能的人说这部《日记》是假的。这是一些出版机构和历史学家对我们的嫉妒。

对于《日记》的内容,各国学者也争论不休。《明星》画刊登载的第一篇《日记》的内容说,正当战争激烈进行的时候,希特勒的副手赫斯单独飞伦敦的惊人之举是希特勒同意的。可是,《日记》发表的第二天,《明星》画刊的这一惊人之举即宣布惨败。

联邦德国的内政部长齐默曼发表简短的声明说:联邦档案馆认为,那些请他们鉴定的文件,并不是出自希特勒之手,是战后伪造的。

在这之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负责对《日记》

的纸张、封面、装订、标签和胶水进行化学分析的专家华纳尔宣布:《日记》系属伪造是明显的。

联邦档案馆馆长汉语斯·波姆斯也说:主样伪造手法是笨拙可笑的。他还说该书是从《1931—1945年希特勒的论讲的宣言》的书中剽窃来的。本书是由前纳粹政府的档案专家于……1962年写成的。馆长还断定:伪造这部《日记》的年代大约在一九六四年。

经过众多专家的精心鉴定以及现代化科学仪器的检测,证明《日记》确系伪造。《明星》画刊的出版人亨利·南能不得不黯然地承认:“我们感到耻辱。”并声明:从下期起《明星》

画刊不再发表《日记》。《明星》画刊的主编菲力克斯提出辞职。《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其他一些报刊连忙宣布取消转载《日记》的计划。

断定《日记》系伪造的历史学家和鉴定家的声誉因之而大增,而英国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家特雷沃·罗珀尔和历史家大卫,欧文却倒了霉,声誉一败涂地。因为前者曾说过他对日记的真实性感到很满意,后来又说值得怀疑。后者光是持怀疑态度,说《日记》系伪造,后来却转而肯定。

美国《新闻周刊》请来的笔迹分析专家肯民思、伦德尔在对《日记》鉴别后,不但肯定《日记》是伪造的,而且推测这件事情背后隐藏着难以想象的文章。

《日记》骗局被揭穿后,《明星》画刊的记者海德曼成了公众注意的神秘人物。一位历史学家说海德曼对纳粹的遗物有反常的兴趣。因为历史学家马寒尔在一本书中曾说,是希特勒下令大肆屠杀犹太人的。海德曼对此曾感到不满,说马赛尔的这本书亵读了“元首”的名誉。

在外界的压力下,有一天海德曼被上司质询到凌晨三点半。海德曼的妻子指责政府官员宣布《日记》是伪造的是“压制真理”。据说,海德曼夫妇在前纳粹官员中结交了许多朋友。

在《日记》出笼前,《明星》画刊的编辑们就对海德曼的行动感到不可思议和不满。海德曼以前曾开支了大量经费到拉丁美洲去采访纳粹亡命者的行踪。

伪造《希特勒日记》的动机是什么?金钱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同情希特勒和美化纳粹党看来也是动机之一。有人对希特勒如此感兴趣,却是一个令人发省的问题。

在各方面的追查之下,海德曼终于承认了《日记》的来源:是斯图加特的一个名叫康拉德·库乔的古董商提供给他的。库乔也承认,他在伪造《日记》之前,花了两年时间模仿希特勒的手迹。

《日记》骗局虽然被揭穿了,但是人们仍不解的是:《明星》画刊究竟怎样受骗的?

[评析:]利用名人之名谋取暴利,历来是文化骗子的拿手好戏。而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更是骗子们谋利的对象。

因此,伪造《日记》甚至著作之骗局,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些文化骗子不仅骗取巨额利润,而且给历史研究带来许多困难和混乱。虽然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能及时鉴别其真假,但是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在以前科技不发达时代,历史上会有多少作伪行为。大概许多历史疑案的形成,都和欺骗有关。

当然,《希特勒日记》骗局,还不仅在于画刊,这和德国纳粹阴魂不散有直接关系。